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才气闺秀(卷一+卷二+卷三)(92)

作者: 简尘 阅读记录

「别哭了别哭了,我回来了,大家都要高高兴兴的。」成靖宁给花月几个擦眼泪,用事后诸葛亮般自大的语气哄人道:「你们姑娘我吉人天相,又聪明又能干,几个蟊贼还搞不定?」

「姑娘就会哄人。」花月虽哭着,却没刚才那么难过了。扶着成靖宁上座,水袖几人又是端茶又是上点心。奔波一路,成靖宁拿了几块点心填肚子,半真半假的说着自己如何聪明神勇,如何与几个贼子斗智斗勇,听的一屋子丫头破涕为笑。

这时候可可和噜噜都赶了过来,噜噜顽皮爱撒娇,一见主人就求蹭求抚摸求抱抱。成靖宁许久不见它,抱着狠蹭一阵,掂量之后对水袖等人道:「我才走几天,它怎么又重了许多?你们都喂它吃什么了?」

噜噜不服气的喵了一声,宣泄着不满的情绪,花月抱着半大的雪儿笑道:「它抢雪儿的鱼吃呢,把可可的那一份也吃了。」

可可乖巧的坐在成靖宁脚边,许是猫黑的缘故,看上去瘦了些许,此刻正仰着头看她,阴阳眼里满满的都是担忧。

水袖对可可刮目相看,对它有了几分喜爱,夸奖说:「姑娘失踪之后,可可不怎么吃饭,整天坐在房顶上张望,不然就在姑娘的书桌上发呆,其他地儿都没去。」

相比较之下,没心没肺的噜噜让人啼笑皆非。成靖宁抱起可可,一声又一声地感叹着,果然猫和人,都不能看表面,都是猫,还是可可贴心,不枉她当初力排众议收留它。

这边正抱着黑猫长吁短叹,沈嘉月就闻风到了,进门就拉着成靖宁的手上下打量:「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天可担心死我了,就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花月破涕为笑,对成靖宁说:「沈姑娘整天念叨着姑娘,每天都派人来探消息,这不今早刚得到喜讯就赶过来了。奴婢听说,沈姑娘为求姑娘平安回来,整日的挤国公夫人的小佛堂,弄得卫老夫人想清清静静的礼佛都不成呢。佛祖定是听到沈姑娘和奴婢们的祈求,让姑娘平平安安的回来了。」

成靖宁挤在中间,一手牵着沈嘉月,一手牵着花月,感动道:「定是有你们,我才能幸运的逃脱。」

花月听了直抹泪,成靖宁又是一阵感叹,一起去里间,说着这一路的事情。没了调侃的语气,多了几分凝重,都认真听着她说话。

「拐子怕我逃走,一直绑着我的手脚。怕我大声呼喊,又在饭食里下了分量不轻的软骨散。原本我也以为没救了,后来如厕发现杂间的杂物堆里有一个生锈的铁片,趁着出恭的空档捡了藏起来。入夜之后趁着无人管我,割了绳子跳水逃走。那时候我全身无力,也是拼着一口气不停的往一个方向走。好在那一船人都没发现,我又往南走,才躲过追捕。也幸好,我遇到了一户好人家。」成靖宁平静地叙述那场惊心动魄的经历。

沈嘉月身临其境,双手合十道:「好在有惊无险,也亏得你机灵。」难为她今天不打不闹,很安静的听成靖宁说话。成靖宁赞同的点头,幸好她泅水技术过关,也幸好,她跟着瑾娘一家往南走了。

絮叨完江南的事,荀太夫人身边的林妈妈到了,慰问一番后回景斓堂复命。回京后的第一日,便在家人的关心中度过。

晚上用饭时,沈老夫人把施锦绣的事说了,和寻常买进侯府的丫鬟一样,先学半年规矩,再凭手艺分活计,从最末等得丫头做起,是否经受得起考验,能不能起来就看她的本事,也就是说,施锦绣不能以恩人自居,在她没学好之前,是见不到府上任何一个主子的。

「还有你思柔表姐,她已经出嫁。嫁的是个从六品同知,虽说是做续弦,但前头的夫人只留了个女儿,夫婿也年富力强,能干有为,将来不会差。」正月里荀思柔送了礼来,写信说了近况,字里行间都是新婚的喜悦。

成靖宁听到荀思柔的消息也安心了:「她有好归宿就好,日子都是自个儿过出来的,她是明白人,一定会过得好的。」

次日清早,得了消息的几户姻亲都上门来探望。顾老夫人听成靖宁说完这遭经历,已是老泪纵横,搂着外孙女念叨着祖宗保佑。令国公府的卫老夫人笑道:「靖宁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哪次不是逢凶化吉安稳度过?」

「多亏祖母母亲还有嘉月和我的几个丫头整日的诵经祈祷,我才能有惊无险的回来。」成靖宁坐在顾老夫人身边,乖巧地道。

坐在一旁的世子夫人谢氏翻了个白眼,回来了又如何?名声已经不好听了,反正她是不喜欢成靖宁的,加上现在又有了这么个污点。

当日下午,宫中皇后的赏赐也到了,郑义传达着皇后的意思,说此事事关重大,今上吩咐刑部那边彻查此事,定会还永宁侯府一个公道。

沈老夫人等人跪拜谢恩,又问了皇后是否安好。郑公公一脸的春风得意:「娘娘在宫里是极好的,自娘娘身子养好之后,陛下一直招幸,连最新得宠的蓉嫔都比了下去。」

皇帝的宠爱关乎个人和家族荣辱,皇后得宠,三位皇子和永宁侯府才能恩宠不断,在他们真正掌握权势之前,今上的恩赐才是他们的立足之本。

「多谢公公。」成振清对郑公公十分客气,又送上一个鼓鼓的荷包。

后几日,永宁侯府门前络绎不绝,成靖宁招待着英娘等小姐妹,不厌其烦的说着上元节后惊心动魄的经历。成安宁认真的听着,露出庆幸的神色来:「幸好没事,六妹妹平安归来。这些日子来,大家没少担心。」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靖宁日后定会平平安安的。」罗氏关切道,颇有几分劫后余生的感慨。

成馨宁也道:「不知谁那么大胆,连官家小姐都敢拐,抓到拐子之后,定要狠狠惩戒一番才好!」

「爹已经把画像交到刑部了,相信很快就能抓到人。」成靖宁思索着幕后真凶,怕是很难找到那人了,转而叮嘱她们姐妹说:「京城也不是安生之所,两位姐姐平日出门也要小心一些。」

很快,永宁侯府二小姐智斗拐子的事在京城传得神乎其神,茶馆街巷,酒肆高门,流传着各样传说。而绑架成靖宁的幕后意图,也以此种方式传播着。

高门府第的金贵嫡女,沦落为烟花之地的风尘女子,幕后之人之恶毒阴险,已非常人能比。种种说法传入后宫,皇后在今上哭诉一番后,难免又是一番安慰许诺。

经此一事,成靖宁的名声难免受损,虽说她并没真正沦落到那地方,但总挡不了其他猜测。也好在她年纪小,等过上两年,便不会有人再提。若四皇子坐上太子之位,谁还在乎那点子事?

二月十九观音大士生辰,免不了要去大觉寺敬香祈福,做场法事驱驱晦气。成靖宁本着入乡随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念头,虔诚的在观音大士的神像前拜了几拜。这次侥幸逃脱,若再有下次,她不能保证还有那样的运气。

寺里遇到来参加观音会的王老夫人,遇到沈老夫人祖孙两个,难免要拉着慰问一番。遇到萧云旌时,人也慰问了几句。

「没事没事,这次是菩萨保佑,除了某些居心叵测的,还是好人居多。谢谢你了。」成靖宁被萧云旌关心一通,有些不自然,她还记得大年初一那会儿,他冷冰冰的脸。

「祖父和我在江湖上有些人脉,下次遇到麻烦就拿这块玉佩去找漕帮或是萧家商行的人。别遇到个人就傻乎乎的信了。」萧云旌拿了个荷包给成靖宁。

成靖宁推拒着不敢收:「不用了萧大哥,这次是有人冲着我们家来的,同样的事不会有下次了。这东西太贵重,我不能收。」

萧云旌态度坚决不容她再说:「给你就拿好了。」不由分说塞到她手上,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成靖宁拿着装了玉佩的荷包愣在当场,以后她也是有江湖大佬罩着的人了?

上一篇:入戏太深 下一篇: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