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306)

作者: 冷香忆 阅读记录

五狗子拍拍六狗子的小肩膀,微笑道:“别说好听的,到时用功读书。”

李英华的声音从前面传来,“那有个馄饨摊子,我们去吃碗馄饨热热身子。”

李如意高声道:“五狗子、六狗子,走,三哥请我们吃馄饨。我们得多吃点。”

馄饨摊子买卖好的不得了,几人好不容易轮到一张桌子,一人来了一碗。

卖馄饨的是胖胖的中年男子,长着一张笑脸,逢人就笑哈哈,和气生财说的就是这样。

有人问道:“掌柜的,你家的馄饨怎么六个铜钱一碗这么贵?”

中年男子笑呵呵道:“我们家祖宗三代都在县城卖馄饨,我们家的馄饨最是鲜美,就跟李将军家的饼一样好吃。六个铜钱一碗肉馄饨,这可是肉馄饨,不贵。”

“得了吧,你别吹了,李家吃食那是天下独家,你这馄饨家家户户都会做。”

“我家的馄饨李将军上次吃了都说不错。”

“竟然如此?”

“当然。李家的风鸡、混糖月饼、松花皮蛋样样都是极好吃的美食,李将军吃了那么多美食,还夸赞我家的馄饨好吃。”

“那你这馄饨,我得尝尝。”

李家兄妹面面相觑。原来中年男子说的李将军就是他们爹爹。

李敏寒低声问道:“爹,你吃过这家的馄饨?”

李山节俭的很,怎么会花六个铜钱吃馄饨,特意过去瞧清楚,摇头道:“没有。我不认得这个人。”

“我去拆穿他。”

李山道:“不用。做小买卖不容易。”

“这个人的馄饨还没有金鸡镇的黑痣爷爷做的好吃。”

李山仍是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边,李如意急道:“五狗子,你这是干什么,你别付钱,让我三哥付钱。我三哥说要请我们吃馄饨,就让他付钱。”

灯光下,五狗子小脸笑容真诚,“我已经付过了,不用三哥付。”

李如意道:“怎么能让你花钱呢。你还要供六狗子读书。”

五狗子笑道:“我愿意给你们花钱。”

这两年她们许家托李如意的福,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她,都有钱供六狗子读书。

李家什么都不缺。她都不知道买什么谢谢李如意。这次终于有机会,吃馄饨抢先给中年男子付了几十个铜钱。

李英华望了五狗子好几眼,这个画面落到了李如意的眼里,心下明了。

“县城的灯会真大。”

“听说燕城的灯会比县城的大好多。燕城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前都有灯会,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灯火辉煌,极为热闹。”

“明年我们可以去燕城看灯会。”

“要是去燕城看灯会,就得在城里住一晚。”

“妹妹不是说要在燕城买宅子吗?”

“嘘,人多嘴杂,莫在这里说此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看过长平县城灯会的李家少年,开始畅想去燕城看灯会。

李英华花了二十四个铜钱买了两盏一模一样的小兔子形状很漂亮的红灯笼,交给李如意与五狗子一人一只,“妹妹、五狗子,送给你们。”

五狗子眉开眼笑,“谢谢英华哥。”

李如意提着小兔子灯笼,瞟了容貌清秀的李英华一眼,心里暗笑:小小年龄会把妹了,知道给五狗子送灯笼。看在灯笼的份上就不拆穿你了。

不远处,四狗子正在付钱,拿好小灯笼,转身看到五狗子与李如意手里的小兔子灯,再看看自己手上平淡无奇的小灯笼,呃,两盏灯六个铜钱,实在是送不出手,有些懊恼出门没多带钱,无意中看到李山兄弟抱着两个小婴孩,就走至把小灯笼送给了两个小婴孩。

小婴孩不懂小灯笼,结果小灯笼成了李石的礼物。李石喜滋滋。

一个时辰后,众人离开灯会返家。赵氏心疼五狗子,就把她带去李家歇息,明天再让她回许家。

四狗子、六狗子两个男孩与几个村民结伴回礼村。

“赵夫人对你家五狗子真好。”

“赵夫人是不是想让五狗子当儿媳妇?”

“我看李小姐跟五狗子情同姐妹,肯定愿意五狗子嫁给李家少爷。”

几个村民刚才都看到两家人一起吃馄饨,李英华还给五狗子送兔子灯,再加上赵氏把五狗子单独留下带回李家,心里特别的八卦,路上就跟四狗子兄弟开起玩笑。

为什么说是开玩笑,那是他们觉得李家今非昔比,不可能跟许家联姻。

他们就是逗逗四狗子兄弟。

“我们两家长辈以前是灾民,共患难。我姨一家人一直对我们兄妹很好。”四狗子压根没想过李英华与五狗子能成为夫妻的事,以前他在李英华面前老说五狗子的缺点,李英华要能看上五狗子,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388扩大生产

六狗子小脸一吊,道:“你们可别乱说。我姨对我姐好,可没有想把我姐当儿媳妇的心思。”

六狗子人小,却聪明的很。这样的闲话要是传到李家,李家为了避嫌就会远离许家。

这几个村民真讨厌。

上元节过后,江青云回府了,之前给李家四少年留了不少功课,一回来就检查。

李家四少年过年的这些天,只在正月初一玩了一天,其余日子至少学习四个时辰,哪怕是上元节,也是学了两个时辰。

他们不怕被江青云检查功课,只是怕做诗。

李家以前是泥腿子,家里压根没有人做诗,所在的礼村连个秀才都没有,压根没有做诗的氛围。

在学堂、书院读了一年多的书,刚接触做诗,还不知道什么是韵味,更别提意境。

偏偏江青云就让他们做诗,明年就要科考,做诗是必考的一项,做诗这项弱,那就多做多练,熟能生巧,“你们从今日起,每日做两首诗,这是第一个月要做的诗的题目。”

李家四少年一个个脑袋大,从江府出来时都成了霜打的茄子。

正月下旬,天气依然十分寒冷,甚至有一晚下了一场大雪。整个长平县又是银装素裹。

江青云曾在燕王制定的管理灾民的计划,至今已经实施了一些日子,初见效果。

为了不让灾民吃闲饭变得懒惰,他特意向灾民安排了活计。

灾民的身子骨还没有恢复过来,体力小干不了重活,他就让灾民搓麻绳、织布、做绣活等等,干力所能及的活。

三千多的灾民每天光是吃饭都要花二十多两银子的粮食,还有烧炕用的柴,看病用的药材等等。

每天都是支出,没有收入。

好在这些天,只死了一个老人、夭折了两个小婴孩,人口保住了。这跟往年十之八九的灾民死亡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北地的家族都盯着几个庄子的动静,得知死亡人数,先是惊诧,然后就不怀好意的等着开春。

那时,几千名灾民不返乡,周莫玄是一直这样自掏腰包养着几千名灾民,还是动用军队把几千名灾民赶走?

两种结局都证明周莫玄的失败及愚蠢,如果是后者,燕王府在此次赈灾中得到了民心,会全部失去,甚至会让很多的百姓失望。

上元节之后,李家的豆腐房买卖销量降低,其实不止是李家,燕城的商家都这样。

人们在年后的购买力都下降了。

这个时候,李如意又开始安排自家、江家进猪崽养猪。

去年李家香肠大卖特卖,直到现在想买的大商贩络绎不绝。

香肠将是李家的主卖的吃食之一。

李家、江家的猪圈去年的小母猪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交配下小猪了,不过这个过程得几个月,这期间李如意就让人从外面买猪崽。

燕城的猪崽价格在这个时候也涨价了,每只要比去年多花

几十个铜钱。

伍余年与周伯都心疼买猪崽多花出去的银子。

李如意微笑道:“这笔钱得花。过几个月我们家的母猪产猪崽,就不用从外面进猪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