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宅小闺秀(卷一+卷二+卷三)(81)

作者: 南罗 阅读记录

杜恒言沉默。爹爹已经和赵萱儿和离,她曾经挂在赵萱儿名下的事,也做不得数了。

杜婉词温声答道:「娘亲身子安康,一直十分挂念姨母。」

厅中众家女眷都盯着中央的杜婉词和杜恒言看,杜家接连出事,最近杜恒言的身世被传的十分热闹,众人都想知道,未来的太子妃和这一位名义上不知是姐姐还是妹妹的杜恒言,到底处的怎样?

坐在长公主下手的卫敏放了手中的茶盏,笑道:「长公主,这春光正烂漫,不若让这些小娘子们出去转转,也好让我们好好说一会儿话,我望着她们鲜花一样的年纪,想到光阴真骇人,以前我们还是和她们一般大的年纪呢。」

厅中一位夫人接言道:「可不是,我自从进了李家,这么些年脚印都在后宅里打转,公主说的扬州风景,我怕是一辈子都望不见。」

庆阳长公主见卫氏有意替杜家两位小娘子解围,想到传闻张家小子看中了杜恒言,望着卫氏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见卫氏对她眨眼,心下了然,可是今个,她自个有事要做。

长公主侧首,对一旁的嬷嬷道:「去将我从扬州带回来的礼物拿过来。」

不一会儿嬷嬷便托着两个一尺来长的漆花锦盒出来,长公主道:「在扬州看见小娘子们都喜欢以扇遮面,你们拿着玩吧!」

一把六菱水墨团扇,一把牡丹薄纱菱扇,安安静静地躺在铺着丝绒的锦盒里,十分精贵的模样。

一旁的杜婉词蓦地脸上滚烫,像七月傍晚天空中的火烧云一般。

刚刚被宫女引着进来的陈语冰在看清锦盒里的东西时,脑子一时顿住,扇子,两把扇子。

大厅里刹时静寂了下来,便是卫氏都怔住了,秋扇见捐,也喻弃妇,放在和离不过几日的杜呈砚与赵萱儿的女儿跟前,羞辱的含义再明显不过。

杜婉词再好的仪态,在有人当面羞辱她娘亲的时候,也难以镇定,拢在袖子里的手微微发抖,望着面前的两只锦盒,抿了唇,微垂的眸子里泛着冷森森的寒意。

杜恒言却有些不耻庆阳长公主的所为。他爹爹和赵萱儿走到如今这一步,和离是双方的解脱,即便赵萱儿是她的仇人,她也不觉得,用这种方式来侮辱赵萱儿和杜婉词会有多解气,何况,庆阳长公主这两把扇子是将她一起纳在内的。

赵萱儿受再大的屈辱,和她杜恒言都没有关系,可是眼下,庆阳长公主却是要以羞辱赵萱儿来羞辱她们。

今日她和杜婉词若是收下了这两把扇子,杜家在权贵中,却是再也抬不起头了。

「回禀长公主殿下,我爹爹不会允许我们将这般名贵的礼物收进囊中,多谢长公主殿下的美意,我们姐妹二人福薄承受不住。」杜恒言的声音轻轻浅浅,可是落在静寂的大厅中仿佛掷地有声一般,微微震荡了各家女眷的耳膜。

杜婉词侧头看了一眼依旧低垂着头,却十分镇定自若的杜恒言,心上一荡,立即涌出几分羞愧,忙跟着附和道:「恒言所言极是,臣女多谢长公主殿下美意,臣女二人却是无福消受。」

庆阳长公主面上淡漠,一双美眸中闪过凛冽,望向杜恒言和杜婉词的眼,丝毫没有温度。

一旁的嬷嬷观主子神色,立即上前一步冷声道:「大胆,长者赐,不可辞,杜家两位小娘子连这点礼仪都不懂吗?」

杜恒言心中暗骂了一声:「狗仗人势!」

杜婉词挺直了脊背,不语。

空气安静的,约莫是连松针掉地也能听见了,杜恒言跪着的膝盖有些发麻,「我爹爹半生戎装,征战沙场,恒言虽为女儿身,不能金戈铁马远赴边疆,亦知道要保全杜家的声名,请长公主收回成命!」

杜恒言不耐烦再陪着这位跋扈的公主说些似是而非的话,直接将事情挑明了。

长公主微微挑眉,慵懒地道:「哦,我若是坚持呢?」

这个女娃倒比赵萱儿的女儿胆子大些。想来其母定然也是一个不一般的女子,怪道杜呈砚当年那般抗拒娶赵萱儿。

杜恒言心下一嗤,面上依旧十分恭敬地道:「长公主殿下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杜恒言并不觉得长公主会愿意落下一个欺凌小辈的名声,再者,赵元益今个也在,真闹大了,赵元益不会放着他的太子妃不管。

长公主一双丹凤眼看了身旁的嬷嬷一眼,只见那嬷嬷立即请罪道:「是老奴忘事,拿错了东西,还请两位小娘子稍等。」

不一会儿,又托来两个朱红匣子,一只白玉八仙纹手镯,一只白玉雕绞丝纹手镯,底下衬着紫色的丝绒,越显莹润。

长公主端了茶盏,翻了翻茶盖,浅浅笑道:「本宫刚回京城,忙乱的诸事未理,一时考虑不周,倒把你两吓得,行了,出去后园儿里玩儿吧!」

杜恒言和杜婉词恭声谢过,缓缓地起身,退了出去。

外头的日光耀的人眼晕,杜婉词一个踉跄,险些绊倒在地,被翠微一把扶住,「主子?」

杜婉词轻轻摇头:「无事。」她自个却知晓,后背已经汗湿了一片,幸亏是三月末的天,穿的还多些。

不知什么时候来的李菁一下子拽住了杜恒言的袖子,「阿言,我都给你吓死了!」

杜恒言捏了她敷了面脂的脸,笑道:「有什么好怕的?」

二人正笑闹着,杜婉词斜了身子过来,轻声道:「阿言,谢谢。」

杜恒言睇了一眼,漠声道:「我只是不想爹爹被人做筏子,与你无关。」

杜婉词顿时一噎,未出口的谢词都吞了回去。

李菁拉着杜恒言去东边的水榭去玩,留下杜婉词站在原地。

李菁儿悄声道:「我看她刚才十分感激你的模样,你干嘛不受了,她这便算欠你的了。」

「什么欠不欠的,有些人,大概天生就不会感恩,也不会觉得亏欠别人什么,她说谢我,便是真的谢我了?我是不信的。」

杜家出事后,这是她和杜婉词第一次一起赴宴,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明着暗着观察她们,杜婉词想凭一句「谢谢」就让她陪着演一码姊妹情深的戏?她还真的不准备这般廉价出卖自个。

第三十九章

刚才在里头,不仅关乎着杜婉词,更关乎着杜家,她不能让人家认为,一代名将杜呈砚的女儿都是弱骨头。

李菁见杜恒言这般说,深以为然,杜婉词又不是小绵羊,自来善于利用人,她以前和陈语冰几个,哪个不以杜婉词马首是瞻,最后呢,她爹爹参了肃王一本,杜婉词便立即调转枪头,派人欺辱她。

「阿言,她并不如看着那般无害,你要小心一点,你今个喊我来,是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我就怕我今个要是出了意外,连个救我的人都没有,有你在,我心里踏实一点,至少我不见了,总还有人急着不是。」杜恒言故作轻松地道。

二人临水而坐,望着湖里头粼粼波光下游来游去的锦鳞,李菁挽了杜恒言的胳膊,轻轻倚在杜恒言的臂膀上,「阿言,我觉得认识你真好。」

在她最无助的时候,阿言不计前嫌地劝解她,她探究关于沈夫子的隐秘,差点行差踏错的时候,也是阿言拉住了她,她从来不知道,原来女子也可以有这样的挚友,互相依靠,互相信任,互相点拨。

杜恒言也没想过,在赵国还会真心实意地交朋友,可能是上一次李菁竟然会站出来求书院的夫子联名上书替杜家家眷求情,真的太出乎她的意料,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这个时空的女孩儿的一片丹心。

忽地杜恒言直觉腰上猛地灌了大力过来,忙往后边一闪,却刚刚准备挪,便背上受了一鞭子,疼的她脑子一木,尚不及回头,左边的李菁忽地失声抓住了她,二人竟是一起从水榭的栏杆里头翻了出去。

旁边的人只听「砰」一声,湖面炸开了好大的一圈圈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