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妃入江湖少年家(35)

作者: 夜话书生 阅读记录

自从她带上面具,皇上一连几天没来翊坤宫,为此,她小小轻松了一番,那一天夜里,宴喜儿火急火燎地带回消息,说皇上又歇在了漪澜宫,她决定再去配殿里的密道一探究竟。于是赶走宴喜儿,留着书舞把风。

书舞把蜡烛递给她的时候,仍旧念叨了一句:“咱们什么时候找雅妃报仇?”自从进宫后,这句话她几乎每天念三遍,年无忧早就听烦了,随口敷衍道:“再等等。”

某个时候看着他们,觉得宴喜儿和书舞真是一对活宝,一个催着她报仇,一个催着她邀宠,比她自己都积极。

年无忧跳进密道,拿着烛台一路向前,来到分叉口的时候,也懒得拐弯,一径往前走去,走着走着,渐渐能清晰地听到脚步的回音,就像好几个人跟在她身后似的,这条路的尽头是一扇铁门,她试着推了推,判断这门至少有一千斤重。换了其他人恐怕要前功尽弃,但是谁叫她是年无忧呢,这扇门似乎注定由她打开。

凝聚真心,掌心开始发烫,她把手贴在铁门上,然后用脚轻轻一踢,门就像被风吹开一样,缓缓地开了。

正要进去,一团东西忽然从脚下跑过去,年无忧回头,拿蜡烛往最远的地方一照,却只来得及捕捉到一个虚影,看着像是老鼠!可是当她捧着烛台,进到铁门之后时,她便不这么认为了。

蜡烛被一阵没来由的风熄灭。

漆黑一片中,她似乎摸到了什么坚硬却富有弹性的东西,好像是人的肌肉,但是站在她面前的绝对不是一个人。

年无忧气凝指间,用真气点燃蜡烛,灯光亮起的那一刻,她终于看清了眼前的东西,也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七十三章 彼岸无涯

此时此刻,她正站在一朵硕大的食人花的血盆大口之前。

它是是想吃她的,但同时又惧怕她的力量。

为了方便观察,也为了避开它的大嘴里喷出的古怪气味,她退后了两步。

蜡烛在铁墙上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那便是它那硕大如舟的花瓣的影子,其实它很美,鲜红的花瓣收拢在一起,带着种含苞欲放的美态,但是它那藏在花蕊中吞噬活物的血盆大口却是张开的,那样的血腥野性。

方才他在黑暗中摸到的就是它的花瓣,有着人类肌肉一样的质感。真是太美了!年无忧不由赞叹。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某一处,还生长着食人花,但是绝不会有这种花,这不应该也不可以。

它叫“彼岸无涯”,千月阁中的《志怪记》中也没有记载,但是碧潮山山顶就有生长着这种花,有的四季不败,有的一夜枯萎,说不出缘由,它们会吞噬附近的活物,但是不吃也饿不死。

师傅告诉她,它们的名字叫彼岸无涯,严格来讲,不能把她们归为食人花一类,甚至不能称它们为花,花有花期,但它们没有,关于它们的来历只有一个悲伤的传说。

故事开始于一个来自九天的少女,她因为爱上地上的凡人,愿意堕入红尘,受尽轮回之苦,经过一千次轮回之后,带着重复的记忆活到那一世的二十岁时,她终于遇上了心爱的男子,他们成亲了,可是人心易变,那男子终究还是喜欢了别人。少女日日夜夜地垂泪,终于令神动容,将她变成一株开在遥远的彼岸的花朵,并且警告她,不能再让那个男子触碰她。她同意了,在水边孤独的盛放,一等便等了一千年,一千年之后,他终于出现在彼岸。

对男子而言,开在彼岸的花是他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求而不得的美丽,于是他坚持不懈地跋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目光和身心始终追随着她。

她终于被被感动,轻轻地折落枝头,随着流水飘到他的手中。

当他捡起她的那一刻,她只想和他说说话,没想到一张嘴却把他给吞了下去。之后,她随手漂流,悲伤地流泪,泪水变成了种子,种子洒落,开出的花便称作彼岸无涯。

师傅告诉她,彼岸无涯的意味着占有与伤害之爱。

其实到现在,她也并不完全理解,但她知道,这种花只能生在千月门,生在尘世便要归入妖物一类,而且就算在千月门,也没有这样庞硕的花型。

看这体型,应该已经开了上百年。

年无忧拿蜡烛仔细照了照,发现花的底部有鲜绿色的藤蔓生出,它们向四周蔓延,沿着铁墙攀附而上,深深地扎进墙内。年无忧揉了揉眼睛,确定没有自己看错,是的,这些藤蔓竟然扎透了玄铁,另一头不知道往里哪里延伸。

突然之间,好像有人踩了她的脚,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藤蔓正在悄悄往铁门外伸去。

那是少女的手,想去找她的心上人吗?

年无忧皱皱眉,以手作刀,用力一斩。藤蔓变成两截,一截缩了回去,另外一截嗖地往门外蹿走,速度很快,年无忧本来能追上的,但是头上忽然嗡嗡嗡的叩击声,这是书舞的暗号。

年无忧只得把铁门重新关上,然后满腹心事地走出密道。

皇帝又来了!真烦!

第七十四章 皇帝起疑

年无忧拍掉身上的灰尘,书舞伸帕子过来,要为她擦汗,她摆摆手说不用,她是不介意熏到他的。

“皇上不是去漪澜宫了吗?”

“和上次一样,来翊坤宫路上突然飘起雨来,正巧走到漪澜宫门口,朕就进去坐了坐。”

年无忧打了个哈欠,心不在焉地问:“那么皇上什么时候回去休息呢?”

“你是在赶朕走?”

年无忧心不在焉地点头,一门心思扑在密道里的食人花上:“啊,皇上说什么?”过了好一会让,她才回过神。

皇帝盯着她的脸看了一会儿,绷紧的脸色轻松了些:“年羹尧训练不错,你的容貌和年无忧没有半点相像,但是某些小动作却模仿得很细致,带着面具,宫里人绝对认不出来。”

“谢谢夸奖。”

“朕有一件事想问你。”他的表情又认真起来。

“皇上请说。”

“雅妃是你找回来的?”

“是。”

“你找到她的时候,可有发生什么事?”

年无忧想起隔着窗户纸看到的那一幕,眼珠子转了转问:“皇上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朕决定册立一个贵妃,帮皇后协理六宫,本来是要晋雅妃的位分,但是朕听到一些不光彩的传闻,想找你问个清楚。”皇帝笑着看向她,“朕相信你,把你看到的告诉朕。”他的目光充满真诚,最融化铁石心肠,可是她的心里和脑子里同时响着另一个声音在不断提醒她不要去相信这个人。

年无忧笑笑:“那天臣妾去救雅妃,幸好有年将军相助,所以一切都很顺利,什么都没发生。”

皇帝愣了一愣,有些不解,却依然笑问:“这么说,你支持雅妃晋位,你想清楚,她一旦当上贵妃,地位便在你之上,以后你见了她,都要行礼问安。”

她敢!年无忧在心底冷哼,脸上露出不以为意地笑容:“要我看,论资历轮能力,雅妃都当得起这位分。”

但是这回答似乎并没有让皇帝满意,他板着一张脸走了。

君心似井,可惜啊,她到底懒得去量一量深浅。

皇帝一离开,宴喜儿便上赶着来烦她。

“娘娘,您想想,皇上为什么单单找你不找别人,您背后又有年大人撑腰,只要再使把劲儿,贵妃之位很有可能就是你的,多好的机会啊,你怎么能往外推呢?”说着没大没小地抓住了她的衣服,被她一眼瞪了回去。

“要去你自己去!”

宴喜儿一时语塞,识趣地退下。可是后来,书舞又来了。

“娘娘,你说留着雅妃有用,所以报仇的事咱们就先放到一边,可是我无法理解,你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她登上贵妃宝座,还要帮她一把。”

年无忧想着密道里的东西,几乎一个头两个大,又被宴喜儿烦了一通,现在满肚子牢骚,再也压不住冲着书舞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