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147)

作者: 冷香忆 阅读记录

江青云瞧了福伯、周伯一眼,见二人摇摇头,可见他们没有跟李如意透露半句,定定望着李如意,轻声道:“你可真是厉害,把个脉就知道我这几日的状态。”

燕王府一下子死了几十人,四位侧妃贵妾受罚。这么大的事的跟江青云有关。江青云怎会不知,又怎会不想的多。

李如意柔声道:“你不要想太多,还有运动量要加大。”

江青云见李如意目光关切,这个小姑娘的心意他领了,点了点头,“好。”

李家人待江青云走后,沉浸在狂喜之中,一是江府、燕王府的礼物很贵重,二是今后江青云与李健安五人以兄妹相称,三是李如意拥有了燕城官府颁布的行医文书。

“江老爷送了我们家两大箱书,全部是崭新的新书,应该他在派人特意燕城城府的书馆买的。”

“燕王府赏赐一千两银票、上品玉佩一对、珍珠首饰一盒、绸缎十匹。”

“妹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医了。”

“多谢妹妹。”

“那么医生都瞧不好县公爷的病,如意去了只用了几个时辰就瞧好了。如意的医术真是厉害,”

一家人围住李如意表达欢喜之情,也祝贺她一举成为被官方认可的郎中。

李如意笑靥如花,在一家人的注视之中打开了一个巴掌大的红木木盒,露出里面的行医文书。

一尺左右正方形上好的宣纸上面用墨字写着几行字:燕城长平县礼村,李如意,大周国XX年生人,通晓医术,可坐馆行医。

字迹十分工整,只要识字就能认得出。

落款大周燕城官府,还有官府的公章及负责签署行医文书的官员及太医院分院太医的私章。

太医院在南北几座大城府设有分院,燕城就是其中之一。

负责考核郎中的是太医分院的太医及燕城的官员。

行医文书有了公章、私章,一下子就庄严起来。

这就是大周国的行医文书。

李如意在前世有医学方面的资格证若干,今生还是第一次拿到行医文书。

她在离开燕王府时,猜测会得到金银宝物的赏赐,可没想到会得到行医文书。

毕竟她是个女子,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子。大周国自建朝以来就没有女郎中。

她也压根不准备挑战世俗去燕城参加郎中考试。

燕王府给她的行医文书真是一个出人意料很大的惊喜。她不是傻子,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江青云从中撮合。

“我的儿,快让娘瞧瞧你的行医文书。”

“我们李家从未出过郎中,你是头一个。”李山决定,

过年上香时要告诉老祖宗这件大喜事。

“救死扶伤,行医就是行善。妹妹给患者治病,这是行善积福。”

李家人包括李石在内都识字,连忙擦净手,轮流拿过行医文书仔细瞧看。

“妹妹,你可以在金鸡镇药铺坐诊行医了。”

“金鸡镇的郎中医术没有妹妹高,妹妹就是在燕城药铺也使得。”

“妹妹,燕王府给了你一千两银子,你可以拿着这笔银子在燕城开药铺,悬壶济世!”

“对啊。妹妹的医术完全可以自己开一家药铺。”

李家四个少年激动无比,为李如意憧憬未来。

赵氏心道:这是男子的天下,什么行当都没有女子出头。从未听说过女子开药铺的。

她见四个儿子这么高兴,不忍心让他们难过,便没有打断他们。

“开药铺?”李如意微笑轻轻摇了摇头,“开药铺可不是简单的事,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行的。我听五狗子说,金鸡镇的药铺有两个坐堂郎中,有一个药师,还有两个药徒。两个郎中、一个药师都是出自行医世家。”

金鸡镇只是一个镇子,药铺就有五个郎中药师药徒。燕城的药铺至少得有十几个郎中药师药徒。

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是子承父业,医术一代传一代,积攒了许多的人气,背景自是深厚。

李如意要是开药铺就得从别的药铺挖人,还得大量的进药材,跟别的药铺抢资源。

186决定买房

她医术高明,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同行的患者抢过来。到时树敌太多,腹背受敌,说不定哪天就被同行联手坑了。

再说李家无权无势,她是个女子,要是患者让她出诊,她没有拒绝的能力,也没有自保能力。

在大周国的封建统治下,她想要活得长久,想让李家得到富贵,必须低调。

别说开药铺,就连拥有行医文书这件事,她都不会公开。

李英华冷静下来,跟三个兄弟道:“开药铺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福康问道:“我们家可以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李如意便将心里所想全部说了。

李家四少年均是一脸感慨,心道:妹妹要是个男子就好了。要是我现在是高官能给妹妹撑腰就好了。

“我的儿想得可全面。”赵氏没想到爱女想得这么深远,思想这么成熟,“那就我们都听你的,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

“闺女,你快把这些财宝都收好,以后当你的嫁妆。”李山的性格非常倔强,也非常保守,甚至有很强的小农意识,但是他不会像别人家的爹把女儿得到的好东西都扒拉给儿子。

李家四兄弟直接把银票塞在李如意的手里,然后把礼物全部拿到她的卧房。

李如意笑道:“两箱书就放在你们房里,方便你们瞧看。”

“多谢妹妹。”李家四兄弟喜滋滋把两大箱重重的书抬回自己的房,然后这就拿起书看。

这边李如意跟李山夫妻道:“爹、娘,我之前有一个想法,之前银子不够不能实施,如今有了银子,我想跟您们商量,我们家在长平县城买房吧,这样我们家离江哥哥府里就近了,我哥哥可以每日去找江哥哥。”

李山忍不住道:“闺女,咱们家有房子住,你怎么不买地?”

赵氏已经听呆了。

十几年前,赵氏还是当姑娘的时候,赵家在镇里住,她的爹娘不止一次说,镇里的开销比村里多,但是好处也比村里多的多。

赵氏的爹娘生前最自豪的事就是把家从村里迁到镇里。

这次李如意说要把家搬到县城,长平县城比金鸡镇繁华多了。

赵氏自是一百个同意李如意的想法,可是家里的买卖怎么办,去县城了还能做买卖吗?

李如意反问道:“地?”

李山苦口婆心的劝道:“闺女,你买地可以租给佃农,每年都能收粮,买了房我们自家住,可收不了房租。”

“爹,您对买地可真执着。”

李山很是激动的道:“那是。我们家人口这么多,至少得有百亩地才行。”

赵氏觉得快要跟不上女儿的思维了,便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我的儿,娘听你的在县城买房,只是家里的豆腐房怎么办?”

“在县城也可以开豆腐房。”李如意早就想过了,她们家认识县城的郝县令,又跟江青云关系亲近,现在又跟燕王府打过交道,完全可以把豆腐房开进长平县城。

李山问道:“豆腐房那么大,在县城怎么开?”

李如意早就打听过了,道:“县城有四、五进院子的宅子,我们可以买那样的房子。”

李山目瞪口呆,显然被李如意超前的想法吓住了,“那得要多少钱?”

李如意答道:“二、三百两银子吧。”

李山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怎么使得。太贵了。贵得太离谱了。前些天三百两银子能买一百亩地。”

别说李山,就连赵氏都觉得太贵了,要知道当年赵家在镇里买的有两进院子十间房的宅子才五十两银子。

“那我们家可以买离县城城门不远的房子一百两银子就够了。这样我们家可以跟江哥哥做邻居。”

江府距离长平县城城门三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