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光环被抢之后(穿书)(59)

作者: 官居一品 阅读记录

这一招牵扯可就大了去了,如今二皇子成天在揪太子的错处,如今听闻这事怎么能不掺合上一脚,立马拟了一封奏折递到了圣上手里,参的是太子伙同侍妾参与京城男婴失踪一案。这黑锅扣在太子身上,惹的太子脸黑了一整日都没白过来。

于是薛二小姐嫁到太子府第二日,太子府便传来消息,说奉仪薛氏突染重疾,暴毙而亡。这消息传到薛府,薛老爷瞬间老了十岁,就连薛婉凝也没料到薛婉琴会去的这么快,“我记得年节里,太子还为了妹妹,顶撞过皇上,可如今不过三个月,妹妹新嫁入太子府,身子又一向康健,怎么会暴毙而亡,只怕是这次案件惹怒了太子,才招来杀身之祸。”

一旁服侍的青黛也忍不住抖了抖身子,薛婉凝安抚的看了她一眼,心中想到了不知身在何处的祁大公子,微微一笑宽慰道:“好在,太子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果不其然,薛二小姐死的蹊跷,下葬那日,二皇子突然带着大队人马去了太子府,拿着从圣上那里请来的手谕,“圣上有旨,太子奉仪风姿雅悦,克令克柔,今忽闻突染重疾,怜其父哀切,故着太医院李太医,方太医开棺验尸,以正其身。”

太子听了圣旨后脸色很难看,如同一条毒蛇怨毒的盯着二皇子,但此刻的他可没胆子阻止他们验尸,于是等众人上前开棺后,太医一查验真相大白,薛二小姐根本就不是身患重疾,暴毙而亡,还是生生被鞭打至死。

奶嬷嬷

这一下,圣上震怒,纵然有皇后求情也无济于事,一个如此暴虐的太子如何担得起社稷的重任,废太子的圣旨立马就入了太子府,昔日众人追捧的太子府顿时门可罗雀,群臣皆知,这回太子是真的倒了。

太子倒台,本以为最该从中得利的是二皇子,可没想到,祁大公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得到皇上的重用,直接封了大都督,统领三军不说,就连宫中禁军也一手掌管,其风头一时无二。

京中原先那些嘲笑薛婉凝的人,此刻统统变成了嫉妒,只可惜有圣旨在先,这正妻之位是没指望了,但仍有不少官家托媒人去将军府说媒,不能当正妻没关系,一个区区四品官之女,当正妻能当多久,等她无声无息的去了之后,又有谁会记得。

此刻众人口中念叨的祁大公子正坐在薛婉凝的幽碧居内,如今的幽碧居里都是将军府的人,没人敢嚼主人家的舌头,祁子璟自然大大方方的坐着,还耐心的帮薛婉凝剥着瓜子。

薛婉凝板着个脸,也不搭理祁子璟,祁子璟将一把晶莹剔透的瓜子仁奉上,小心讨好道:“凝儿,吃点瓜子,消消气。”

薛婉凝瞥了瓜子仁一眼,撅着嘴巴背过身去,祁子璟赶紧追到薛婉凝身前,“好凝儿,你瞧瞧我的手,剥瓜子都剥红了,你就吃一点吧,我保证下次再也不会了。”

薛婉凝瞅了眼哀求的祁子璟,又看了眼略略泛红的指腹,见好就收,伸出手指捏了几粒瓜子仁放入嘴中,祁子璟这才松了口气,却听薛婉凝阴阳怪气的道:“如今祁大公子在京中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我听说那京中的媒人都快把将军府的门槛给踏平了,怎么祁大公子不去家中看美人,跑到我这里大献殷勤算什么?”

祁子璟怕薛婉凝误会,赶紧辩解道:“凝儿,你是最懂我的,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你放心,那些小姐的画像,我连看都不看一眼,等我今日回去了,我就命人将那些媒人统统拦在门外,一个也不放进来,你看可好?”祁子璟问的小心翼翼,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薛婉凝,绝不错过她脸上任何细微的变化。

薛婉凝嘴角微微一翘,“子璟是打算伤了京中众多小姐的心不成?”

一听薛婉凝改了称呼,祁子璟大喜,赶紧陪笑道:“子璟心中自始至终只有凝儿一人,岂能再容的下其她。”

薛婉凝羞了脸,低声唾道:“花言巧语,”轻咳一声,提了提声,“听说如今京中流传了一首打油诗,是关于我的。”

祁子璟一听说到正事了,微微收了笑,“确实不假,那日荣夫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点破你的身份,人多口杂,如今对你身世起疑的可不止一个两个,正好,我让人在京中故意散布流言,来个顺水推舟,等有心人听了,自然会查探你的身份,有时候他们怀疑会比我们去说来的更有说服力。”

豫亲王府,一个妇人打扮的女子匆匆入了豫亲王妃的住处,等见到豫亲王妃,顿时老泪纵横,一下匍匐于地,“罪妇于氏,拜见王妃。”

豫亲王妃一下上前,搀起那个妇人,“当年那事怪不得你,莫要再提,如今我请你来,是有事相求。”

于氏躬身道:“王妃但有所求,尽管直言,罪妇就算刀山火海也去得。”

豫亲王妃道:“没那么严重,只是你应该也听说了,长乐郡主现已回府,你是郡主的奶嬷嬷,郡主身上有哪些特别之处,只有你最清楚。”

于氏骇然抬头,“王妃莫不是怀疑……”

豫亲王妃摇头叹息,“我也不想,可如今京中流言四起,想想自己当初不过是凭一块玉佩就认定了女儿,确实有些草率,若我的女儿还流落在外,家中这个别有用心之人却作威作福,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本该属于我女儿的一切,这让我如何心安?”

于氏不知该如何宽慰豫亲王妃,踟蹰道:“可是王妃,您也知郡主身上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啊,这让老奴如何辨认?”

豫亲王妃伸手握住于氏的手,“正因如此,我才特地请了嬷嬷来,长乐是嬷嬷一手带大的,这世上若说还有谁比我这个做母亲的还要了解长乐,便只有嬷嬷你了,嬷嬷暂且在府上小住几日,一会我会安排嬷嬷给长乐沐浴更衣,只要嬷嬷留心观察,我相信嬷嬷一定能辨认出来。”

于氏感受着豫亲王妃冰冷的双手,咬咬牙道:“既然王妃都这么说了,老奴也不再推辞,且先看看吧。”

豫亲王妃:“好,好,来人,快带嬷嬷去换身衣服。”

长乐郡主房内,香烟袅绕,热气升腾,最近一直忙于联合二皇子对付太子,长乐根本没心思理会旁的事,关于京中的流言也是一无所知,此刻的她正张开双臂等着丫鬟来给她更衣,于嬷嬷默默上前一步,接下了丫鬟的活,长乐一愣,“怎么换人了?”

于嬷嬷笑道:“老奴于氏,以前伺候在王妃身边,后来老了,王妃体恤,给老奴了一笔银钱放老奴出府,只可惜老奴儿子不孝,花光了银钱,还将奴赶出家门,全赖王妃可怜,将奴留下,念着郡主将要嫁人,便让老奴过来服侍郡主。”这番话是于氏一早就想好的说辞。

假长乐在前世里并没有见过真身的奶嬷嬷,所以对于于氏更多的不过是觉得这可能是富贵人家的通病,毕竟前世里,真长乐大婚前,豫亲王妃也请了几个嬷嬷前来教习,只不过不是眼前这位罢了。

对比假长乐的无动于衷,于嬷嬷心中却是咯噔一下,认不出来,若放在以往还能用失忆解决,可听豫亲王妃说过,如今的长乐已经能将过去的事记起大半了,于嬷嬷可不信,什么记起了事却记不清脸的说辞,就是乡里那些赤脚郎中也知道,若是记起了什么必定是连脸一起记起的,哪有光记事不记脸的,这话拿来搪塞搪塞王妃也就罢了,但放在于嬷嬷这,只觉得这事蹊跷的很。

于嬷嬷的怀疑并没有持续很久,长乐下了浴池,从表面上看,确实看不出这个长乐有什么其他的问题,于嬷嬷耐下性子慢慢给长乐沐浴,待撩开长乐的一头青丝后,后颈中心处的一颗鲜红的痣如同火把般灼烧了于嬷嬷的眼,于嬷嬷带了长乐多年,自然清楚的记得,真正的长乐后颈处根本就没有这痣,她不是真的长乐!意识到这一点的于嬷嬷心中一震,不动声色的将手中的长发放下,耐心的替长乐沐浴完毕,才躬身出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