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刀(111)

作者: 梁白开 阅读记录

阿笙沉默片刻,挪至灯下。庄敬亭送来的饭菜倒很丰盛,他用不了筷子,唯有捧起碗喝汤。张三不也探出手来吃东西,阿笙瞧见他双腕上两道骇人疤痕。“瞧见啦?这里,”张三不一指沿着那道疤指给他看,“挑了手筋,将骨头也搞断了。后来寻了个大夫给我治好。不过没甚用处,早就废了。”他双手不怎利索,颤颤巍巍的,当年的一代神偷,只能用汤匙慢条斯理地吃东西。

“那个大夫呢?”

张三不嗤笑:“你明知如何,又何必问?”

“这地宫里藏了多少死人?”阿笙又问。

“当年帮他杀过人的、知道他秘密的,我也不知有多少。听说封决也死了?那恐怕只有我一个还活着了。”

“他的秘密是什么?”

张三不头也不抬:“我不能说。”

“到了这般田地,你也不肯说?”

张三不轻笑两声:“他的秘密,也正是我的秘密。”

阿笙沉思道:“当年是你们两人一起谋害了方庄主?”

张三不笑道:“小阿笙,你莫试探了,我一个字也不会说。与其花心思来试探我,不如想想你要怎么出去。”

阿笙将汤喝尽了,闭上双眸道:“这里处处都是机关,以我现在的身体,万一走错了路,便是一死。”

“我以为相比于被人困在此地,永世不见天日,你宁愿死在路上。看来你不怎像你爹娘,莫说你爹爹,你娘也是万中无一的女豪杰。 ”张三不倒了一杯酒,懒洋洋偎在墙边,“他庄敬亭也不知道这地宫有多大,他走过的路,不过二三。十八年前,他假意在地道中杀了我,又将几个出口尽数掩埋,这地宫早已是一道走不出的死地。”

“你对落梅庄很熟悉。”

“傻小子,我想告诉你的事,自会告诉你;我不愿讲的,你试探也没用。你想逃,不如待他明日再来时——他换了方老爷尸身,想来会走近路回去,今夜不再来了——你将他点了穴道,拿刀逼在脖子上,直接问路为好。”

阿笙蓦地睁眼,再度撑着墙壁站起:“他明日便会杀了传志,我们必须离开。你在武林大会替我们作证,揭露他的真面目——我靴子中有一把匕首,你替我拿出来。”

张三不先是愣住,继而惊诧,待阿笙将脚伸至他手边时,更是哭笑不得:“他连你怀里的药都搜走了,竟不知你还有把匕首?且等一等,你怎没大没小的,老子赖好是你爹爹的兄弟!且慢且慢,便是我给你拿了出来,你要如何逃出去?何况你怎知道他要杀了传志?老子凭什么替你们作证?”话虽如此,他仍将二指在阿笙靴中一探,摸到了那把匕首,复喃喃道:“若是我,也想不到你竟在这里藏了武器。”

阿笙脱了外衫,一面划出几道布条,一面道:“他可以容得你我活着,却绝对容不下传志。杀了传志才能永绝后患。他为何那样憎恶方携泰?”

他手下动作委实不怎利落,将一把吹发立断的匕首用得歪歪扭扭,瞧得张三不胆战心惊,赶忙上前帮他:“说来可怜,方携泰活着时,对他不怎么好。你扯布条做什么?”

阿笙咬紧布条一头,在腕上缠了两圈:“将你绑在我身上,带你逃出去。”

张三不只觉他是异想天开,笑道:“臭小子,你不知这地宫里到处都是机关吗?你若绑着我,岂不是……”他脸色一变,又觉难以置信。阿笙已一脚踢他手腕夺过匕首,将它缠在右腕上。他口中咬着布条,说话便不怎清楚:“一旦触动机关,我便知走错了路,退回去就是了。”

张三不气得双眉倒竖:“你想将我作人肉靶子?”

阿笙淡淡道:“你不是宁愿死在路上吗?”

张三不万万想不到,在地下困了十八年,今日竟要给一个毛头小子如此威逼,他虽觉阿笙是异想天开,却又知这人既然如此说了,自然做得到。他父亲也是这般性子。借着昏黄灯火,他将阿笙面容瞧了再三,忽有故人重逢之感,心生唏嘘,道:“你想离开此处,倒不是没有法子。”

阿笙看向他。

“你说得不错,落梅庄的事我熟悉之极,比他庄敬亭知道得还要多一些。譬如说,”他拍拍身后阴冷的石壁,“他不敢在地宫中妄加行动,我却知道这处的地图。而且,将此事告诉了旁人。”

阿笙这才停下手中动作。

“当年给方老爷修这地宫的人,是我的一位朋友。修完地宫后,方老爷便将他杀了。他临死前告诉我说,这地宫看似千支万叉,令人摸不到头绪,实则简单至极,是以什么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术铺排,只要知道那口诀,便绝不会走入死路。我不懂这些,只是朋友临终所言,便将那口诀牢牢背下,而后说给了你爹爹听。他对此道颇有涉猎,可有教过你?”

阿笙问道:“你当年是想让我爹来救你?”

张三不嗤笑一声,似是自嘲,许久方道:“他深知我罪孽深重,这是当受的,决计不会来……当年他替我做了一件事,我无以为报,只有如此而已。心道有朝一日,这口诀兴许能帮他一二。”

阿笙并没有问那是何事。十八年前,张三不在樊楼与谢慎山三人相聚,要谢慎山替他救人,要秦茗替他做了一事,想来也有事托于狄松,不知又是何事?他不肯说,恐怕今后也无人知晓了。

张三不对阿笙道:“你听好了,那口诀是乾五坤八,巽六三……”

这口诀并不成章句,都是零散的数字,杂以八卦五行之言,阿笙听他背过,席地而坐,思索许久,才道:“若是有纸笔加以计算,兴许能画出图来。”他拿了一只筷子,在地上写了几笔,却再握不住了。

张三不捡了一只稻草放在身侧:“已过了一个时辰。庄敬亭总是亥时前后来送吃的,此刻当是子时。”

阿笙道:“若记下由此到那墓穴的路……只要在明日开棺之前到了那里,便来得及。方老头葬在何处?”

“落梅庄后园,再向北去二里余。”张三不叹息一声,“我不该告诉你这些,你知道我们此时身在何处?将那口诀算出地图来,又谈何容易?你倒不如拿我做靶子来得快些。”他又是一阵咳嗽,身体发冷,裹紧了衣衫缩得再紧些。

“你只能挡得面前的暗器,后头的怎么办?顶多一成把握。背下地图,却是九成的活路。”

张三不奇道:“背下地图?”

“是。”阿笙闭眼,“请前辈帮我算着时辰,卯时一到,我们便走。”

张三不见他双唇翕动,竟真的全神贯注算起那口诀来,一时无言。十八年来,他日日如临地狱,生不如死,却从未想过离开此地,到此时,竟生出些微盼望来:狄松还活着,谢慎山也还活着,他应该到地上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奇门遁甲的东西我没太看懂,所以就没有详细写,还请见谅

☆、青山缭绕疑无路

传志终是不舍得死。许是心头念着阿笙,上天眷顾,引他不经意抬头,瞧见屋上房梁,赶在来人进门前跃了上去。他摸到暗处,抱紧了刀,静静等待着。

那人却没有进来。只叩了叩门,“咚——”“咚”“咚”三声,在阒静的夜中格外响,继而便再无声息了。

传志屏息,死死盯着那扇门,门前的地上映着那人黑色的影子。阿笙教过他,凡事莫急莫燥,后发制人也未尝不可。那个人不动,他也不动。他听到窗外微弱的虫鸣,不知这时节里,是什么虫子还活着呢?

不知过了多久,传志忽感到身下的房梁在微微颤动,几不可察的。他眯眼,看向月光照亮的一块光斑,梁上的灰尘着实动起来了。传志一手握紧刀柄。

几乎没有什么声响,传志看到茶案后的一方地面,忽给人推开了。庄敬亭从下面走了出来。

果真有地道!传志目不转睛地瞧着,想看他如何操控那石板门,却只见他轻轻一推,那门便被合上,融进了地面似的,不曾留一道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