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刀(65)

作者: 梁白开 阅读记录

岑青低头一看,那鞋子已飘得远了。

“呆子,还愣什么!给我捡回来呀!”

“什么?”

“我说鞋子!我的鞋子!快些啊,你瞧不见吗!”

那小子傻乎乎地纹丝不动,素云气得正要破口大骂,却见他双臂一展,使了个蜻蜓点水凌波而去,俯身,回转,一跃一纵,转瞬到了面前,朝她伸出手,掌中是一只小巧精致的鞋子,鞋面上还沾着两片花瓣。素云体态娇小,岑青虽未长成,也比她高上半头。她微微仰头瞧着他,两人四目相交,这少年脸颊蓦地红了,忙避开视线,低低道了一声“喏”。

素云伸手要拿,忽想到此番波折全因这小子而起,哼笑一声,背起手嗔道:“弄脏了。”

岑青似是应付不来,窘迫道:“那,那……”

素云玩心大起,有意捉弄,秀眉一挑:“你给擦干净。”

岑青面红耳赤,诺诺应了,将鞋上花瓣捡掉,用袖子在鞋面上抹了两抹,再递过来。

素云仍是不接,抬起下巴道:“你给我穿上。”

岑青一愣,瞪圆了眼睛。

此刻靠近了细瞧,这孩子面目稚嫩青涩,怕比她小上一轮有余。扫见他因这番作弄手足无措的模样,素云全无欺负小辈的惭愧,只觉好玩得紧,又抬起小腿,足尖一挑,佯作不耐:“你快些呀!”

岑青蹙起眉头,为难道:“这,这……”

“什么‘这’了、‘那’的,分明是你不好,若不是为了你,我也不至于这样狼狈。只要你做点事都不肯吗?”她医术高明,驻颜有道,相貌嗓音都与少女无异,扮起女儿情态信手拈来,并不造作。

岑青给她逼得无奈,只得道声得罪,蹲下身去,一手捉她脚腕,一手提鞋,小心翼翼给她穿上,方起身赔个礼,始终垂着眼睛不敢看她。

素云踩了两踩,满意道:“你很会给女人穿鞋嘛。”

岑青道:“那,那……要是这样,我,我……”

“你想走?”素云嬉笑,将头上簪花发箍取下,散开长发,“为了你我浑身都湿透啦,山里这么凉,回头要害风寒的,我得快找个地方晒干才行,我瞧瞧啊……那里!”她指着山顶道:“那里阳光好,你带我晒晒去。唉,我本不想劳驾你的,只是我崴了脚,走不了那么远。”

岑青讶然,半晌才讷讷道:“姑娘,你专程消遣我吗?”

青石山武功俊逸缥缈,门下亦多洒脱疏狂之辈,这人却是个老实温厚不大聪明的,素云肚里憋笑,面上愈发蛮横:“你适才想不开,我好心救你才弄得这么狼狈,你非但没有感激之心,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诬我消遣你,好一个青石山弟子!人都道青石山里个个都是豪杰好汉,如今一看,也不过尔尔嘛。莫说我救了你,便是你我全无瓜葛,你见一个弱女子有难,却半点小忙都不肯帮,这也是青石山的门规吗?回头我就到你们掌门那里告状去,要他论论公道。”

岑青哑口无言,转身俯腰:“我这便背你上去。”

素云没料到他这般温顺,再忍不住笑意,倾身趴他背上,双手揽着他脖颈,笑道:“多谢了——你叫什么名字?”

岑青老实答了名字,深吸口气,当即脚下疾走,朝山顶奔去。

素云贴在他背上,只觉颊边生风,如凭虚御空,惬意舒畅之极。她自幼随母亲学医,只懂得功夫的些许皮毛,爹爹武功虽好,却不曾带她这样玩过,这还是头一次,不由心旷神怡,高声叹道:“原来使轻功这般好玩!你可真了不起,小小年纪有这等造诣!”

岑青并不答话,一心向前疾奔,遇到头上枝桠藤蔓,总先举手拨开,以免磕绊到她。

她心下感激,复抱得紧些,问:“你遇到了何事,非要寻死不可?”

岑青回道:“没什么。”

“既没什么,又何至于死?”

“这……便是有事,也与你无关。”

“我若非要问呢?你不同我说,我便告诉你掌门去!”

“……”

这少年背着她在风里疾走,林间鸟鸣虫噪,暖风宜人,她只觉自己当真成了二八少女,抛却年月岁时,身居世外之境。

作者有话要说:安仁堂是瞎编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

素云思及此处,过往纷纷扰扰忽然间如在眼前,一时发怔,默然不语。传志等候片刻不见她做声,忍不住问:“岑叔叔为何要轻生呢?”

素云回神看他一眼,又垂眸望着岑青,低叹一声:“他怎会告诉我呢?不管我怎样试探逼问,他都绝口不谈。我只得作罢,又怕他再想不开,便要他每日到山里陪我采药,心道总有一日要问个清楚。他也不推诿,竟许了。那之后我二人日日在山中见面,我教他怎样辨识草药、怎样诊病,他倒是好学,不过半月就有模有样了。”

传志道:“难怪阿笙也懂这些——后来呢?”

素云倚在榻边,望着窗外夜色,幽幽道:“那天青石山很是热闹,锣鼓声、鞭炮声、人声鼎沸,整座山谷里都能听到呢!我在后山,素来不理他派中事务,不知是为何事。青弟直到入夜才来,他喝了好多酒,走路跌跌撞撞的。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只是哭。便是那夜,他抱着我,我抱着他……忽觉自己再难舍下他。”

传志喃喃自语:“我是何时舍不下阿笙的,我也不知道。”素云笑他痴笨,说这是人之常情。传志点头:“云姨也这样说,那就是了。我以前问阿笙为何喜欢我,他说这种事哪讲得分明?他起初嫌我呆笨,等到了后来,反觉得我很好。可我一点也不好。”

素云禁不住笑出声来,暗道这小子可爱得紧,笑着笑着,又忽的失了神:他二人年纪虽小却两情相悦,传志赤子之心说赤诚之言,笙儿那般性子也肯生死相许,世上几人能如此呢?

那日清晨,岑青甫一睁眼便惊坐而起,得知两人夜里情事,竟要以死谢罪。起先她还当岑青年纪尚幼,不肯过早碰触男女私情,便笑说不要他负半分责任——她只要爱着他、陪着他,何必嫁他?哪想两人争执片刻,她方恍然大悟:岑青对她实无半分情意,宁愿一死,也不肯违心给上任何承诺。

他不愿给,她自不肯要,只是理好衣裳,梳洗罢,求了他一件事。

素云不肯告诉传志那日发生了何事,只是淡淡道:“他心中另有旁人,我又何必自讨没趣?我隔日便拜过父亲,下了山。临走前同青弟说,他这条命是我的,万不可丢在别处。后来我制成‘情人索’,青弟去哪里,我便跟去哪里,听到竹筒里蜂儿在动,知道他还好好活着,那便够了——这二十年,只有护送你去找爹爹那半年里,我才离他远了些。”

传志讶然:“云姨你这样待他,如今已二十年了,岑叔叔却不曾来找你吗?”

素云失笑:“只怕青弟一心以为,我是为了要他性命,才跟了他二十年呢。”

传志不假思索:“岑叔叔岂会这样笨?云姨要他不可丢了命,自是怕他轻生谢罪。如此苦心孤诣,哪肯要他死了呢?”

素云一愣,拍拍他肩膀道:“我心里想什么,青弟从不曾懂,倒是你这娃娃明白。”她再去看岑青面庞,心中不免低叹:传志同笙儿生死相许,岂是你我可比?我当真是怕你死吗?你又哪里肯为我而死?……如此纠缠二十年,她才想明白的事,传志哪里懂?

好在也无需谁懂。

传志不知她心中所想,脸上一红,又想到阿笙,脑中一阵清明:“哪怕不能每天在一起,也想要所爱之人好好活着,想要他平平安安的。阿笙拼死要我逃走,便是如此;换做是我,也愿拿我的命来换他的。云姨也这样想吧?我若一蹶不振,他定要伤心的。”

素云笑道:“也不怪你,经此大劫,有几个不灰心丧气的?笙儿定晓得你的心意,若非万不得已,岂会惹你伤心?他那般聪明,功夫又好,你还说有个厉害的义兄陪着他,定能化险为夷。若我是笙儿,哪怕到了阎王殿,也要一路杀回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