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家有考生(85)

作者: 百果酒 阅读记录

第四场连覆,考的一诗一赋。

仍然是谢越彦第一、宋松安第二、李爹第三。

这第五场,也就是最后一场的连覆,所来参考的学子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李爹站在考院大门前感慨。

早先那乌泱泱一大群人的壮观景象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也不知丹嘉城的府尊大人是怎么想的,这四场的难度下来,都快赶上院试了。李爹望着考院外这零零星星的四十多人,他敢肯定,如果不是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他们丹嘉城最后存留下来的这四十多人几乎都可以过院试。

李爹不知道其它府城考题的难度是什么样的情况,只能说他们丹嘉城的府尊大人有才,任性!

这句话是他和女儿雁回学的。

那个孙廷尧拿着雁回给的豪华版佛跳墙菜单满丹嘉城的搜寻好料,只为了一口吃的。

这让李爹百思不得其解。

李爹不懂一个吃货的心。

女儿对孙廷尧的行为解释就是“有钱,任性!”

短小精干的四个字!

词句短小、内涵量大,李爹觉得深得五味!

李爹在坐在考场上的时候,还在想着这一次的考题会是什么。

上次是一诗一赋。

以“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做赋。

这次不知道又是什么?!

最后一场了,府尊大人会不会给他们放点水呢?!毕竟一考就是小半个月,这对考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极重的一个考验。

前四场,几乎场场难度都很大。

但当考卷发下来后,李爹就知道自己想的还是太天真了。

第五场依然很难。

考试题目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仍是一诗一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始见于《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李爹看到考题,在动笔之前,深深的记住了丹嘉城府尊大人的名字-林和靖。

林和靖……

所有丹嘉城府试的考生能记你一辈子。

“‘鱼’为目的,‘退’方为手段……”

李爹不知道的是,丹嘉城这仅剩下的四十几个考生,在过了府试成为童生后,去参加院试时,丹嘉城是送人最少的府城,却是录取率最高的府城,几乎是百分百的录取。也就是说凡是丹嘉城去参加院试的考生,无一例外的全部过了院试。这一成绩,让丹嘉城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一时间守仁书院名声水涨船高……

自此之后,丹嘉城一直走的都是精品路线。

若不去也就算了,若是去参加院试,必然通过。

有好事者询问丹嘉城考生,觉得院试试题难度如何?!,回:“尚可!”,若再让你选择考一次院试和府试,你会选择考哪个?!,丹嘉城考生想起被丹嘉城府尊大人府试支配的恐惧,变色道:“还是院试吧!”

自此,丹嘉城府试一战成名!

……

不过,这些对于李爹而言,还太过遥远。对于李爹而言,这府试的最后一场,九十九个头都磕了,就差这一哆嗦,说什么也要完美结尾,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而对于众衙役来说,终于不用再对着李修竹的陶罐流口水,猜测下一场他会吃什么好吃的,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负责监考李修竹和谢越彦这两个号棚的衙役一场府试下来胖三斤。

总算摆脱了考完就要出去找吃的,月银都快要花光了的痛苦了。

谢越彦和李修竹被众衙役评为最不受欢迎的考生,全部祈求他们一次就过,不要再来了……只除了衙役的头头李清曙除外。谢越彦和李修竹考完了,他上哪里偷师去?!

但无论是有人欢迎还是有人不欢迎,这最后一场的府试还是在夜色中落下了帷幕。

李爹考完了,李雁回就又忙了起来。

很忙!

非常忙!

带来的东西,有些不用带回去的,就都放在他们租的房东家里了。整理完这些,送到房东家后,李雁回心里一轻。然后,就是拉着小叔上街开启买买买模式。

这次李爹来丹嘉城考府试,总要带些丹嘉城的特产回去给家里人啊。

像李奶奶、李爷爷、大房一家、二房一家、还有小姑。

唉……

也不知道小姑怎么样了?!

有没有解开心魔。

是否还痴恋谢越彦?!

李雁回打算给李奶奶和李爷爷买身布料,回去做衣服。若是李爹过了府试,那可就是童生了。到时候,上李家门庆贺的人肯定更多,得给李奶奶和李爷爷好好打扮打扮……

若是李爹再这了秀才,那李奶奶和李爷爷是不是就走到哪儿都可以被人尊称一句“老夫人”“李老爷”?!,李雁回被自己天马行空的乱想逗得直抿嘴。

在绸缎庄,李雁回一口气给全身人都挑了一身新衣服的面料。

这丹嘉城的绸缎庄就是比清水县的大!

各种布料应有尽有!

什么素纱,素罗,花罗,织成,绮,绫,龙绡、绛绡、云雾绡,云锦、宋锦……

看得李雁回眼花缭乱。

索性李雁回还有理智在,虽然眼睛一直在往素纱、花罗、云锦上瞄,可是买的时候,却选的都是上等的棉布。柔软、舒适、还便宜。

“姑娘真是好眼花!这可都是湛江出产的棉布,都是用细麻纺织而成。柔软舒服又透气,质量还好……你摸摸,这厚度……能穿好多年,也不会磨破!姑娘您要多少?!”

年轻的店小二满脸是笑,热情无比,说话嘎嘣脆和崩豆似的。

李雁回也爽快,大手一挥。

“青褐、青蓝细棉布各二十尺、灰茶、松蓝各二十尺……”

李雁回美目一转,又瞄上了另外两块细棉布,“杏色和赤丹各来六尺……”

小姑和梅姐儿肤色都偏黑,穿不了鲜艳娇嫩的颜色,但可以上衣用赤丹压住肤色,下身穿杏色这种柔和的颜色,一定会很漂亮的。

还有李爹。

若是中了童生,总是得做一身新衣的。

而且,七月李爹还得考院试,也得准备两套新衣换穿才是。

李雁回的脚步往另外一堆布料那儿走去。那个柜台的布料一看质量就要比她现在看的这些还要好些。

“小姑娘眼光没得说!这可是离州府新来的上好布料!这虽然也是棉布料,但是,它里可是掺了丝的。穿在身上除了拥有棉布的柔软舒适外,还特别的轻盈。做成新衣穿在身上,非常的有质感,服贴。这可是好料子……”

年轻的店小二见李雁回买的多,出手又大方,更是将将布料介绍得详细无比。

不得不说,李雁回心动了。

“淡青灰、雪青各来六尺……”

“月白……”

李雁回看到月白那匹布料,在柜台上闪着莹莹如月华般的光芒,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突然闪过谢越彦的身影。

他穿月白色一定好看!

李雁回一捶头。

府试都考完了,还想着他那份儿做甚?!

她真是做饭做傻了。

……

第77章

“月白不要了……”

“再来六尺豆青吧……行了, 就是这些了。算一下多少钱?!”

“我们买了这么多, 可有优惠?!”

李雁回笑眯眯的问。

“上好的棉布二十文一尺, 青褐、青蓝细棉布各二十尺、灰茶、松蓝各二十尺、杏色和赤丹各来六尺、豆青六尺、上好的棉布共九十八尺,共一两九钱六十文。上等的掺丝棉布三十文一尺, 淡青灰、雪青各来六尺,共十二尺为三钱六十文,总共为二两三钱二十文。您买了这么多, 那零头二十文,我就给您抹了,总共二两三钱银子, 您看怎么样?!”

店小二笑得极其灿烂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