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154)+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只是慕容琰,性情深沉,又是统兵之人,为了抚慰军心,也不知他肯不肯退让。

扶了芳清叹气,穆太后默然回宫。

芳清并不知穆太后所忧何事,直当太后睹物思人,心生伤感,当即柔柔劝道:「今儿个,怡充媛问了奴婢好几次,怕是惦念太后呢!不如太后去和充媛娘娘聊聊天,或可解闷。」

「是么?」穆太后勉强微笑:「去瞧瞧也好。」

二人转道踱去永乐宫的汀兰苑,秦月澜正歪在榻上,气色已大好,榻前端立一人,赫然正是蓉娘。

第202章谁劝谁

穆太后看见蓉娘便想起聪慧宜人的浅夕。

「夕丫头今日倒没来?」

蓉娘忙伏跪下去,恭谨浅笑道:「庶妃娘娘若是入宫,必然头一个给太后请安去,今儿只是让奴婢送件儿衣裳进来。」

一旁打开的衣匣里,樱色的裙袄,绵绵软软,柔暖的颜色,如同姐妹间的脉脉亲情。

「你也是该穿些喜庆颜色衣裳。」穆太后过去秦月澜身边坐下:「这两日感觉可好些。」

秦月澜在枕上给穆太后请了安,目光盈盈一脸感激:「蒙太后抬爱,臣妾早就没事了,都是姐姐们不让起来。」

芳清闻听微微一笑,算作回应。

「她们都是懂得的,你年纪小,只管听她们安排。」穆太后看秦月澜眸光流动,唇畔微笑,心中生出感慨。前些日子还是一团死气的躺在榻上,到底年轻,性情也坚韧。

实则秦月澜那日被四喜喂了欢颜丹,诸事都记得不大真切。加上浅夕来告知她窦老太太宽赦了李氏,接着,又得以在太后宫中赡养,是以心里并没有遗留下多少创伤,身子好了,人也就精神了大半。

一时众人退下,芳清沏了热茶来。

秦月澜望着穆太后的愁容一脸关切:「太后可是有什么事烦心?」

芳清已笑道:「方才,太后娘娘又去宛公主的长乐宫瞧了半日,这会子正心堵呢,怡主子可得开解开解。奴婢们嗦,娘娘都听不得了。」

「偏你就多话!」穆太后微嗔,转头看了秦月澜乌眸深沉,稳重聪慧,不禁心中一动,问道:「听说你病中,睡着了还在惦记弟妹。」

「是,臣妾娘家这一房就三个孩子,平素都是臣妾管着他们,习惯了。」秦月澜温言莞尔。

「那若是你弟弟做错了事,你父亲要罚他,也是你在当中劝解么?」穆太后端了茶在唇边,专注的看着她。

秦月澜眼波微闪,想起蓉娘的嘱咐,旋即笑道:「错了便是错了,便该认罚,劝有何用?不过…」

微微一顿,秦月澜又道:「母亲只有弟弟这么一个儿子,总不忍心眼见着他受父亲鞭笞,所以每每都会让小妹月潆去劝父亲。」

「你的幼妹?」穆太后微怔:「哀家不是听说她还不到七岁,不想,竟这样伶俐懂事。」

「聪明倒未必,傻傻的倒是有一些。」秦月澜掩口忍不住笑出来。

穆太后不解。

秦月澜敛了笑意,细细解释道:「太后您想啊,臣妾的弟弟本已做错了的事,母亲若还执意去劝说父亲,岂非是勉力狡辩,再多道理还是会被父亲一句『慈母多败儿』拦回去。而父亲一向最喜爱小妹的天真烂漫,平素都是捧在手心儿里疼,让她去撒娇央求,反倒比臣妾的母亲说一百句都管用…」

「有道理。」穆太后闻听不禁失笑。

霍然开朗,回了太后殿,穆太后便让芳清明日召了浅夕入宫来。

就算慕容琰掩饰的再好,穆太后也能真切的感受到,浅夕就是那个他捧在手心儿里疼的人。既然硬道理说不通,那就让他的枕边人去软语相劝,再说,就凭浅夕上次入宫来送木鱼儿说的那番话,就是个极智慧的女子,未必劝不服裕王。

芳清见穆太后愁色尽去,也欢喜应道:「奴婢这就去。」

出去找了传话儿太监,芳清叮嘱:明儿个一早就宣裕王府的夕庶妃入宫,太后等着见呢。

不远处,花丛后的小宫女听得真切,转身悄悄去了太医署。

晚间,慕容琰听说太后有宣召,就知秦月澜已将话传到了。

帷帐里,轻抚着浅夕安然的睡颜,慕容琰眼中温柔得快要淌出水来。他不愿她有半分勉强或是遗憾,就想通过太后瞧瞧她的反应。若明日回来,但凡见她有半分不爽意,或者黯然不振,他便快刀斩乱麻,以雷霆手段了却了此事,从此带她离开这东都是非之地。

翌日,二人起身梳洗用膳,慕容琰亲手替她戴了雪月琉璃的华胜抹额,披了大毛儿斗篷,如看着枯瑟冬日里鲜妍的阳光一般,望着她出门。

此际,谁也不曾料想,转身是地狱,一别成永夜…

永乐宫里。

太后早早便已等在苑中,见浅夕雪中精灵一般进来,就与她相携去了梅园。

芳清带了一众小宫女远远跟着,浅夕猝不及防,太后就谈起烈侯。

意外心惊,浅夕安静听了半晌,才闹明白穆太后的意思。

原来太后并不是瞧出了她什么破绽,而是因为慕容琰查到了残损不全的物证,来找穆太后向惠帝施压,而惠帝还是想要逃避昭告天下,提出了退而求其次的办法。穆太后不知慕容琰是否能够接受,是以,寻了她来劝说。

「如今正在四国联盟,皇帝也有苦衷,当年严望山是私揣圣意,阴差阳错才弄成了这桩惨案。」穆太后说得有气无力,嘴里维护着惠帝,眼里却都是渺渺失望。

「阿琰是统兵之人,军心稳固也是头等大事,哀家知他为难,好在此事尚未张扬出去,何不双方让一步。」穆太后停下,恳切地望着浅夕:「何况皇上已然认错,还肯在烈侯祠当着白氏先祖和后人的面请罪,心诚比什么都强,夕庶妃你说呢?」

浅夕低低答一句:「是。」

「且,与皇上闹不痛快,委实是件得不偿失的事。阿琰哀家反不但心,倒是白家那个孩子…哀家可以护他一次两次,却护不得他一辈子。如今他已孑然一人,孤单凄苦,若再惹得皇上不喜,哀家如何向烈侯的在天之灵、向她已故的长姐交代?」穆太后携起浅夕的手,在她手背上轻拍,眼中忍不住落泪。

浅夕顿时眼中一热。

宫中那几年,他们姐弟确实得穆太后照拂良多,尤其毓儿,在宫中一应规格比照皇子,确实没受过半点委屈,这都赖穆太后悉心安排。穆太后早年夭亡了一个孩子,没有亲生儿女,是真心怜惜他们姐弟。

心意动摇,浅夕低问:「皇上亲口说要去烈侯灵前请罪?」

第203章白毓失踪

穆太后叹息点头:「不然哀家也不会召了你来,请你去劝劝阿琰。」

「太后言重了,太后一番慈悲心怀,臣妾也闻之动容。」浅夕眨眨眼,犹豫道:「只是白小侯爷他…烈侯是他的亲生父亲,知道父亲是被谋害而死,心中痛楚想必胜过旁人百倍。且他年纪尚小,听了这样的结果,会不会一时冲动义愤…」

「这个不必担心。」穆太后抬眼继续朝前走:「哀家和他有个小秘密,告诉了他,他一定会听哀家的劝。毓儿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也是白家唯一的香火承继,他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小秘密?一丝疑惑在浅夕眼中闪过。太后和毓儿能有什么秘密,竟连她这个做姐姐的都不知道?

压下好奇,浅夕索性也宽了心。她能重活一世,父仇得报,又与慕容琰重拾前缘,实在已经感激上苍良多!

如今四国结盟,若是惠帝失德的事传出去,对大燕确实没什么好处。西边的强魏还在虎视眈眈,总不能为一己私仇,祸及社稷、百姓。若是父亲还活着,也断然不会让她这么做。

人活一世,最要不得的便是钻牛角尖。要说父亲的惨案,归根到底皆是因惠帝与慕容琰之间的皇权争斗而起,惠帝到底有没有明确授意过,让严望山去谋害父亲尚做两说,难到自己还要连慕容琰也一起恨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