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剧本要凉[重生](17)+番外

作者: 月无弦 阅读记录

我看向团在地上背对着我的六弟。他好像还在跟我生闷气。我无可奈何地又扒拉了一下炭盆,让陆久安给六弟加床被褥:“老人家。瑾王年纪小,不懂事。不是我这当哥的给他开脱,而是他确实没见过这边关城墙下头埋了多少的忠魂。深宫大院里出来的孩子,打小望着那四四方方的井口天,听的是靡靡之音;不知边关之内,将士们所听的是夜阑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六弟似乎僵了一下,微微侧过头支起耳朵听我的下文。我见他终于有心听我说话了,这才松了口气:“然而我这六弟终究是我亲亲的胞弟。我不能把他的脑袋摘下来平息战乱。而他的所作所为也没到了得摘脑袋谢罪的那一步。我估摸着,到时候我俩各打一百大板,我再写个罪己诏,看看将士们满不满意。实在不行,我再另做打算。”

一言既出,六弟咕噜坐了起来,小脸皱巴巴地急着推翻我的决定:“我自己挨板子就成。我的错用不着你给我背。”

“让你说话了吗!”我举起暖炉子佯装要砸:“屁大点的年龄犯了个天大的错。到底还是我从小太让着你了。现在五哥我翅膀硬了,咱娘的话都不听了,你的话我更不听。再者,咱都被夹击在这儿了!你还是自求多福别剁成馅儿包包子吧。”

“那你就把我送出去好了。”六弟的驴脾气又上来了,瞪着眼跟我示威:“我又不怕死。”

我咧了咧嘴,笑得阴森森的:“老六。你太抬举自己了。眼下局势,就算把你的脑袋扔出去,二哥也不会改变心意。一旦让他说服西北军,将其纳入囊中。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咱俩一起砍了。而西北军若选择一路南下投奔大哥,届时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咱这北朝廷离散伙也不远了。”

“咱这次来是干嘛啊!送死吗!”六弟大惑不解地裹着褥子叫唤:“我也就罢了。你干嘛亲自跑一趟!丞相他们想让你当皇帝你就当呗!你顾着我干嘛!”

“因为你特娘的是我弟弟!他又是我哥!”我的脾气也越来越差了,可能是没休息好的缘故,险些把火盆给踹出去。

“大哥分河而治,立了南朝廷却没有称帝,这是为何?二哥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西北军大乱之际跑路,这又是为何?咱娘这么偏向你,从小你就成斤的吃核桃,都白吃了吗?!”

我气得直哆嗦。幸而钟伯琛靠在我身后给了我些许安慰。

六弟不明就里,一脸的茫然。我终于确信他小时候吃下去的那些个补品全补在个头上了,一点都没进了脑子里。我气到生不起气,只能去数炭盆里放了几块木炭来平复心情。

刘阁老久久沉默着,在外头忽然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后,突然跪地冲我磕了个响头:“殿下。老臣乃叛军首领刘启鹏的父亲。殿下如若信得过老臣,让老臣去见那逆子一面,劝他回头是岸。”

我手里的炉钩子掉在地上,惊愕不已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钟伯琛,这才明白钟老哥为啥大半夜的领了个陌不相识的老人家过来。同时,我的三观吧唧皲裂了一块——

钟老哥居然能在这兵荒马乱,前有追兵后有暗箭的地方把敌将的老爹给绑来...他莫不是个神仙?

钟神仙迎着我钦佩的眼神,暗搓搓地扬起了嘴角。我刚要抱着他的大脑瓜子顶礼膜拜,就听外头忽然传出一声惊雷般的高喊:“生擒摄政王岑越!赏黄金百两!”

妈耶,我的身价这么高吗?!我不知愁地傻笑起来,这厢钟老哥将大氅往我身上裹了又裹,带子一系,把我当个米袋子往肩上一搭。

“刘阁老。眼下形势不明,我们很难直接找到刘将军。不如先规避一下。”钟伯琛一边扛着我,一边扭头嘱托上官夏把六弟跟阁老照看好。而上官夏则不紧不慢地把没吃完的几个烤地瓜包了包揣进怀里,跟在我们后头小步跑着。

钟伯琛脚下不打软地将我这累赘摄政王扛到了后院。魏云朗不知打哪儿弄了辆马车在后头守着。还带了小一百口子的士兵。

“殿下。这些是骠骑营里的兵。”魏云朗也没多解释,把我的脑袋一按扔进了马车。钟伯琛坐在我身边,六弟则乖得不能行地坐在我对面不敢吭声。上官夏在这关节眼上还不忘把我脚上掉了一半的靴子给提上去。

马车一路颠簸,居然就这么畅通无阻地从围兵之中溜过去了。直到外头的嘈杂声慢慢平复,我也不敢挑帘子去看到底怎么个情况。这时我忽然发觉刘阁老不知去向,慌忙问向同乘的钟伯琛。

钟伯琛呼噜了一下我的额头,把上头的沥沥冷汗擦干:“刘阁老就在外头赶车呢。”

啥玩意,你让老爷子赶车?!你也不怕他老腰颠坏了?!我刚要嗔怪,钟伯琛又接着说道:“这样我们才能出去。”

后来我们一路跑进了山林子里头,看到藏在山林里的营帐以及兵马,这才意识到原来在我打了个瞌睡的功夫。钟伯琛跟魏云朗已经把后路给我铺好了。

我是又激动又愧疚,对自己这一时脑热就不顾后果的性子反省半天。钟伯琛又冲我咬耳朵:“殿下。刘阁老借口将家眷送出城避开战乱,所以一路上没人敢拦。毕竟无论是顺王还是刘将军的手下,都不敢动老爷子。”

我看着正在揉腰的刘阁老,恍然大悟。二哥回过头来夹击我,无非就是想斩草除根。无论到底是谁挑唆的,我这一劫很难逃过。然而二哥手下的兵力不多,不敢跟‘抢人头’的西北军正面冲撞。所以二哥必定会选择去讨好西北军,尤其要拉拢刘启鹏将军。

而刘将军也不会去得罪二哥。因为他要为他以后的路做打算。北朝廷他不想呆了,去南朝廷又山高路远。这中间如若没个人帮他过河,他很难成功地全身而退。退一步讲,刘将军耗不起。如果二哥跟我同时对他出击,这桉河没走到,他就得凉在半路上。

另外,刘将军到现在都没说自立为王,而是说要‘拨乱反正’,为他们的同僚‘讨回公道’。因此他很可能会在大哥跟二哥之间选择一个‘明君’,给数万西北军一个好去处。

所以这两家出来打野的大兄弟是心照不宣,一致对外。而我很不幸地成为了‘外’。

至于刘阁老,他则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刘将军转移家眷,无人敢有异议。就算是二哥,见到刘阁老也得放行。二哥是不敢绑了刘阁老去威胁刘将军的,因为他打不过。他保不齐还得对刘阁老阿谀奉承上几句,让老人家跟自己儿子说说好话,选择他这位明君。

我把思绪捋顺了,刘阁老也接过上官夏打怀里掏出来的烤地瓜填了填肚子。此时已然天光乍破。而魏云朗手下的一队探子带回了消息。

“回禀摄政王殿下。刘启鹏将军在羟城驻扎。顺王派了使臣前去。”

这可不是啥好消息。我搓着手紧急想对策。如果他们两家谈成了这桩买卖。那我的盒饭可就八分熟了。然而我又拦不住二哥的使臣,只能干着急。

这时钟神仙再度显示了他的神通,不过这神通有点缺德:“殿下。微臣先给自己请个罪。望殿下宽宏大量,不要砍了微臣的脑袋。”

我戳着他那不知道装了多少鬼主意的脑门:“我都恨不得把你给供起来,还能砍了你?”

钟伯琛微微一笑,轻车熟路地开始了我俩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咬耳朵。

“微臣搜罗了些顺王通敌叛国的罪证...突厥使臣正在路上,与顺王谈些见不得人的交易。”

我大惊失色:“我二哥居然通敌突厥?!”

“外敌当前,制造混乱,占城为王,与通敌没有两样。”钟伯琛侧首仔细端详着我的表情:“不管是不是。使臣来了,点名要见顺王。刘将军会怎么想?”他意味深长地挑了挑眼角,仿佛是只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