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剧本要凉[重生](31)+番外

作者: 月无弦 阅读记录

我差点没被气死。这么简单个事儿你特娘的倒是早点说啊!你刚刚是大脑死机了吗!

大理寺卿嚷嚷着不信,我便先退了朝,转移到御书房继续对质。'私生子'小哥被唤了过来。这位小哥姓苏,文文弱弱,浑身一副书生气。见到我倒是不卑不亢,磕头谢了罪,然后证实了吏部尚书的话。

原来他的父亲本是朝中一位三品大臣。多年前因病逝世。临终前求吏部尚书照拂他们母子二人。吏部尚书不负所托,没少帮助他们母子。然,寡妇门前是非多。到底是传出了一些不入流的闲言碎语。如今,竟闹到了朝堂之上。

大理寺卿有些慌了。汗如雨下地揉着屁股辩解道:"那...丞相他...也是...坏了规矩..."

我白了他一眼。让苏小哥起来说话。我打书架上随便拿起本诗经念了句,让他接。他对答如流。我又拿过史记讲了段,他颇有见地。最后我拿出自己的画作给他看,问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苏小哥沉默半天后,耿直地回答道:“有点像八里铺胡同口上董麻子的画,一个铜板能买俩。倘若买了他家的火烧,他会饶你一幅画。”

我一拍桌子赞扬了他:"听听。这孩子当个翰林院学士怎么了!哪里配不上了!"

大理寺卿这浑身的汗跟被水洗了似的,嘴上却还是犟着:"有本事怎么不好好考..."

我一个螺旋体踹在他小腿上,又把他蹬得四仰八叉地成了张烙饼:"你有话不偷偷跟我说,非整得本王在朝堂上下不来台。你是不是自己也觉得钟伯琛是个人才,一般有眼力见的人不会听风就是雨的砍了他。所以你想逼我就范?你真是个忠臣。"

苏小哥在我殴打大理寺卿期间也说出了原委。他的名讳犯了忌,冲撞了先帝。我老爹单字一个'彻'。而苏小哥大名叫苏澈,同音了。导致他屡试不中。后来吏部尚书想给他偷偷塞进翰林院,被钟伯琛给发现了。于是钟大丞相说得亲自考考他,这才有了所谓的开后门一事。

我说苏小哥你这名很好。我最喜欢的三位诗人全姓苏,还有一位跟你的名字就差了个偏旁。你好好当你的大学士吧,抽空教我怎么画画,让我比那董麻子画得好就行。

苏小哥一脸疑惑,想必不知我说的是哪三位诗人。我挥退了他跟吏部尚书,继续殴打大理寺卿。我打累了,就让陆久安替我揍他。大理寺卿终于不堪受辱,委屈巴巴地直抹眼泪:"臣也是好心...人人皆知吏部尚书跟丞相结党营私...您或许还不知,钟伯琛私下里跟别国使臣有来往,好像是晟宣国太子的人。微臣不敢妄言。此乃千真万确。"

我的脑袋轰隆一下炸了。他跟李擎有来往?说不通啊!他俩不应是"情敌"关系吗?我这剧本怎么扭曲成这个样子了?钟伯琛,你到底瞒了我多少事?!

可是我必须镇定,如果我慌了,就坐实了他的罪证。于是我故作淡定地说道:"那是我指示的。至于为什么,你现在不必知道。"

大理寺卿终于没了脾气,脑袋耷拉在地上认了错。我闹心得很。他也是父皇给我的那张名单上的十七人之一。我本以为这十七人是一心的,哪曾想这大兄弟闹了这么一出,把我朝两位肱骨之臣险些扯下马。

我也没责罚他,只是让他回去好好得自我反省。把心思放在正地方。贪官污吏还是要抓的,但不能带了个人情绪。以后再有什么大事私下里跟我说,免得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大理寺卿千恩万谢地退下了。我一手抚在书案上久久不能平静。思来想去,我觉得应当去跟钟伯琛当面对质一下。

于是我问陆久安,徐长治把钟伯琛给带哪儿去了?陆久安连忙跟我咬耳朵,说徐侍卫没敢把丞相大人直接送牢里头,而是带到广思楼了。

广思楼,本是我们这群皇子幼时关禁闭思过的地方。我是这里头的常客,时不时地被我母后扔进去关一宿。我暗道幸亏徐长治是个有脑子的,若真将钟伯琛给扔牢里头了,我还得给他送牢饭。

我揣着一肚子疑问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广思楼。我扒着门缝往里抬头一瞅,只见钟伯琛盘坐在地上闭目养神,全然没有悔过状。我心头刚燃起的一丝愧疚瞬间烟消云散,使得我一抬腿踹门入屋。

作者有话要说:

嗯……很快,这‘爱在心中口难言’的状态就结束啦~

第21章 【误会】

我这一脚踹得很有魄力,差点没把年久失修的门板给跺下来。结果钟老哥只赖赖地抬头瞅了我一眼,然后继续闭目打坐。

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气人的。这地方是让你悉心悔过的,不是让你修炼成仙的。是不是本王晚来上那么一天,你直接就坐着莲花台打窗户飞出去了?!

“你就没什么话想说吗?”我咬牙切齿,跳过去扯他的衣领子:“我见到那所谓的吏部尚书私生子了。确实是一场误会。”

钟伯琛连起身的倾向都没有,慢条斯理地回了句:“哦。”

我冷笑。我手里可揪着你的小辫子呢,我看你还怎么淡定下去:“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有人看见你私会了李擎的人。怎么?你跟他难不成还有交情?”

结果钟伯琛不仅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抿嘴笑了起来:“殿下。您又何尝不是?”

他这笑容里头带了三分嘲讽,让我看得十分火大。我又使劲儿拧了拧他的衣领子,挤出辈子最冷酷的表情吓唬他:“私会他国臣子,按我朝律法,等同于通敌叛国。丞相大人,您知法犯法,该当何罪?”

钟伯琛突然把游离的目光聚集了回来,直勾勾地凝视着我的瞳仁。我被他这眼神震得心里哆嗦,竟莫名心虚起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殿下...终归是按捺不住了吗?”钟伯琛本还算内敛的笑容突然瞬即扩大,化为一个愤怒夹杂着悲凉的渗人假笑:“微臣又不会说出去。殿下何必呢?”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意识到钟伯琛话里有话。于是我放开了他的衣领子,让他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藏着掖着算什么爷们。

钟老哥把脑袋一扭,避开了我的目光,忽然没头没尾地说道:“殿下在晟宣国期间,太子李擎对您很好?”

我一头雾水,起了一胳膊的鸡皮疙瘩:“还不错。怎么了?”

钟伯琛顿时戚戚地干笑出声,阴森森的仿佛带了极大的哀怨:“所以殿下感动到想方设法地鸿雁传书,以诉相思之苦?”

...什么玩意?!我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我终于明白这辈子的我为什么显得精神了,天天这么受惊吓,眼睛自然而然地大了一圈,整个人都英俊了。

不不,这不是重点。我慌忙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舌头转着筋问道:“鸿雁传书?跟谁?李擎?什么时候?”

钟伯琛低头,打袖子里摸索了一下,将两份信给摸了出来。我接过来一看,里头的字七拧八拐的倒是挺有我的风范,内容不堪睹目,全篇就是都在说骚话,哭诉自己怎么怎么想念李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诡异的是,最后的落款是‘子迁’。

我太阳穴直突突,胃里泛着酸水:“这打哪儿来的?恶心巴拉的。”

钟伯琛的眼神凌若冰霜,把我的理智瞬间冻碎了半边:“殿下。您的字迹,微臣还是认得的。更何况,殿下是经徐侍卫的手将信送出去的。徐侍卫是您曾经的伴读,亦是您的亲信。殿下,您还要否认吗?”

所以你怀疑我咯?我扬手将那信撕了个粉碎,一字一顿地说道:“钟伯琛。以往你怎么冲撞我,我全部一笑了之;但如今这件事,你是在触我的底线。你当我没有自尊的吗?”

哪怕是前世的我,对那李擎再多的情深义重,也写不出如此矫揉造作的玩意来。更何况现在的我已经对他没有丝毫的感情了。我肚皮上头还带着他老人家留下的杰作,夜里翻个身都得疼一会儿。最凄惨的是,我再也不能愉快地啃烤乳猪了,天天得喝上官夏开的药汤子。这对于我是多大的打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