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143)+番外

所以这次赵璨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并不需要他的这种帮助,自然也就间接洗刷掉了利用他的罪名。

这本来是好事。可是对平安来说,又不那么好了。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平安始终觉得,当初自己跟赵璨那短暂的亲密关系是一段错误。所以他飞快的就将自己的态度给调整了,毕竟两个人既然不能在一起,黏黏糊糊就没有意义了。

可这一切其实都是基于他原本对赵璨的认识。赵璨跟他是截然不同的人,所作所为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这样的人当然没办法在一起,所以平安十分顺利的说服了自己。

但如果赵璨不是他本来以为的那个赵璨了呢?

如果赵璨改正了那些错误,如果找参谋不再是不择手段谁都能够利用,如果赵璨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呢?

就像赵璨说的那样,并不是他想做错,只是没有人教过他,所以他分不清对错,只是下意识的选择对自己好的方式。但他已经改变了。

赵璨不是他以为的那种罔顾他人意愿,以玩弄人心为乐的人。那只是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的生存手段。平安有什么资格说不对呢?何况他现在还改掉了。

如果赵璨本身是个值得他去爱的人,他还能理直气壮的告诉自己,当初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错误吗?

平安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赵璨。

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惭愧。在这方面,他是比不上赵璨的,分明两个人都说过绝情的话,但赵璨总是先服软,主动来找他,比他更放不下。以前平安觉得这是黏黏糊糊不干脆,现在却觉得那也许正是因为赵璨顾念旧情。

念旧的人总不会太坏。因为他们心底总有柔软之处。

这么想在,平安就再也生不出要将赵璨远远推开的念头了。

但是理智又清楚明白的知道,即便赵璨很好,并没有错误,但他们之间还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有最根本的问题:没有未来。

连将来都没有,又谈什么坚持呢?

最后想来想去,平安觉得暂时远离赵璨,让彼此都冷静一下,也许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就淡了。——反正、反正赵璨现在其实根本也不需要他这个盟友,即便没有他帮忙,也能够达成目标。

平安原本是不打算离开京城的,秦州的事情交给赵璨,他没有不放心的,自己留在京城这边,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但现在,平安决定亲自去一趟秦州。

想通之后,平安便去找有泰,问他,“你想不想离开京城?”

“什么?”有泰十分吃惊,“咱们离开京城,能去哪儿?”

“去西北。”平安说,“那边正在打仗,你害怕吗?”

“为什么要去那里?”有泰并没有中平安的激将法,反而继续执着的追问。所以有时候老实人反而没有那么好骗。

平安说,“我们不去信州前线,去秦州,打仗估计打不到那里来。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去做什么?”

“打仗总需要更多的弓箭,所以朝廷会在那边建立一个军器厂,专门生产箭支。”平安说,“弓箭司会划拨一部分人过去。你想去吗?还是想留在宫里?”

“你也去?”有泰立刻问。虽然他没听说这个消息,但平安这样说,他并没有怀疑。

平安点头,“当然。”

有泰便毫不犹豫的道,“那我跟你一起去。”

平安弯了弯唇,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虽然理智上能够想清楚这些问题,并且做出选择,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心情不会低落。不过他本来不是儿女情长的人,又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了。

赵璨不管这件事,平安索性便让张东远替自己将这份计划递了上去。时间不等人,所以平安也不想跟兵仗局上头的人扯皮,直接走上层路线。只要皇帝同意,这事便能成了。至于衡量利弊的事,跟他没什么关系。

张东远见到平安,也十分高兴。不等平安开口,便主动道,“我正要去找你呢!之前你给我的那份计划,总算是有点儿眉目了。”

平安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农作物品种改良的事。当初交给张东远之后,他就把这件事放下,这段时间脑子里都是弓箭,还真给忘记得差不多了。想想也过去了一年多,有点儿进展是正常的。

他便问道,“有结果了?今年还没到收成的时候吧?”

“是还没到,我要说的不是产量。”张东远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入夏以来京畿地区几乎没下过雨,许多地方的庄稼都枯死了。我原本正着急,却没想到下头的人回报,说是有一块地里的庄稼竟然没有枯死!若是能培育出抗旱的种子来,往后岂不是都不必担心大旱了?”

单是靠天吃饭的话,真正风调雨顺的年成是不存在的。而且还分地域,江南一带多雨水,时常有洪涝灾害,北方就比较容易大旱。若是能够培育出抗旱的庄稼,即便产量跟从前一样,甚至略低些,都将能够大大的降低朝廷的压力。毕竟朝廷几乎每年都要赈灾免税,这部分开销节省下来,将十分可观。

……居然让他误打误撞将抗旱品种给弄出来了,平安也有些意外。不过也是今年大旱,否则的话他还真没想起来还能顺便把这个给弄出来,毕竟到了后世,除非客观环境就是没有水,比如沙漠附近,否则有水利设施在,总不会旱太久,实在不行还能人工降雨呢。

但是仔细想想,确实是比提高产量更为简单也更为迫切的成果。于是他笑着对张东远道,“那就恭喜张总管了,不过还得再种几季,确定的确是能够抗旱才行。”

“这个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张东远有了好消息,整个人都十分精神,“都是托你的福啊。”

“别这么说,我不过动动嘴皮子,这些事都是你操办的,实至名归。”平安道,“我这里也有一件事,要请张总管帮忙。”

与其将一份功劳推来推去,不如进入正题,正好让张东远把这个人情给还掉。

果然张东远立刻道,“什么事?你只管说。”

“是这样的……”平安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当然了,只是建立秦州弓箭厂的计划。

张东远跟在皇帝身边,连奏折都能帮着批阅,国家大事自然多少都知道些。听罢沉吟片刻,便觉得十分可行,“这个想法倒是别出机杼。若是所有的武器装备都能在边疆做出来,倒不必费那么多功夫运过去了。”

平安摇头,“边疆毕竟不太平,万一被戎人发现,举兵来攻就糟糕了。所以只能设置在秦州,而且是不那么重要的弓箭厂。”并且只生产箭支,因为箭头上使用的铁,相对铁弓来说,需要的锻造工艺不是那么复杂。那种核心工艺,都是要绝对保密的。

——大楚朝廷默许商人私底下向草原部落走私那些专门用以享乐的物资比如丝绸茶叶之类,以及一些仁义礼智教化方面的书籍。唯有盐铁是绝对禁止走私的,一旦抓到就是死刑。一个关系到民生,一个关系到国力,十分紧要。

至于工匠和工艺方面的书,也是绝对要藏好捂紧的。

张东远见平安连这些都考虑到了,可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便点头道,“你考虑得十分周全,既如此,等陛下有空了,我就替你送上去。”

这段时间为了出征的事,朝堂上简直吵翻了天,皇帝自然也不清闲。

不过平安这是明晃晃支持皇帝的态度,而且切实的解决了军备运输的问题,所以张东远觉得肯定能成。

“这件事要快。”平安提醒张东远。现在已经七月了,等到八月庄稼成熟,便是戎人进入大楚打草谷的时间。从前没事他们每年也要来这么一遭儿,何况今年草原的情况不容乐观。

所以到时候战事肯定是一触即发,这些准备工作,自然也是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