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王爷好粘人(98)

作者: 慕云秋 阅读记录

“我能理解他的忌惮,赵康,虽然你几次三番想要我性命,但我念在咱们血脉相连的情分上,不会和你计较。只是,希望你好自为之,若是你能安分度日,我保证你和你的家人此生平安,若是你不安分,不用二哥出手,我便要了你性命。”

“七弟,谢谢你,大哥死了,剩下的五弟、八弟,他们被我拖累,还请你多加照拂,饶他们一命,拜托你了。赵乾虽然忌惮你,却不敢动你,只有你能护住他们了。”赵康对着赵辰抱了抱拳。

“放心,连你都能饶了,何况是他们!”

“七弟,你下个月大婚,四哥怕是不能去道贺了,祝你新婚大喜,祝你和伊柔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大婚之喜

东元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成帝赵璟因病禅位, 将皇位提前传给了太子赵乾, 他成了东元朝第一个太上皇,即日起, 迁居南苑别宫。

禅位诏书由王莲成在朝堂上宣读,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宣读圣旨了, 宣读完禅位诏书,他就要归还自家, 颐养天年了。

王莲成清了清嗓子, 开始宣读诏书:“朕在位十九年, 幸得祖宗庇佑, 边境安定,国泰民安, 朕心甚慰。然天有不测风云, 朕身体每况愈下,处理朝堂大事深感力不从心。太子赵乾文韬武略, 爱民恤物,乃国之幸,民之福,故禅位于太子赵乾。另, 自朕起, 废除以人殉葬制度。”

还有一道颁给后宫的圣旨,没有在朝堂上颁布,那就是即日起, 凡诞下皇子的嫔妃,可随子生活,没有子嗣的嫔妃,留在宫内生活,未受宠幸的美人,赠金返家,婚嫁自由。

另外,除了贵妃刘莹自戕外,其余参与赵康一党谋反的颜宁妃、程康妃、宋敬妃、乔庄妃四人,被赐了白绫和毒酒。以上五妃,死后享有皇家哀荣,葬入妃陵。

贤妃几人,一听皇上让她们随着儿子生活,心中甚是难受,皇上这是抛弃她们,带着皇后娘娘走了。后转念一想,以前想见儿子并不是随时可以见,如今可以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为何还要难过呢?

顺妃只生了赵琼一个女儿,因为身子不好,一直再未承宠,如今,见那些有儿子的人可以出宫随儿子生活,她觉得失落,偷偷抹起了眼泪。

赵琼心疼自己的母妃,安慰她:“母妃,您不用难过,等我的长公主府修葺好了,您跟着我,我照顾您!”

“琼儿,母妃知道你孝顺,可哪有跟着出嫁的女儿生活的?驸马若是一大家子人,更是不妥。”

“那我就找个没有家人的驸马!”

“休要胡说,大不了母妃就留在宫内生活好了,实在不行,我就跟着太上皇和太后一起去别宫,太后说了,我若是愿意跟着他们,就收拾一下跟他们走。”

“母妃,您是糊涂了吗?父皇和母后如今好得很,您就不怕打扰他们吗?您看这样行吗,咱们娘俩先跟着父皇母后住在别宫,等我的公主府修好了,咱们再搬去公主府。”

正在坤宁宫收拾东西的周后,听到了成帝的决定,好大一会子没反应过来:“这就是您给我的惊喜?”

“是,你喜欢吗?”

周后没有回答,凭心而问,听到这个消息,她是很高兴,毕竟,丈夫只有自己一个女人,是每个女子的梦想。可是,其他的那些妃嫔呢?她们该如何度过后半生?

成帝像是看出了周后心中所想,“你就是太善良了,她们选择做妾,就意味着愿意接受这一切,何况,她们和她们的家人,也享受到了权势和富贵。”

“可是?”

“莫要可是了,就这样定了,过两日就是赵乾的登基大典和李钰的封后大典,我和你可是要出席的,不然,那些言官又要给赵乾制造麻烦了。”

“我听您的,只是,咱们搬去了别宫,再见太皇太后就不是那么方便了,乾儿毕竟差了一层,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最想见的,恐怕还是你这个儿子。”周后有些感触。

“这还不好办吗,实在不行,就让母后跟着咱们,别宫虽然条件差些,可是清净,到时候,让人开辟一块小菜园,咱们种上些蔬菜,你我做个农夫农妇,倒是别有一番趣味。”成帝憧憬着未来,面色平静。

“乾儿会答应吗?母后跟着咱们去别宫,乾儿脸上挂不住,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容不下自己的皇祖母。”周后担忧道。

“那就让母后偶尔来别宫小住,好了,咱们还是赶紧收拾一下搬走吧,赵乾住在乾清宫,可他的那些嫔妃还住在东宫,咱们要尽快地给他腾地方。”

太上皇赵璟和太后周妍,带着贴身服侍他们的太监宫女搬去了别宫,同去的还有暂时没有地方可去的顺太妃和长公主赵琼,除了太皇太后继续留在宫里,还有那两个没有子嗣的美人。其余的那些太妃,都搬去了自己儿子的王府。

于是,东元朝完成了皇权新旧交替,开启了东元朝的新时代,赵乾称景帝,太子妃李钰为皇后,皇贵妃、贵妃之位悬空,原东宫的妾室皆被立为妃,才人苏心月为贤妃,位列妃位之首。

***

今个是宣王赵辰迎娶户部郎中沈仕群长女沈伊柔的日子,早有虎贲将军带领护卫将沈府到宣王府的街道清扫干净,所经街道一尘不染。

沈家大门两侧悬挂了两只大红灯笼,大门上张贴了两个红彤彤的喜字。嫁女儿不大操大办,加上沈家的亲友也不多,就那几家从吴江过来的至亲,其余的都是一些沈仕群的同僚了。

刚到辰时,接亲的队伍就浩浩荡荡的到了沈府,八个身穿喜服的轿夫抬着八抬彩轿,前后几十个护卫,还有礼部的官员和随侍女官又二十几人,加上教坊司的乐手,一路上吹吹打打的过来了。

沈家居住的仙鹤街,头一次这么风光,左邻右舍也都出来观看,沈府的管家萧诚站在大门口迎接,有沈府几个年长的婆子,上来给围观的人派发喜饼喜果。

伊柔的小院,门上挂着红绸,几个婆子忙前忙后,宫里指派的全福人,已经给伊柔绞了面梳好妆,就等着上花轿了。内室站满了人,除了家里的女眷,还有和沈仕群.交好的同僚的妻女们。

女眷们对伊柔的嫁衣赞不绝口,那一身火红的大衫和霞帔,用的全是杭州织造局专为皇家大婚定制的衣料,用金银丝线精心绣制的龙凤花纹,更是活灵活现。

还有她头上象征亲王妃身份的九翟冠,更是华丽无比,前后饰珠牡丹花二朵、蕊头八个、翠叶三十六叶,两侧饰珠翠穰花鬓二朵,冠上有翠顶云一座,上饰珠九颗、珠翠云十一片,冠前部饰珠翠翟九个,皆口衔珠滴。

此刻的伊柔,宛若天人,一张娇俏的鹅蛋小脸,不施脂粉,眉心处的梅花花钿,犹如点睛之笔,为她的美丽平添了灵动和风情,她端坐在那里,在大红嫁衣的映衬下,艳若桃李,羞花闭月。

伊心不舍姐姐出嫁,这几天哭了好几次,眼下见姐姐风采逼人,伊心一双眼睛快不够用了,盯着姐姐出神,“姐姐,你真好看,姐夫真是好运气,能娶到姐姐。”

“二小姐也是美人坯子一个,看这巴掌大的小脸,还有那眉眼,越看越美。要说你们沈家人还真是生的好,不光爹娘和儿女个个是顶尖的容貌,就连家里的至亲都是异常美丽。”高义的妻子蓝氏笑道。

沈琴和杨柳母女,被蓝氏称赞,沈琴有些不好意思,杨柳却是骄傲地昂起了头。被赵辰吓唬过以后,杨柳也歇了攀高枝的心思,眼下,只想着能找大舅多要些嫁妆。

这时,只见萧氏红着眼圈过来了,女儿是爹娘的心头肉,出嫁就如割了爹娘的肉似的。

这些天,不光她偷偷地掉泪,就连自家相公也红了好几次眼眶,昨晚,她交代好女儿一些闺房事宜,回去的时候,就见相公在偷偷拭泪。

众人一见萧氏的模样,心情也低落起来,都是有女儿的人,都要经过这一关。于是,蓝氏便开口道:“咱们去前厅看看去,让沈夫人和女儿说会知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