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位王爷你醒一醒(15)+番外

作者: 77家的喵 阅读记录

还没等李徒想好该如何将凑在一起谈天的两人分开,卫衍已经回到伙房,吕义水与陈子穆的闲谈自然停了下来,全桌人在卫衍的示意下开始进食。

这边境之地天寒地冻,煮出的大锅饭放了一会儿已经几乎凉了,不能喝酒,连壶中的茶水也早没有了温度,但这些都无人在意。

大家享受着这一刻的相聚,连被当作主食端上桌的干粮也吃得津津有味,耳旁传来外头棚内将士的欢庆声,众人以茶带酒相互碰杯、拥抱,彼此祝福。

这里条件简陋,年夜饭也远没有宫中精致,可在陈子穆心中,却比以往他所经历的任何一个年都要来得热闹。

饭后卫衍原本打算直接领着人先回寝帐,陈子穆却拉了他的衣袖问道:“能带我走走吗?我好像许多年,没感受除夕的气氛了。”

卫衍有些诧异:“你们家中,连这个也不讲究?”

陈子穆摇头:“他们就算闹得再凶,这种表面功夫自然还是要做的,只是我因为身体原因,除夕往往也不会与他们一道,大多是让厨房单独装一份吃食送到卧房来。”

这日大多他都会给屋里的小厮丫鬟放假,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所以世人期盼的新年,在他这儿也不过是一桌饭菜,一个人,并无什么区别。

卫衍光是想象那个场景便觉得心中抽疼,那种的日子也不知陈子穆过了多久,在这样云淡风轻的描述背后,又是多少默默咽下孤寂的日日夜夜。

一句话脱口而出:“以后每一个新年我都陪你一道过。”

陈子穆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笑了笑,“好啊。”

他虽然应了,但应得太过随意自然,卫衍猜他内心该是不信的,便又绕到他身前看着他郑重其事地说道:“以后我会陪你过每一个新年。”

这次换来的是陈子穆长久的沉默,既没应声也没反驳,卫衍却是并不在意,伸手将他被风吹乱的碎发拂到耳后:“走吧,带你去逛逛。”

营地很大,卫衍带着陈子穆往校场那头走去,校场上此时围了不少将士,在他们头顶处,是一盏盏正逐渐升高的天灯。

据说天灯最早被用来传递军事消息,但随着各种工具的诞生,这种古老的联络工具便渐渐被弃用,转而变为民间的一种祈愿方式。

许许多多橙黄的灯盏汇入天空,它们照亮了黑夜,融入了星河,在这一片空旷的土地上,自成一派风景。

虽然对放天灯祈愿的做法早有耳闻,但这还是陈子穆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壮丽的画面。

二人走近了,将士们注意到他们,纷纷停下动作问好,卫衍简单打了招呼后对陈子穆介绍道:“前些日子李徒在常渝城采购时恰好遇到卖天灯的老人家,对方年纪大了,只有这一项手艺,却等着天灯换来的银子给妻子治病。李徒听闻后便拿钱将灯全买了下来。”

“没想到李将军还有这样的善心。”

“阿徒人不坏,只是想问题简单了些,情绪又都写在脸上。”卫衍也知道那日李徒将敌意表现得太过明显,以陈子穆的聪颖,定是察觉到了,这时便乘机多解释了一句,又问道,“我们也去写一盏天灯吧,你可有什么心愿?”

“心愿啊......”陈子穆想了想,笑起来,“比起向天祈愿,我更愿意靠自己,有什么想得到,就自己动手去争取,不是更好吗?”

“理是这个理,但有时正因为明白自己无法做到,才想向天祈求,求的不过只是一个寄托。”

第14章 祈愿

卫衍带着陈子穆到一旁支起的小桌那里,这晚替大家书写天灯的是一位年轻军医,他身旁排着许多拿着天灯等待的士兵,两人没有上前打扰,而是站在他们身后几步远的地方静静听着。

“我希望爹娘妻儿身体健康,等着我回家团聚。”一位年长的将领道。

那是步兵营的营长,入军甚至比卫衍还早,大半生耗在这军营当中,换来了满身旧疾与这一点功勋,之前太平时也仅有一年一次的探亲假,除去来去车马耗费,能留在家中的也不过短短数日。

如果这场战事未起,他本计划着就在今年退伍回家去,并且已经上报给朝廷,可这忽起的战事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

按照冉郢军规,战争中若非伤亡不得离军,如今他便只能通过这小小的天灯寄情。

排在他之后是位满脸稚气的小兵,小兵仰着头,忍着满眼的泪水对那军医道:“大哥走了,我无能,甚至连尸骨也未能替他找全,希望他不要怪我,下辈子......下辈子还做兄弟,换我来护他。”

他的亲大哥,在第一场战役中牺牲,他遍寻战场,也找不到大哥被砍下的手臂。

“希望战争早些停歇,我还想回去娶媳妇呢。”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来年还一起过。”

“希望明年的天气好些,这样俺爹的庄稼地就能有个好收成。”

.....

陈子穆听着一个个或渺小或宏大的心愿,心中涌起一股酸楚。

这些将士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将时间心血全奉献给了冉郢,他们许多人没有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知如何书写,但他们心中却有大义。

卫衍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向天祈愿,并非是自己不作为,而是有些事,哪怕再怎样全力以赴,也注定只能留下遗憾,所以哪怕明知无用,还是点一盏天灯,留住最后那丝希望。”

“你说得对。”陈子穆再次抬头看向夜空,看向那些承载着无数希翼的天灯,世间万般无奈,有多少事是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控制的。

半响他回过头道:“我们也去写一盏吧。”

“好。”

在给将士们发放天灯的正是李徒,卫衍上前领了盏灯拿在手中,想了想,对陈子穆道:“这里没有多余笔墨,我们回帐去写。”

陈子穆自然没有意见。

两人回到帐中,卫衍却没急着去写那天灯,而是拿起刚刚小兵送来的水壶,倒了杯热水递到陈子穆手旁:“吹了那么久的冷风,先喝杯热水暖暖身子。”

男人这样细致的温柔总让陈子穆无法抗拒,陈子穆接过那水杯,热意便一路从手掌暖进了心中。

见陈子穆喝过水,刚刚有些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卫衍才放下心来,研了墨问道:“想写什么?”

陈子穆也走到案前,提笔侧头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想起了刚刚那些将士们,以及此时皇城内的纷争,最终提笔写下“国泰民安”四个端正的大字。

卫衍看向天灯上那俊秀潇洒的字迹,欣赏之余又有些好笑,挑起眉宇打趣道:“听说当今圣上每年祭天祈福,求的也不过是这‘国泰民安’,若不是知晓你出生商贾人家,倒真要以为你是哪位王孙贵族身居高位,如此的心怀天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子穆的整颗心都因为卫衍这句话提了起来,略微有些僵硬地抬头看向卫衍,见他表情并无异样,才慢慢冷静下来。

男人的语气并非试探,想来倒真只是随口一提罢了。

“子穆一届草民,如此说是不是不合适?”陈子穆复又低头,手指轻轻从那句话上划过,最后停留在那叠起的天灯右下角,“不如将军与我一道落个款?”

“好啊。”

卫衍没有让陈子穆起身,应声后便自己走到他身后,弯腰右手绕过了他的手臂接下了那支笔,几乎是用半环抱着他的姿势,落下自己的名字。

卫衍的字迹比陈子穆的要潦草些,但胜在苍劲有力。

待他写完,陈子穆才重新提了笔,只在他的名字之后留下了“子穆”二字。

两人一起将天灯拿到帐外的空地上撑了开来,点上烛火,看着上头的几个墨字随着那灯盏缓缓升空,渐行渐远,最后融入星星点点的明黄色海洋之中,再也分辨不出。

上一篇:飞鸽交友须谨慎 下一篇:长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