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弃妇:带着萌娃好种田(119)

作者: 阿茹 阅读记录

“哎·······二弟,就因为一点小事咱们伤了一家人的和气,值得吗?”朱大牛做出一副很痛心的样子。

朱大牛说完,便出来了对怂朱大牛的人。

“大牛,你还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是不想分家,毕竟你和你媳妇儿干的活儿都没有二虎两口子多。你娘还偏心你。什么伤了和气啊,你娘怎么对二房的,咱们乡亲们可都是看在眼里。”有妇人站出来,冷笑着嘲讽了一句,反正不怕惹事儿,说话一点都不留情面。

其他的村民也跟着应和。“分了好,分了二房就不用天天受欺负了,大牛你孝顺,你以后就跟着你娘一起过就是了。拉着人家二虎干啥啊!”

“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亲兄弟都这么坑!”

朱大牛一时间被对怂的不知道怎么回应。一张脸被说的羞的红彤彤的。

这些人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要是再劝朱二虎不分家的话,估计会被骂脸皮厚。

于是便沉声,却眨了眨眼睛示意了一下朱老太。

朱老太冷着脸对朱二虎道,“你这个不孝顺的死孩子,你要是真的分家,那好,咱们朱家的东西,一样也别想分到。”

朱老太不过就是想要恐吓朱二虎罢了。毕竟真的一样东西都不给,那朱二虎和木兰带着几个孩子也根本没有办法活下去。

朱二虎皱了皱眉头。

朱老太见朱二虎不说话了,有些得意。

她就知道这么说会唬住朱二虎。

村民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开始为朱二虎打抱不平,“你这个老太婆哪能这样,再偏心,分家了也不至于一点东西都不分的吧。亏得二虎之前为朱家操劳的。”

“按规矩可不能这样,朱老太啊,你做人也不能太过分了!”

☆、第303章 如何分

“大儿子小儿子是儿子,二儿子难道就不是儿子了吗?这么做不是遭天谴啊~”

“……”

村民们叽叽喳喳的说着,让朱老太很没面子。朱老太对着围观的人骂了过去,“我们朱家的事情什么事情轮到外人来插手了,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呵呵,朱家婶子,您这话说的,我们也不是管闲事,纯粹就是看不过,你这样子,我看看以后还有谁敢和你这么不讲理的人结亲。你家老三还没成亲吧?孙子以后还得娶媳妇儿吧?孙女还需要嫁人吧?可别把自己的名声弄的不好了。”

被人这么一说,朱老太还真的有些吓到了。

在村子里,其他的不重要,名声还是很重要的。要是被人瞎传话,那以后朱家娶媳妇儿嫁女儿真的会麻烦。

朱老太皱了皱眉头,被这些多管闲事的逼的,如今不想分东西都得给朱二虎分一些了。

朱二虎开口道,“娘,我也不要多了,咱家的屋子,分给我一间就成,让我和兰儿还有几个孩子有个落脚的地方。家里一共有六亩水田,两亩旱地,给我一亩水田,半亩旱地,剩下的给大哥和三弟。”

这么算起来,朱二虎的东西并不多。要是真的分家平均算,分到的可不止这么多。

“朱家婶子,二虎要的也不多了,你总得给吧?”

朱老太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朱大牛,询问着朱大牛的意见。

这要求听着虽然是没有什么,可是细算的话,朱大牛还是觉得自己吃亏了。

“二弟,你也知道,三弟还在念书,一年学堂的花费可得二两银子。这钱没分家的时候咱们一起出的,要是分家了,你也得负担一半吧?”

朱大牛说完,有村民便喷了起来,“这分的田地你家老三也分了点吧,他这每年田地的收益是不是得分一点给二虎呢?还让二虎摊一半,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的吗?”

“就是,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的。”

朱大牛又被对怂的面红耳赤的,自己的如意算盘别人都不给他打的机会。

于是有人提议出来,“我看二虎分担三分之一就成,其实分了家,即便是不分担这个费用,也无可厚非。朱家婶子,要是二虎摊了这三分之一的钱,这家是不是就能够这么分了?”

“这······”

朱家老太太还是不知道怎么说,这些账自己也算计不来,而是看向了朱大牛。

朱大牛合计了一下,朱二虎能分担他三弟三分之一费用的话,那也成,另外的三分之一,他三弟分摊的田地每年的收成也够了。

这被村子里的人围观着分家,也不能太欺负了朱二虎。

其实仔细的想了想,若是等着他三弟成亲以后分家,那他能分到的田地可就没有这么多。

于是朱大牛点点头道,“那行,要是二弟能够分摊我三弟三分之一的学费,那就这么分了。”

朱二虎没有一口应下,而是先询问了木兰的意见。

☆、第304章 桃之夭夭

一亩水田,半亩旱地,还有三个孩子,没年还得负担六七百文的费用,以后的日子应该非常艰难。

木兰却点点头。

这些她都不怕,她和朱二虎都是勤奋的人,只要两个人努力,日子总能好好的过下去的。

要是以前的话,木兰还没有一点底气,现在自己也能够上街做生意,挣到钱,大不了她辛苦一些,多编制一些箩筐篮子拿出去卖。

“那好,大哥,娘,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以后娘跟着你们一起过,我们二房分出去。”

“还有,二弟,这娘的赡养费,你每年也得负担一些,多少看你的心意,但是总不能让我和三弟担着。”

“成!”

于是朱家的分家在村民的见证之下分好了。

赵芸儿在一旁也是舒了一口气。

表面上看,木兰和她男人分到的东西少,比较吃亏,可是木兰算是脱离了魔抓,也是比较庆幸的了。

只要勤快,肯动脑子,还就没有活不下去的。

对于木兰这个状况,赵芸儿是一点都不担心。

在朱家看完了热闹,已经十一点多,赵芸儿赶忙赶着小毛驴回到了家里。

豆豆和慕连风在屋子里坐着,慕连风在教豆豆功课。

赵芸儿买回来的几本书中有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和诗经。

这时,慕连风和豆豆讲解的是诗经。

赵芸儿到了站在门口,听见慕连风的嘴里面念出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赵芸儿对于这些古文并不是多了解,她小时候,爷爷比较喜欢古典文学,在她的耳边念叨过一些。

虽然听不懂这首诗的意思,赵芸儿却一下子喜欢上了,就是觉得写的很美。

豆豆才三岁,自然更不懂得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声音软萌的问起来了,“爹爹,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啊,豆豆听不懂。”

慕连风宠溺的摸了摸豆豆头,“你还小,听不懂是正常的,等你长大了就懂了,不过现在爹爹倒是很喜欢这首诗。”

豆豆有些不懂,“爹爹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因为这首诗的意境·······”慕连风道。

他一边再默念了一边这首诗,一边想象着赵芸儿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桃花,美的不可方物。等着哪一天,这个如同桃花瓣明媚的女子能够嫁给他,成为他的妻子。

以前没有喜欢的女人时,都没能体会出来这首诗的美。

“是什么意境啊?”赵芸儿走进来,笑着问道,倒是也想听听慕连风怎么说。

慕连风微微一怔,随后嘴角便挑起来了一抹笑容。美的让人呼吸一窒。

“没什么,意境这东西,说不出来,只能自己体会。”慕连风道,却没说出自己想到的正是赵芸儿。

赵芸儿微微一笑,没有继续在追问,因为她自己也知道,意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中国的古代文化还真是了不得,赵芸儿突然也想和豆豆一样,跟着慕连风的后面,将这些传统古诗词再好好的学学。

上一篇:请按套路出牌 下一篇:每天都想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