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地主婆(219)

作者: 香椿芽 阅读记录

还是皇帝自己掌兵权好,不要猜疑这个那个的,让皇帝心里踏实。

“皇上,臣妹有一个建议,皇上不如收回所有的兵权?”穆琳说道:“皇上可以取消总兵,封疆大吏各自为政的局势,兵权收归皇帝所有,没有皇帝的调兵令,谁也调不动兵,这叫中央集权,皇上也放心,武将也起不了异心,是天下太平需要的措施,古人的江山乱,就是诸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胆子大的就不听君王的,各立山头儿。”

“这样能行吗?”皇帝说道。

“怎么不行了!你是皇帝,你说行就行,谁敢说不行?阴谋的设计者,不要追究是谁,这样做,他们不但没有得逞,还偷鸡不成蚀把米,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唐的江山就会稳固,那些个人惦记兵权也是枉然,再闹腾也是白费功夫,从根上掐断他们的妄念,比追查是谁是始作俑者惩治其人效果要好得多。”

“突如其来的这样一干,会不会有人不服借故谋反啊?”皇帝的担忧也是正常的。

“皇上,明天在早朝十三王爷先把五十万军权还给皇上,给那些小将领看看,皇帝手里先有了五十万大军,那些个十万八万军权的敢闹腾什么,皇上干脆都收过来,换人掌边疆的军权。”穆琳详细的跟皇帝说一遍。

皇帝大喜:“御妹真是好主张,这样既稳妥又让人说不出什么。”反正十三不想抓朝政,他不想掌兵,让他给别人做典范,这个话就让十三在早朝上说。

次日皇帝早朝,十三出现在了早朝上,皇帝这些日子没有早朝,很多事需要处理。

第233章 破局

大臣们蜂拥奏事,稍息,十三王爷开始奏事,他说道:“群臣在朝堂争议多天,有人要赶皇上下台,让本王取代皇上。

皇上是身体有恙了,这不是好了吗?为什么要换皇上?本王可不是想篡逆夺权之徒,有人竟敢欺负到皇上的头上来,本王手里有五十万大军的兵权,本王主动把兵权交回皇上手里

本王提议,各路的大军军权,皇上应该收回,本王给大家做一个榜样,本王五十万大军都不心疼,别人十万五万的更不会舍不得吧。?

这就看各位将军对皇上的忠心了。”

十三王爷句句诛心,说的始作俑者冷汗淋漓,皇帝猜的没错,长孙家就是主谋,幸好琳娘的将计就计的招数出奇,把长孙宏整的有苦说不出,自己挖坑埋自己,长孙宏没有暴露出来,十三做了榜样,收了长孙家的兵权太后说不出来什么,皇帝的心大爽,三伏天的冰淇淋都没有这个效果,长孙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不设下这个陷阱,皇帝还真想不起来这样收拾他。

他这是看十三王爷的兵权比长孙家的大,他受用不了了,设下陷坑害十三王爷,皇上必会大怒,夺了十三王爷的兵权,只有给他长孙家,十三王爷被皇帝收拾了,只剩长孙家和皇帝是最近的,既有血缘又是姻亲,皇后是他的女儿,他对皇帝才是最忠心的。

老谋深算的长孙宏,觉得他的计策极灵,皇帝还不会怀疑到他身上,他的女儿是皇后,他绝不会赶皇上下台的,皇上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身上。

谁知道,被人将计就计,把他踹进陷坑,被人狠狠地踩,长孙宏不知道踩他的就是一个小女子,会让他一口气上不来!

十三王爷看皇帝的眼睛一个劲儿的瞅长孙宏,心里就有了一个大概,为了五十万兵权,好一个亲娘舅竟然要置他于死地。

这样凉薄的娘舅,为一己之私,设计陷害亲外甥,真够狠毒的。

这回尝到了甜头了吧,十三庆幸穆琳说的话提醒了他,穆琳又给皇帝出了一个好主意,彻底击溃长孙宏的阴谋,让他哑巴吃黄连。

长孙宏爱兵权如祖宗,自己可是不喜那些东西,看看谁憋气。

长孙宏恨死了皇帝,皇帝的招数阴损,是不是自己中了皇帝的圈套?皇帝和十三合谋设计他的兵权?

皇帝突然给十三五十万大军,自己一时眼气,没有多想,就设了这么一个计策,陷十三于不义,让皇帝猜忌或杀之,五十万大军就能成为自己的。

有了这些大军,皇后的位置稳固,皇帝永远掌控在长孙家手里,长孙家才是大唐的第一人,皇帝得往后排!

皇后自然不知道她爹的安排,有人要换皇上,她第一个先急眼,就怪穆琳怂恿十三干的,恨不得杀了穆琳。

穆琳也高兴,长孙家没了兵权,气焰一定会大降,看皇后还那么牛气不?仗势欺人的家伙!

长孙宏的想法皇帝和十三王爷她们都不会知道,皇帝给十三兵权哪有什么阴谋算计长孙家,皇帝是觉得自己快死了,为了让十三保他未出世的儿子登基,才把大部兵权给了十三。

皇帝好了之后自然是要后悔的,兵权也不是好收的,皇帝是要慢慢来的。

长孙家这一出儿,算是给皇帝一个台阶,穆琳就讲古比今的让十三王爷把军权交回皇帝手里,也是借了长孙宏给垒的这个台阶儿,长孙宏这一出儿,给别人做了嫁衣,自己混得失魂落魄,回到家里一句话不说,家人没人敢问。

憋屈去吧……这就是穆琳给陷害十三王爷的人狠狠地一击。

没想到是长孙宏,穆琳更是高兴,好像是一石几鸟,长孙家,湖阳公主府,尉迟家的兵权全都被皇帝收回,给十三王爷解了危机,这三家都是陷害过穆琳的。

尉迟森涵虽然垂涎过她,她就是八辈子独身,也不会嫁入尉迟家,就那个尉迟海,那个脾气,她磨练几辈子也受不了。

尉迟海打穆辰的事,让穆琳耿耿于怀,这也算小小的出了一把气。

尉迟海更是气得不行,那个脾气,忍不住找皇帝算账,尉迟海够大胆的,在金殿质问皇上:“将掌兵是祖制,皇帝,你会带兵吗?打仗你御驾亲征吗?太平了让功臣退位,战争一起让功臣去送死,皇上,有你这么干事的吗,还说你是有道明君,干的都是什么事?”尉迟海指皇上鼻子骂昏君,长孙宏偷着乐,他不敢当面指责皇帝,他都是背后使阴招儿。

尉迟海这人不用利用,主动的让人利用,好几家的事偏偏他出头,长孙宏乐得看皇帝的笑话儿。

没等皇帝吱声,十三王爷不干了:“尉迟海,你跟谁说话呢!你以为皇上是穆辰,随便你打,你还有没有君臣大礼?你那么愿意拥兵自重,是想学那些反叛的总兵吗?就你对皇上的这个态度,就是谋反等级的奸雄,尉迟海!你知罪吗?”

“我……!”尉迟海就是混横,嘴上搅理却是最废物的。

被十三王爷说的气短:“你才想造反呢,我的兵……”

“得了吧,你!”十三王爷怒斥他:“什么你的兵?那是国家的兵,是皇上的大军,怎么就成了你的,你真的是有了谋反之心了。”十三王爷专门气他,想陷害他谋反,不知是谁家的阴谋?长孙宏肯定是主谋,这个尉迟海参没参加?还不知道!他敢攻击皇上,真是张狂肆意!

“你敢诬陷我!”尉迟海大叫!

“没人诬陷你,是你表现的露骨暴露了你的心机,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十三王爷制止了尉迟海的大呼小叫。

尉迟海不说话了,皇帝却开口了:“是朕给你们的兵权,收回来也无所厚非。交给你兵权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没有了战争,就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军将士都该歇息了,大将军也要解甲归田,这有什么稀奇的?你没想造反夺天下,手握重兵要干什么?皇帝说的句句戳肺管子,尉迟海还不好辩驳,揣了窝囊气,退到一边去,等着下朝堂。”

长孙宏自始至终没有说什么,他只想等尉迟海把皇帝逼到死胡同,放弃收回兵权,没有想到尉迟海这样怂,十三一个他想谋反就吓住了他,长孙宏一阵的无趣儿,更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