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侠五义同人)开封府小饭桌(206)+番外

“你这堂哥倒是个好皇帝,少年时很有侠气。可惜他身在朝堂,他若是江湖中人,只怕而今会和我一样了。”白玉堂听赵寒烟讲完这些,对赵祯印象更好了一层。

“庞太师在朝中的根基深厚,他身居高位,若做阴私之事,根本不用亲自动手,所以抓他的把柄治罪十分难。许多时候去撼他,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朝堂都会跟地动一样剧烈摇晃。遂没有十足的铁证,这人目前动不起。”赵寒烟继续解释道。

白玉堂点头,“怪不得了,这确实是个机会。礼部尚书官位也高,由他指证庞太师,确有说服力。”

“现今也有人仍未庞太师辩白。但始终都是底气不足,圣上若这时候判死庞太师,算‘名正言顺’,没那么多人敢造次。”赵寒烟道。

“你堂哥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若幕后黑手,若恰巧就看透了这一点,才加以利用,便是上了人家的当了。”白玉堂分析道。

赵寒烟应承,就是这个道理。

赵寒烟随即和白玉堂打商量,二人便立刻连马都没骑,为达到悄悄离开开封府的目的而不被打扰,选择了翻墙。

翻墙上房这种事对于白玉堂来讲,那是在轻松不过的事,可对于从没做过这种锻炼的赵寒烟就有些难了,特别是开封府的墙还有点高。

白玉堂在墙根处扎了马步,弓着腰,让赵寒烟踩着他的腿,然后再踩他的肩膀,由此攀爬上墙头。赵寒烟看了看穿着一身潇洒白衣俊秀飘逸的白玉堂,摇了摇头,坚决不踩。

“为何?”白玉堂问缘故。

赵寒烟坚决不说,她怕她说了以后,白玉堂以后都不穿白衣服了。

“你太瘦,不好踩。”赵寒烟转转眼珠儿,想起来了,“东头有一棵大树,枝干特粗,压在墙头,我爬树过去。”

赵寒烟说罢,就快步往哪头跑。

白玉堂伸手叫她都没来得及,只得追着赵寒烟到她所言地方。

赵寒烟仰头,发现压在墙头那根粗树枝已经被锯下去了。赵寒烟看着那截被锯断的树杈,此时此刻很郁闷。

“是谁这么坏,干得!”赵寒烟气道。

“我。”白玉堂在后应承道。

沉默片刻后,赵寒烟尴尬地回头,问白玉堂缘故。

“如你刚刚所言,那根树杈可供人攀爬出府入府,不安全,上月我便叫人给锯下去了。”白玉堂忍不住笑道,“早知道你要靠爬它出府,我必不会让人锯了。怪我,太坏。”

最后一句呼应了赵寒烟那声感叹。

赵寒烟红了脸,更觉不好意思,“其实锯得好,确实不安全,一旦这里就是细作偷偷出府的地方呢。”

赵寒烟说完这话,随即想到了一事,让白玉堂稍等。她急忙往厨房的方向跑去,请展昭安排两名最为可靠的衙差守门,并记录下这两日所有出入开封府的人员情况,出入人的性命和时间一定要写。

展昭应承,又问赵寒烟怎么跑得这么急,赵寒烟就把她刚刚窘况讲给他。

展昭笑,“你还真是心疼白兄弟,衣裳干净就不好意思踩了?其实他不计较,你更不该计较。不过我这正好有爬绳,这边带钩子的,你让宝兄弟先翻墙,找个地方固定住钩子,你在顺着绳子爬墙就是了。”

赵寒烟接过爬绳后,多洗赵寒烟,随后就按照此法出府,从墙头上翻下来之后,看着站在树边等带她,正对着她笑的白玉堂,心情更好了。

“接下来如何?”白玉堂问。

赵寒烟带着白玉堂就近买了两顶草帽,特意叫人加了黑纱。二人带着黑纱草帽去买了两匹马,便策马前往临城观。

紫烟观自出事之后,观内的道士们曾被押入开封府受审几日,随后就被放了。紫烟观被查封,有数名道士就近投奔了临城观,还有一些便不知去向了。二人此番就去临城观,询问道士们。

赵寒烟特意带了身县衙捕快的衣裳,要到的时候,找了处小树林更衣,然后就以县衙管理查人管理户籍的名义,将这些紫烟观的道士们召集在了一处。

“听说紫烟观自十年前就有了,你们当时可在?”赵寒烟问。

一共七个人,纷纷作答。七人之中在紫烟观呆最久只有三年半,多数都是近一两年才进观,而且他们都是因为听说紫烟观住的地方好,冬天能用上碳,有能顿顿吃到米饭,类似这种简单的理由才入观。

“那观内除了你们,有谁呆的时间比较长,四年以上?若有六年的最好,请定要告知姓名。”赵寒烟问他们道。

七个人摇了摇头,表示都没有听说。

“留时间最久的就是白云长老了,据说他在道观内呆了近十年,紫烟道长和他一起。期间好像是观内遇到过麻烦,饿得只能啃树皮,所以当时本来就小的道观,留的人本来就只有七八个,又因为饿,人都跑了,只剩下紫烟道长和白云长老。再后来就是我们这些新道士。”

赵寒烟询那位留在紫烟观三年半的郑道士,“这期间你观察紫烟道长,可曾长高没有?”

郑道士愣了愣,随即好笑叹道,“长高?道长都多大年纪了,哪还能长高!”

白玉堂立刻呵斥那道士安分些。

倒是看眼白玉堂,恍然想起什么,“这位官爷看起来好生眼熟。”

道士随即再观察赵寒烟,惊讶叹,“你们是开封——”

“嘘!”赵寒烟示意道士不要出声,“我们此来这般调查,便就是为避免声张,免去你们再走一趟开封府的麻烦。但若是你们自己宣扬,那就不客气了,这就带你们去开封府去喝今天茶。”

“别,可千万别,上次走一趟已然很折磨了。小道非常感谢二位为我的们着想,您二位有什么问题,我必定知无不答,还要恳请二位差爷高抬贵手,别再抓我们了。这好容易有个道观收留我们,若再去开封府大牢溜一圈,这边的道观只怕会嫌弃我们了。”

“正是思量了这些,我们才这样来。但若你们自己宣扬出去,可休怪我们请你回去了。”赵寒烟冷脸道。

道士吓得连连表示不敢,随即老老实实地继续回答赵寒烟的问题:“我头两年没怎么见过道长,道长经常闭关。而且每次见道长的时候,他都是坐在桌案之后,好像也注意不到道长身高如何。近两年道长的倒是偶尔走动在大家跟前,身高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假设紫烟道长是年纪最大丢失的孩子,当时十二岁,过了两年后,十四岁到紫烟观,怕是为了泄露身高缘故,所以经常闭关,再过两年到十六岁。今两年也就是十七八岁,身高差不多稳定了,而且经常见面,也却是未必能从肉眼上看出他的增高。

再问其余的六名道士,他们皆因为在紫烟观呆的年头比较短,知道的事情都不如刚刚的郑道士多。

二人出了道观后,白玉堂跟赵寒烟道:“又是个模糊的答案,似乎和你的推测相符,却又不算是‘铁证’。不过现在想想,还真是奇怪,我记得当时咱们在道观里的时候,便感慨过那道观里的道士们都很年轻。”

赵寒烟附和,随即想到什么,对白玉堂道:“道观里的人虽然换了,但紫烟观山下的百姓却不会都换,肯定多数都是老住户,必有具体了解紫烟观情况的香客或者百姓。”

白玉堂觉得赵寒烟这想法很对。

二人前往紫烟观附近村子询问状况。

“之前紫烟观出事的时候,开封府的人也在附近村子里大概打听过紫烟观的情况,却没问细致。”赵寒烟祈祷,“希望这次咱们真能问出点东西来。”

赵寒烟依旧穿着县衙的捕快衣裳,便在附近村子里询问。

一番打听下来,从村民口中大概得知一个差不多的情况。

十年前紫烟观就是个三四人的小道观,起初几年都没什么起色,还是六年前白云长老来了道观后,一点点有了起色,偶尔还有香客去观内上香。村东头的冯家夫妻六年前去上香过,为求子。他们夫妻二人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紫烟观道长并非是近几年的这位。当年的紫烟道长是个长脸头发半白的中年男子,后来这位虽然打扮和他相似,但她们夫妻都觉得是换了个人。不过却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两位道长是不是同一个人。

上一篇:红楼邢氏 下一篇:红楼之因果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