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281)+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穆太后欣慰:「皇上既这样说,哀家就不嗦了,只劝皇上能再去瞧一眼太子,免得孩子一边顾着学业,一边还挂心伤怀,若是郁结成疾,可怎生好?」

闻言,惠帝满口应承。

穆太后目的达成心满意足,一边亲自布菜给惠帝,一边指着膳桌轻松笑道:「这些都是得了卿欢帝姬的启发。为了给俭儿炮制药膳,帝姬还特意让金使者去柔然寻雪丝猴头和冰泉鲩鱼,听说不日就能送来大燕了。」

「哦?」惠帝若有所思。

穆太后只作未见,兀自道:「说起来,帝姬到大燕也四五个月了,和亲之事不好再耽搁,皇上可有人选了?」

默然沉思片刻,惠帝点头:「这位帝姬不寻常,柔然更不可小觑。总要是皇亲嫡脉才配得上,不过岳山王世子已然为质子,总不好让他家再娶一位帝姬回去!想来想去,朕还是举得芫嘉姑母家的阿璋最合适。」

惠帝口中所言的芫嘉姑母,乃是嫡七公主。性情端雅柔顺,所生的儿子沈赫璋少年成才、芝兰玉树,十四岁便赐了爵,在东都城里,是多少人家踏破门坎都想求到的乘龙快婿。惠帝肯考虑到他,可见对浅夕是极看重的。

眼神微闪,穆太后仿佛不经意道:「璋儿确实是顶好的人选,年纪虽小了点儿,但也还说得过去。论起来,皇族子弟中,能越过璋儿去,又还未曾娶亲的,除了裕王,再没旁人了!」

「裕皇叔?这怎么行!」惠帝立时皱眉:「一个和亲来的异国帝姬,难道还要让朕叫一声皇婶不成?」

「皇上也说是和亲了,哪里能真当他柔然帝君嫁女?何况咱们的清晖不是已经嫁过去了么!」穆太后不以为然:「再说,裕王便是娶亲,也没有让皇上叫皇婶的成例,至多不过一句裕王妃顶了天…先帝走时,多番叮嘱哀家,务必安排好阿琰的亲事,哀家瞧着那帝姬是个聪明顶事儿的,身份也合适…」

「太后不必再说了,朕不准!」惠帝皱眉愠怒:「太后要给皇叔安排亲事,大燕有多少端丽贤淑的女子,何必一定要选柔然来的帝姬!」

一点都不意外,穆太后看着言辞激烈的惠帝,挽唇笑道:「皇上不允,哀家自然不会擅作主张!只是皇上这样急做什么?哀家瞧着皇上难得对一个女子这般看重,倒不如把卿欢留在宫中为妃好了,横竖哀家也喜欢的紧。留在宫中,哀家也不用总挂念着。」

惠帝下意识一怔。

穆太后思绪跳跃,一波三折,一会儿工夫就三问姻亲,总后还归结到惠帝身上。

惠帝不禁想起广阳宫里那个肆然骄傲、神采飞扬的身影,嬉笑怒骂间,不止柔妃,大宫里的群芳都要在她面前黯然失色。但是这样不同凡响的女子,却总让惠帝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教他不欲亲近。

穆太后顾自道:「如今皇后也不顶事儿了,柔妃又有孕,果真诞下皇嗣来,也是两三年不得空把心思放在后宫庶务上。皇上身边总该有个得力的能协理六宫,以免后顾之忧。」

仿佛是经过了慎重的思索,又好像是在思绪游离,惠帝絮絮几遍:「朕在国书中说过,许其不为妃,怎可食言…」

轻描淡写、反反复复一句,然后没了下文。

穆太后与惠帝如有默契一般,都没有再提起沈赫璋。

一时晚膳用毕,惠帝去了董惟元处探太子,穆太后独自步去庭中。

晚风习习,夏夜的星光似眼眸,闪烁着人深藏心底的秘密。

穆太后仰望星河,说不清是迷惑,还是了然。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惠帝并不排斥卿欢,也不甚在乎所谓的辈分问题。

难道说,真的要被皇后一语成谶,最终,还是要这个丫头来力压众妃、平衡后宫?卿欢会肯么?

还有慕容琰,看似入宫是请安闲聊,实则句句话都在留意卿欢。

第372章表里如一

芳清看出穆太后心事,一旁轻轻摇扇道:「皇上犹豫,尚算清理之中,裕王何以也注意到帝姬?」

「哀家也不知道」穆太后无声叹气:「阿琰没说破,哀家怎好贸然界面。」

芳清默默点头。

那日裕王进宫,问及太后忙碌所为何事。穆太后便随口提到在为帝姬选亲,裕王听得格外认真,还一一细问了帝姬生辰、年纪,什么性情、喜好,等等。

说实话,穆太后和芳清都意外的很。第一个念头都是,裕王是不是年纪大了,膝下空虚,所以也开始心急了。不然,那样痴情一个人,先是忽然娶了庶妃,宠得上天入地一般,现在又无端看中了柔然来的帝姬。

细想一想,这两人都和已逝的端静公主有几分相像,但又各有不同。难道,裕王始终还是放不下那段旧情…

主仆二人一个对视,心照不宣,都想到了一处。

这也正是穆太后不便界面的原因,她怕慕容琰是真起了娶新妃的心思。

且莫说,惠帝现在对卿欢存了犹豫,就算惠帝从始至终压根儿都没有纳卿欢为妃的打算,也绝不会愿意让卿欢成为裕王妃!这样钟灵毓秀的女子,背后还有柔然国,若是嫁进裕王府,慕容琰岂非如虎添翼!这绝对不是惠帝愿意看见的局面。

穆太后有些头疼。

现在看来,赶紧把卿欢许给沈赫璋,倒成了最好的选择,免得这对叔侄凭空又起争端。

「璋儿那个孩子,什么时候宣进宫来,让哀家好好儿瞧一瞧。」穆太后吩咐。

「喏。」

另一边,惠帝已然去了。

听说皇上来探太子,董惟元亲自陪着惠帝去了内书房,直说太子近来一直在钻研《礼记》。

老旧的回廊深而古朴,不同于大宫其他任寂静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松香。太子宽衣缓袍端坐在窗下,端肩拔背,身姿舒展,灯影下愈发显得纤瘦而让人心疼。

二人一直进了殿内,太子俭也不曾察觉。

惠帝在五步远处停下,只见自己唯一的儿子,鼻尖儿上凝了细细的汗珠,正伏案用功,神情专注。丝毫没有他此前想象中的挟愤不平…一只无形的手抚平了惠帝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几日来,因为太子误闯后园水榭,惠帝一直暗自躁怒,无处泄恨。此刻,看着太子表里如一,确是真心认错悔过,一切烦郁霎时烟消云散了。

默然转身出去,留下了太后为太子特意准备的汤羹食盒。

太子俭温完了一日课业,才知晓惠帝亲自来看过自己。便是在他幼时,这也是极罕有的!

董惟元又笑着将一串香珠递在太子手中,和悦道:「皇上从自己手上现退下的汨罗香珠,赐给殿下。说佩了此物,晚间读书可免蚊蚋叮咬。」

香珠光晕温润,太子俭握在手中意外欣喜。珠串虽然只是惠帝随手赏下,但却包含了身为父亲的舐犊之情。

太子俭满眼珍视,前所未有的触动。

第373章错算

夜漏更深,华宫里还是气氛沉闷网首发)

连严若儒也不清楚到底哪里出了状况。

「早间便听说,大朝时皇上对太子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现!」柔妃频频摇扇,气馁不已:「这等事从前何曾见过!咱们做了这么许多事,倒成全了他们?」

眼中戾气,严若儒扯唇森然:「微臣一定会弄清楚,到底是何人在里头作梗!」

柔妃手中一顿:「你是说…太子有帮手?」

「不然呢?」严若儒侧目:「皇上的脾气,娘娘比微臣还要清楚!至于太子,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罢了,若无人提点,能这般从容若定?」

柔妃不禁皱眉:「话虽如是说,但倘是太后在当中圆融,又或是董阁老劝诫过太子,咱们又能如何!」

「绝不可能。」严若儒嗤然。

「为何?」柔妃不解。

「以现在的情形看,太子在水榭所见之事,应该不曾跟任何人提起。不然,以穆太后、董阁老,随便哪一位知道了这等秽乱宫闱之事,还能容得下夫人么?既然太后和阁老都还不知情,又如何能在当中开解呢。」严若儒层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