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反派亲闺女[穿书](42)+番外

作者: 南烛夜半 阅读记录

迟微微那句话到了嘴边,想了想却还是又咽了回去。

——

为了和宝贝女儿吃一顿饭,顺便庆祝即将上市成功的公司,迟骋彦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和助理在商场购物。

换了身全新的酒红色天鹅绒西服,头发被发胶涂得根根分明。身上那一股幽幽的香水味是柜台小姐特地为他挑选的,冷冽、淡雅很符合他的气质。

想当年,迟骋彦和柳湘云结婚的时候,他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好好打扮自己。

这一餐饭,是专属于他和自己的宝贝女儿的。时针指向五和六之间,迟骋彦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亲自开车到学校门口等待。

“嘀嘀!”

人群中的迟微微在迟骋彦看来格外显眼,就像是夜空中明亮的月亮,一眼就能认出来。

拉开副驾驶座的车门,迟微微怔了一下,一脸诧异地盯着迟骋彦道:“爸,我们是去吃饭,不是去相亲……”

“我知道啊,”系上安全带,迟骋彦打开了手机里的地图APP,捋了一把鬓角的头发,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古惑仔形象,“爸带你去吃个好吃的,提前庆祝公司上市!等公司一上市,咱们家……”

沉浸在公司上市的喜悦中,迟骋彦滔滔不绝地说着对未来的规划,甚至迟微微未来要穿什么婚纱、买多大的房子他都计划好了。

倒是旁边的迟微微,从头到尾都没什么兴趣。

“今天咱去吃日料!那家日料很好吃的,我之前带小琛……”

“去东楚里吧。”迟微微打断了他的话,双手搭在腿上长舒了一口气,缓缓道:“我想吃东楚里的小吃了。”

东楚里是迟氏集团受够的一处城中村,用于拆迁改造成更豪华的商业区。

占地四个街区大小的东楚里居住着将近五十万人口,其中有十万都是外来务工人口。

S市有许多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不少城中村都被改造成了现代化的住宅区、商业区。只有少数几个,还在走向都市的进程。

提到东楚里,迟骋彦不禁皱了下眉,“那里又乱又脏,咱们换一个地方吧?万一吃完生病可就不好了。”

再过一个月东楚里就要拆迁了,现在里面的商户都忙着清空库存,光是在外面的马路上,都能听到里面的叫卖声,里面是什么样的情景更是可想而知。

“没事,就吃一点小吃,或者转转也好。”迟微微坚持道。

既然女儿有这样说了,迟骋彦也不再多话。一脚油门踩下去,在下班高峰期的车流中驶向了东楚里的方向。

六点半,夜色已经笼罩了整个城市,华灯初上,属于夜晚的喧嚣才刚刚开始。

下班回家的上班族还未赶上家里的热饭,东楚里内的街道已经是热火朝天,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饭菜香。

没有小区需要刷卡的自动门、没有马路用来降噪的蓝色标志,东楚里的夜不属于某一个单独的家庭,家家户户都为这城中村的喧闹贡献一份灶台的香气。

嘈杂、脏乱,是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人对城中村的印象,可就是这样劣等的环境,却仍然有不少人居住其中,享受着城市人不曾享受过的乐趣。

东楚里所有的房子都要推倒重建,所以随处可见墙上偌大的“拆”字,用红笔将字圈起来,衬得格外显眼。

这些“拆”字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困扰,反倒将他们的兴奋推到了顶峰。

虽然从前也是乡下人,可迟骋彦已经许久不曾接触过城中村这样的脏乱差。

走在前面,迟骋彦时刻注意着身后女儿的情况,生怕从哪里跑出来一个暴徒、或者小偷伤到自己的心肝宝贝蛋。

“爸,你说为什么你要拆他们的房子,他们还这么高兴?”迟微微问道。

“一套房子就能分不少钱,可不要高兴吗?”迟骋彦轻哼了一声,自认为明了他们心里的那一点小心思,“这些人巴不得自己的房子被拆掉,好通过拆迁获益,让自己安稳地当拆二代。”

拉住迟骋彦的袖子,迟微微又问:“那为什么只有一套房子的人,他们也会高兴?你要拆了他们的房子,他们可就没有地方住了啊。”

迟骋彦思索了片刻,刚才的那点神气劲儿倏地少了一半,“这个……我也不知道。”

“因为你给了他们希望。”迟微微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迟骋彦:这些小吃不干净,吃了容易肚子疼。

迟微微:但是我想吃炸鸡了……

迟骋彦:我,我想想办法。

晚上九点,厨房里飘来一股糊味。

姥姥从楼上冲下来抄起擀面杖敲了一下迟骋彦的后脑勺

姥姥:你拿我的锅干嘛?这炭是从哪来的?

迟骋彦:这是炸……炸鸡。

第30章

“贺琰,我聚焦不太清楚,要不你来拍吧?”将脖子上的单反相机拿下来,男生颤巍巍地递到了他手里。

围聚在餐馆里,他们正对着餐馆大厨颠勺的本领欢呼不已。熊熊火焰似乎穿过了铁锅直接和食材接触,这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的双重震撼。

他们都是市报邀请的小记者,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条红色的牌子,统一的红帽子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旅游团。

来自于各个省重点高中,小记者们大多都是高一和高二,唯独贺琰是高三的学生。

接过相机,贺琰看着相机的屏幕慢慢转动着镜头。从模糊到清晰,在屏幕正中的厨师和他手中橘红色的火焰,共同完成了这一副最具有市井风味的画面。

“咔!咔咔!”

快速地按下相机快门,贺琰一口气拍出了好几张照片。

将屏幕从面前移动下来,那几张照片刚好捕捉了厨师最精彩的几个瞬间。

稍稍转动着镜头,贺琰放慢了语速解释道:“转动镜头的时候要对准拍摄的物体,哪怕是动态的,也要固定下来,手如果动的话,物体就会发虚。”

说话时,贺琰尽量保持普通话的标准,就怕速度一快,就会让发音变得扭曲,带有一股米国味。

这是拍摄的基本常识,其他的小记者经常需要拍照,这些他们自然了然于心。只是……

贺琰的相机实在是太贵了,那个镜头还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不算他带来的其他设备,光是他手里的相机和镜头都至少要八万块。

大家都是学生,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从几张照片中挑选出最好的一张,看着在镜头前厨师干练的模样,贺琰的两边脸颊都忍不住漾起两个酒窝。

收拾好东西,几名小记者对着厨师和老板娘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谢谢叔叔阿姨。”

从这家饭店出来,熙熙攘攘的城中村街道让他们再一次陷入了选择恐惧症。

路边支起的路边摊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色香味俱全的串串又吸引着小记者团女生的目光;但十字口处的商店,喇叭里不断重复着低价甩卖的广告语,却更加符合主题……

“贺琰,咱们下一场景拍哪?”

“你出个主意吧,我们都听你的。”

“我?”贺琰反问道。

从小就在国外长大,贺琰曾经也在国内住过两三年,却和城中村从没有接触过。要不是今天亲自来了,还不知道看似简陋的四方土地里竟然是别有洞天。

因为东楚里是S市最后一个要拆迁的城中村,所以市报希望小记者团能够对“东楚里”进行一项专栏报道:通过照片、文字叙述的形式对东楚里进行一个全面的展示。

贺琰在学校不仅是学生会的“荣誉主席”,在市报的小记者团,也是其他学弟学妹的“大哥大”。

在学习方面的事情或许还不在行,但是这种“不入流”的事,贺琰做起来可是得心应手。

“嗯……”看着手里的小册子,上面记录着他们今晚访问过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