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农业大亨(151)+番外

贾琏从布袋子里倒出些到手里,黄褐色的卵形种子,个头挺大,瞧着很眼熟。贾琏扒开种皮看胚,确认这东西是菠萝蜜的种子。

这玩意儿煮着吃,味道很不错。

这菠萝蜜原产印度,婆罗多国就是印度的古称。不过这东西跟辣椒一样,其实早就传入中国了,只是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罢了。

他倒是可以弄一些在福建的荔枝园种。

贾琏吩咐人把东西收了,捎话给元春道谢。兴儿来传话说马车已经备好,贾琏本来打算立刻就出门,犹豫了下,却叫兴儿等等,转头去找静芯。

静芯正吃着果仁糕,跟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一块儿讨论绣花样子。一听贾琏回来了,几个姊妹连并着她都站了起来。

贾琏一进院,听说众姊妹都在,便没进屋,退到院外,等静芯出来说话。

静芯急急地走来,“二爷?”

“今儿个有点奇怪,这一大早的,前脚三妹送了桂花糕给我,后脚大姐又送了婆罗多国弄来的种子。”

“这叫投你所好。”静芯用帕子掩嘴笑,“有件事儿一直没跟二爷说,上次跟二老爷在老太太提休妻的事儿,被三妹妹听着了,大嫂子跟我说,她事后偷偷哭得很伤心。”

贾琏想起来了,那次贾政闹得挺凶,他和贾母为拦着他,的确还提过待嫁姑娘们的名声问题。不过贾政全程只念着嫁元春了事,探春那儿直接被他给忽略了。难不得探春伤心,因为他爹从始至终只考虑过她,她心情自然失落。

在姊妹们之中,探春向来是个最有主见、最懂争取。她眼见自己指望不上王夫人和贾政了,为求生存,转而来讨好贾琏夫妻,倒也在情理中。人为了生存,为了谋求更好,在合理的条件下去争取,其实是一件好事。至于元春,她和探春有几分相像,但处事手腕比探春更老道一些。

贾琏看着静芯。

静芯也看着贾琏,忽然笑了,“二爷的意思我懂,早点找个好人家把她二人的亲事定下。”

贾琏笑:“你厉害,我还没说就知道我心里话。”

“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可怜见的,怎能因为趟上那样不负责的爹娘就毁了一辈子。瞧她们的苦,我便想到自己。我运气太好,出嫁前被爹娘捧在手心里疼,出家后还有二爷这般好的夫君照顾我。我这么顺风顺水,自该要多做好事感激报答上苍才好。”静芯微微翘着嘴角,拍胸脯保证道,“二爷放心,您尽管在外头忙您的,家里的事儿全有我呢,保证办得顺当叫二爷满意。”

那边来人催了第二遍。

贾琏拉住静芯的手,叹了声“夫复何求”,便匆匆告辞。

静芯傻站在原地,半晌后知后觉的红了脸。

“林姑娘来了。”婆子又喊一遍。

黛玉是从贾母那里抄夹道而来,走得是正房东面的路。

静芯忙迎她进屋。黛玉笑着见礼后,抠抠耳朵,又抠抠耳朵。

静芯:“怎么,你耳朵痒?”

“本是不痒,许是听了不该听的话,羡慕地痒了吧。”

静芯忙顿住脚,拉住黛玉,假意捏着她耳朵问:“你胡说什么,你听见什么了?”

“别的没听见,就听见那最重要的一句,夫复何求。”黛玉眨眨眼。

静芯脸更红了,上去就给黛玉搔痒,“我叫你不规矩,乱听人讲话。”

黛玉最怕痒,被弄得笑个不停,直求饶:“可不是故意的,赶巧我从东边进院,偏又耳朵好使,还能怪我不成?”

静芯轻揪一下黛玉的耳朵,“那么小声也听得见,你是神仙耳朵?”

“保不齐我上辈子真是神仙呢。”黛玉笑。

静芯偏不饶她,继续弄黛玉痒痒。

屋里的元春、迎春等闻声都出来了。

黛玉见人忙喊救命,“二姐姐,快帮我。”

迎春立刻加入,同黛玉一块对付静芯。静芯不甘落后,也喊人帮忙。于是一团乱战,院里时不时传出姑娘们柔美的笑声。

宝玉要去读书,今儿个突然来兴致,特意想跟姊妹们告一声,远远地距离二嫂院子还有三五丈的距离。那守路的婆子们见着他跟见了鬼一样,忙冲过来,行礼后便站成一排,做了人墙挡住他的去路。

“今儿个林姑娘来了,邢姑娘也在。老爷太太们又都不在,只是平辈姑娘们小聚,宝二爷这样去恐怕不合适。”

“你们这些心思龌蹉的娘们,自个儿心里不干净,就把别人也想污了。我与姊妹们关系亲厚,俱是兄妹之情,清清白白,有什么不合适!”宝玉不忿道。

婆子们互看一眼,料到宝玉嘴皮子厉害,也不争辩这些,只道:“奴婢们都是遵从琏二爷的命令办事,宝二爷若有意见,回头找他告状评理去。若是琏二爷亲口同意了,奴婢们下次自然就放宝二爷进去。”

“不识抬举的东西!”宝玉恨骂一声,气得无话可说,跺跺脚,又嘟囔咒骂两句,在茗烟的催促下,没脸的走了。

琏二哥那里他断然不敢去求,只能忍下这口气,乖乖的去上学。

话说贾政得了风月宝鉴之后,便瘫在榻上起不得床。辗转反侧一夜,精气耗费过度,加之他本就年纪大精力不足,这一下子几乎掏空了他所有。所以第二日一早儿,他便浑浑噩噩的睁不开眼,眼皮都抬不起来。

往日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有丫鬟禀告王夫人,由王夫人打理人去工部送信请假。

但今日王夫人得知贾政起不得床后,什么话都没说,只闷声念着佛珠,只木然的跪在佛祖面前念经。多少日了,她不问世事,如行尸走肉般,吃斋念佛度日,每日在佛祖跟前忏悔。

大房纵然再风光无限,贾琏就是官拜丞相,王夫人的意气都不能被他们打倒。不管受到到多少屈辱,多少打击,她依旧可以挺身而出,为二房战斗。但除了休妻,自己的丈夫见死不救,毅然决然的抛弃自己,这是很致命最令人绝望的一击。

被休,这等奇耻大辱于她这位王家千金来说,不如去死。更叫人心寒的,是二十几年的夫妻情义被一朝抛弃,半点旧情不顾,说休就休。

面对如此绝情的贾政,王夫人又怎会去顾念他,他然无情,她自然无义。贾政爱怎么样怎么样,爱活活,爱死死,王夫人已不在乎了。

其实若在以前,贾政旷工一日,回头解释解释也没什么。偏偏今日,正好是他倒霉。

贾琏推行土地改革,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

农民们之所以没有土地,会变成租地住的佃户,究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农业受不起丁点的折腾。一旦出现旱灾,多数靠几亩田养家的农户们就会陷于贫困,为了生存,他就只能卖地换粮。没地只好租地种,再遇见灾害,交不起租子,就只能破产流亡,朝夕不保。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生产力和抗旱救灾能力的低下,再加一项病虫害,这些是导致土地破产的主要原因。

发展水利事业,降低旱灾对农耕生产的影响,是当务之急。所以在进行推广土地改革之前,兴修水利是必行之举。

建坝修渠这种事儿,就需要工部的人出马了。

贾琏便奏请皇帝,建议从今春开始在全国范围的修渠引水,灌溉民田。“此举一方面可减少水灾,一方面可以抵抗旱灾。土地丰收,国库充盈,有钱粮养军,便可封疆扩土,如此循环,自然越来越好。”

“你此话不错!”皇帝十分赞同。

贾琏怕皇帝太性急,故而不能给他太高的期望。所以贾琏特意就强调这个良性循环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逐步造福子孙。

皇帝点头,“春种秋收,花开花落,都要有一个过程,朕懂这个道理。有生之年,若能亲眼见到此举造福百姓,福泽万民,朕就知足了。贾爱卿,你这个修水利的事儿朕准了,具体要怎么办你心中可有数?”

上一篇:红楼之因果大师 下一篇:红楼第一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