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宅小闺秀(卷一+卷二+卷三)(94)

作者: 南罗 阅读记录

夜深人静,杜将军府嘉熙堂中,十分冷寂,满天的星光照在院中才刚修剪好的花木上,隐约可见焕然一新的花木上积着薄薄的一层冷气。

杜府荒废一个月,里头的花草却疯长旺盛,嘉熙堂的花草自来是由闫婆子照看的,闫婆子前些日子去了别的府中谋出路,见杜府起势,又求着亲家凌嬷嬷回府谋了这差事。

院子守门的婆子正昏昏欲睡,见到院门外头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忙醒了神,便听到外头有人喊道:「我是紫依,嬷嬷开个门,我家小娘子过来找老夫人。」

婆子一边麻利地开门,一边笑道:「小娘子这时候还出来呢,外头露水重呢。」

紫依左手提着一盏琉璃灯,右手从荷包里掏出十枚大钱,笑道:「嬷嬷拿着明早买个馍馍吃。」

婆子忙推着拒绝,还是拗不过紫依。

看着两人进去,婆子心间也暖融融的,言小娘子自幼就是热心肠,平日里她们这些老家伙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好心地让她身边的姑娘或是送药或是送钱。

今儿个竟还为了外头收回来的一个小丫鬟,惊动了宫中的贵人,李公公带着四位太医上门找阿宝的时候,老爷和老夫人都还在鼓里,还是紫依回来拿东西,才知道人在柏郎中那里,李公公又带着太医去了柏郎中处。

婆子摸了摸手里尚还冰凉的十个实实在在的铜板,暗道,怪不得闫婆子那老家伙哭着嚷着求凌嬷嬷让她回来,这等善厚的主人家,满京城里也再难找到一个。

今儿个外头一番动静,惊动了宫中,李公公带人来了府中,想瞒着二老也瞒不住,此时两人都还未睡,一直等着杜恒言回来。

二老此时一个看书,一个在纳着鞋底,都有些心不在焉,忽地听珠帘晃动,听到门口的丫鬟在唤着——

「见过小娘子!」

两人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儿,都朝珠帘看过来,便见到早上出门时,鲜嫩得像一颗草叶上晶莹的露珠一般的孙女,这时候小脸皱着,眼睛下面一圈紫黑。

元氏先心疼了起来,搂过杜恒言,皱眉问道:「怎地好好地会中了毒,你和慕俞可都让太医看过了?」

杜恒言宽慰道:「阿婆,都看过了,阿宝也解了毒,都没事儿,您啊,可得宽心,今儿个太晚了,不然慕俞肯定要跟着我回府见您二老的。」

杜太初已经想了一天,「言儿,你爹爹说此事是肃王府所为,下半晌去了一趟宫中,现在还未回来,你说,这一次真的又是肃王府吗?」

杜恒言默然点头,与其说是肃王府,不若说是杜婉词与肃王府一起做的,见阿婆面上随即起了愤色,怕她气得胸口不舒服,忙给她揉道:「阿婆,您别气,都没事呢!」

元氏张口准备说什麽,见杜恒言担忧地看着她,又忍了回去,捏着杜恒言柔软的手直叹气。

杜恒言想哄老人家开心,微垂着眸子,半含羞地道:「阿婆,慕俞今儿个说,要派冰人上门来商讨婚期,您、您看,合不合适?」

元氏果然露出笑颜,「傻囡囡,我和你阿翁一早便选着日子了,就等着他家来请期。」

之前他们将日子选在了下半年,届时秋高气爽,阿言出嫁的时候不会太热,在花轿里也不会闷着,她前些日子还听阿凌说,汴河大街上有一家的闺女去年七月出嫁,险些闷死在花轿里,人倒下的时候,轿子一晃,喜娘奇怪地掀起一角帘儿看了才知道。

今日老头说,怕婉词入东宫後仍然记恨阿言,在她的亲事上动手脚,是以准备早些将阿言嫁出去。

再者,她和老头经历抄家一事,精力越来越不济,呈砚若是外出云游,他们怕是护不住阿言了。

「阿言,我们准备让你在婉婉之前出嫁,你可会觉得太仓促?」杜太初沉声问道。

杜恒言确实有些愣然,赵国自来讲究长幼有序,一般次子、次女都会在长子、长女後头出嫁,若是次子定了婚期,一定会紧赶着在这之前替长子娶妻。

虽然她不是杜家的孩子,但是她的名字还写在杜家的族谱上。

先前阿翁、阿婆的意思,是不准备让她和杜婉词挣这个长幼的名分,也有让她退一步的意思,让婉词心气儿平顺些,日後成了太子妃不会再和自个儿计较。

眼下这般,阿翁、阿婆俨然是不为婉词的面儿考虑了,若她真的是杜家的女儿,自是不会退让,可她毕竟只是杜家的养女,杜婉词才是爹爹亲生的女儿。

杜恒言犹疑道:「阿翁、阿婆,婉婉毕竟是要嫁入东宫……」

话未说完,杜太初摇手打断了她,「言儿,她怎样,和你、和我们都没有关系,我和你阿婆现在想凭着这张老脸,让她对你和阿文动手时有所顾忌。」

杜家这些年来,待她母女两人已经仁至义尽了。

杜恒言见阿翁显然不是临时起意,便不再多劝,应道:「阿言但凭阿翁、阿婆和爹爹作主。」

元氏见她这会儿又毫不忸怩地应下,不由拿了帕子掩住了笑意,怕阿言姑娘家面薄,便忍住没有打趣。

这麽一会儿,凌嬷嬷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过来,面条上面还撒了碎碎的一层粉红色肉末。

元氏笑道:「馋猫儿,累了一天,也不知道你在外面吃了没有,我吩咐厨房用高汤煮的,撇了三回油,趁热吃了回去睡一觉。」

杜恒言眼圈微红地应了,接过凌嬷嬷递过来的银箸。

即便知道她不是杜家的孩子,阿翁、阿婆待她还是和往昔一样,处处为她打算谋划,令她感动得无以复加。

第二章

第二日一早,杜恒言还睡得昏沉沉的,尚没有醒来。

紫依匆忙忙地过来喊她,「主子,太子殿下来了。」

杜恒言昨日累得很,迷糊糊的,眼睛睁不开,含糊地问道:「殿下来做什麽?」

「殿下带了陛下的旨意和宫中的赏赐。」紫依一想到在院子里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箱子,有些回不过神来。

听说太子过来,杜恒言自然放松了警惕,不知道为什麽,她并不怕这位太子殿下,在她的印象里,太子殿下自幼是个仁厚的主儿,虽然有时有些不着调。

即便如此,她还是快速地起身梳洗,换了衣裳。

等她到前院的时候,院里头已经跪了许多人。

赵元益拿着明黄的圣旨,见她过来,垂了眸子道:「人既齐了,本殿下便宣旨了。」然後扬声恭敬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怀化大将军杜呈砚之女杜婉词温良敦厚,嘉言懿行,朕与贵妃躬闻之甚悦。特封为福宁县主,赏金十两,赐五翟冠一顶,宜令所司,择日册命。」

赵元益念完,收了圣旨递给杜婉词道:「婉婉,接旨吧。」

杜婉词眉目不动地双手举到头顶,捧过圣旨。

赵元益看她一双笼烟眉,似蹙非蹙,移开了眼,看了一眼杜恒言挺直的脊背,对着杜呈砚道:「杜将军,旨意既已宣读,本宫便先回宫了,杜将军前些日子受了连累,这些日子在家中好好休养生息。」

杜呈砚带着杜家众人恭敬地送赵元益出门,回身再望向面无表情的杜婉词,心里微微一叹。婉婉,为父为你争取的,希望你切莫辜负了为父的一番苦心。

婉婉和恒言这些年来一直偶有不和,他是知道的,可这回婉婉却是动了杀念,他昨夜与陛下长谈,力言婉婉是年少妄为,本性并不坏,希望陛下能够再给她一个机会。婉婉许是不知道,陛下宠幸的杨淑仪与恒言的渊源,前一步给恒言身边的人下毒,後一步便是恒言了,杨淑仪怎会容忍她?

以杨淑仪在宫中与沈贵妃的关系,怕是已经在沈贵妃跟前上了眼药,他能够劝住陛下这边,对旁的人却是无能为力,毕竟现在对外而言,他不过是一个挂名的将军,没有任何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