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刀(93)

作者: 梁白开 阅读记录

付九一张老脸红了白、白了青,许久才甩下一声咒骂,先行出去了。阿笙冷笑,拄杖跟上,只听传志在身后认真道:“阿笙说的是,等落梅庄事了,我们便去拜祭你爹娘可好?”

付九一个踉跄,差点自楼梯上跌下去。

阿笙春风得意,微微笑了。不能以牙还牙,便让他不痛快。

方家灵堂设在后园,付九带路,传志两人随后。走得没几步,便见一处临湖水榭中十数个形貌各异的人乒乒乓乓缠斗在一起,打得正热闹。有个少女在旁劝架,却束手无策,急得大汗淋漓,遥见传志三人,忙高声喊着帮忙。付九不予理睬,传志看那少女泫然欲泣,心下不忍,又见榭中有个熟悉的人,便纵身掠入水榭中。

他轻功甚好,在小小水榭中左移右挪,左手运掌,右手抽刀,先将几个武功低微的拉扯开来,实在分不开的,便拎起衣襟、提起后领甩开丈许抛至道上。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引得远处的英雄们齐声喝彩,都向此处涌来。

顷刻间榭中便只余四人,俱是高手,传志不敢托大妄拦,站在一侧凝神留意战局。当中一个边打边笑,朗声道:“小传志这收发自如的功夫练得愈发好了!”

传志无奈,见那劝架的少女目光灼灼瞧着自己,硬着头皮喊道:“常兄弟,你们别打了!再打下去,这、这……要把他惹哭的,这亭子也要给你们打坏了……”

水榭旁众人轰然大笑,都没了打架的兴致,打量着传志窃窃私语。常不逊亦哈哈大笑,对手那人却阴沉着脸持刀刺来,骂道:“有功夫啰唣,小心脑袋!”这人一张枯瘦面颊,脸色蜡黄,身体颀长干枯,似是半点肉也不曾有,粗布衣裳麻袋似的披在身上,灌满了两人刀间的风,鼓胀起来。他手中一柄宽不过两指的细长尖刀,刀势灵动飘忽,瞧不清来路去处。他的兵刃、功夫皆以轻巧见长,正合常不逊的路子。两人缠斗半晌,常不逊仍有余裕,他的气息却有些乱了。

常不逊笑道:“久闻燕山派飞燕刀的名号,今日一见,确实不同凡响!万掌门,既然小生的朋友来劝,咱们点到为止,如何?”手下饮血刀却越舞越快,招式变换莫测。

姓万的尚未回答,另两人中的一个青年便怒道:“胡说八道!分明是你趁机偷袭,这时候装什么大度!”这青年剑眉星目,手持长剑与对手缠斗,脚步腾挪转移,在水榭中倏忽来往,潇洒至极。

他用剑,对手赤手空拳却丝毫不落下风。此人身材矮壮,皮肤黝黑,相貌衣着皆如平常农夫,身法却举重若轻,但见他双目全神贯注盯着青年动作,口中喃喃低语,每每在长剑将至时,或矮身或纵跃,自诡异方位出拳攻击。传志瞧得出奇,听身后阿笙道:“这是湘江铁手帮的功夫。”他来不及拦下传志,便跟上前来。“他口中念诀,是在计算对手武器方位,一旦算准,便可凭着极快的身法后发制人。对手虽用剑,却敌不过他。若非手下留情,这人早就丧命了。”

传志看去,果见每当此人拳头要碰上那青年衣衫时,便会放缓去势,不曾当真伤他。青年早已察觉,然有武器傍身,又拼尽全力相斗,才能坚持到此时,旁人看来他二人打成平手,他却暗自叫苦:不管如何躲闪,总逃不出此人攻势,想要反击却是不能。他心生胆怯,便不怎专注,听到阿笙所言,一时羞愤难当,竟不管那人拳头,暴喝一声,挺剑刺向阿笙。

阿笙眼疾手快,抬杖便格,竹杖中灌满真气,便如铁棒一般拦下剑身,青年哪想到他小小年纪有这等内力,一时讶然,手下剑势一缓,却见传志运掌如风当胸拍来,已躲闪不及,生生受下。传志见他要伤害阿笙,心急之下哪里顾及其它,这一掌用了十成十的力道,竟将他身子一掌拍开,撞破窗子飞了出去,听得扑通一声,落入水中。

众人哗然,常不逊仰头大笑,喊道:“袁帮主,小传志一掌便将人打飞了,你怎花了恁久?”

万掌门同那青年本就交好,见常不逊与传志相识,传志又打伤了朋友,当即怒道:“大家比武,点到为止!何必下此毒手!”

袁帮主被常不逊当众嘲笑,怒火中烧,亦大喝一声“无耻”,挥动双拳朝传志袭来。他手下不再留情,一出拳便将传志通身罩在拳风之下,眼盯着他身上几大要穴,念起口诀来。他来势汹汹,传志顿觉身上一股莫大压力,再难开口,只好提起真气向一侧翻身闪过,哪知袁帮主已算到此节,脚步急纵,倏然到他面前,双拳齐出,攻他两处太阳穴。传志抬臂要挡,袁帮主双腕齐转,拳头竟绕开了他的胳膊落在这两处要穴上,砸得他眼前一黑,连退两步方勉强站稳。

阿笙见状正要上前,忽听背后风声微动,不及转身,手腕便给人以擒拿手制住,那人两指按上他脉门,温声道:“怎能一言不合便打架?打伤了人怎么办,已经够乱了,你可莫添乱啦!”

阿笙一愣,听出这人是那劝架的少女。他武功不俗,江湖同辈中已是顶尖,被此人抓住竟不能动弹一分,脑中思绪急转,想不出她是谁。先前看她气息浑浊、脚步虚浮,不像习武之人,便不曾防备,哪想会受制于人。这人在他背后动手,挡住了二人手臂,旁人眼里,只当他俩站得近些,瞧不出异样。阿笙举目看去,传志在袁帮主拳下勉力支撑,左支右绌,躲闪时背心已受了一拳。他先前伤人已是意外,心生犹豫,平时绝少与使拳的高手过招,又生怯意,想全力反击已是不能。袁帮主拳下越打越重,招招击他要处,传志只能尽力躲闪,换个不要紧的地方给他打。片刻间又受了七八拳。另两人中,万掌门一时奋起,同常不逊打得难舍难分,便是常不逊有心救人,也绝无办法。水榭外袁帮主、万掌门那些弟子们冷眼旁观,付九力不能及,围观的众英雄听闻传志在切磋武艺时下了杀招,都心生不屑,哪肯帮忙?在场的怕有百余人,却都眼睁睁瞧着传志被袁帮主渐渐逼到绝境,无一人做声。

阿笙到底年幼,关心则乱,一时竟也无措,只能喊道:“你怕他作甚!他能比谢大侠厉害?”传志就地一滚,颇狼狈地躲过一招,袁帮主砂锅大的铁拳已追至面前,他双臂交叉挡下这拳,只觉肩膀都要被卸下来,听闻阿笙所言,心思急转,忆起谢慎山和宋琳在舟上使出的掌法。阿笙见袁帮主要打他喉头,他却动也不动,急道“小心”。传志回神,却觉来人拳上威压减弱,忙翻身跃起,退开两步缓了口气。

原来这湘江铁手帮帮主袁昭玉向来是个武痴,打起架来全心投入,性起时便不管不顾没了轻重,曾与徒弟喂招时失手杀人,后悔不已,此后与人打架,每到将要杀掉对手时,都会心中一震,骤然停下,问一句此人该不该杀。将才那拳若打上传志喉头,他便有金刚不坏之身也当即毙命,袁昭玉这才停手,放传志在鬼门关口打了个滚。他看向传志,心道这少年并非坏人,不该死了,便想就此作罢,口中念起那可怜徒儿的名字,闭目提醒自己平心静气,莫再酿成大错。

阿笙不知此节,见他闭目沉吟,以为是凝神提气,又要有什么杀招,当即对传志道:“趁这时候!”传志与他想到一处,扎马步站稳,疏导内力聚至掌心。见袁掌门双目一睁,猛然推出双掌,攻他胸腹。袁昭玉甫一睁眼,便见他双掌已到,不容易放下的杀气骤然鼓荡在胸,怒想:我已放了你,为何趁此时偷袭!他不及反击,身体向后纵去,想要借后退之势缓下传志掌上力道,再趁机了结传志性命。不料传志掌风中一发真气稍竭,另一发力道又连绵而至,竟似涛水一般不绝。传志适才绝处逢生,临死之际脑中百转千回,宋琳、谢慎山那日使出的功夫似走马灯般在眼前走过,连气息都纤毫毕现,这一招实属他平生所学之极致,更是破釜沉舟的打法——他不知谢慎山的内功心法是何,只能凭感觉出招,若模仿不成,又或袁昭玉躲了过去,便再难追击,怕是当即要力竭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