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能耗的前提是,绝不能牺牲安全性。我想,这也是你们坤辰找我们京和合作的初衷。”
杜总还要说什么,周时亦一个眼神制止了他。
没办法,杜总只好闭嘴,他拿起茶杯喝水,试图平复情绪。
自打周时亦接手坤辰,外界那么多质疑的声音,只有他从未动摇,现在连句话都不让他说。
另一边京和的会议室,宁缺半杯咖啡下肚。
他再次瞥了眼时间,短短几分钟,钟忆往坤辰管理层心窝上扎了数刀。
周时亦终于开口:“钟总继续。”
第一次听他这么正式称呼她。
钟忆看向他:“未来三年甚至五年,分层优化依旧是主流方案。但从更长远来看,端到端技术肯定是趋势。”
杜总还是没忍住打断:“钟总,端到端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它需要超大算力,对芯片算力的要求太高了!基本没实现的可能。推翻我们现有模型从头再来,您知道坤辰要增加多少成本吗?”
前期的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不说,后期的研发成本更是无底洞,还不见得比原先的更好。
据他了解,就没有哪家车企的模型没有任何问题,没遇到任何技术瓶颈。
钟忆看着杜总接话:“端到端一定是趋势,不是理想状态。未来新能源汽车会发展成什么样,智能驾驶能到什么程度,各位或许难以想象,但我能。”
杜总觉得,她口中的‘各位’是特指他。
这是在内涵他什么都不懂。
钟忆:“就因为端到端目前是理想状态,坤辰才得去打破,让它成为趋势。坤辰若想一直占据龙头地位,那就必须先人一步,而不是别人有了你才有。”
她再次看向周时亦:“坤辰如果想要更领先,还必须跨领域合作。”
周时亦示意她讲。
钟忆:“在算法与硬件上跨领域合作,协同设计,实现模型的全方位突破。”
她喝了一口咖啡,“我要说的暂时就这些。周总还有什么指示?”
周时亦始终记得她那句‘意见不合不是针对你个人,更不是公报私仇。’,他承诺道:“最迟下个月,所有问题都会给你答复。”
线上会议结束。
坤辰会议室里瞬间寂静。
没人知晓自家老板与钟忆的关系,刚才钟忆不留情面直击坤辰的痛点,周时亦却未置一词,众人拿不准老板会作何决定。
事关企业的未来,半点马虎不得。
他们在这行多年,见过有些车企就因为管理层一个错误决策,自此万劫不复,将品牌拖垮。
品牌一旦垮掉,被市场边缘化,想要东山再起,太难。
杜总先开口:“模型肯定有不足,但没她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谁又能保证她们团队开发的模型领先业内?”
他承认,钟忆是这方面的专家,可光凭她一面之词,缺乏说服力。
推翻这两年的心血,这不是几个亿几十亿的小数额,别说坤辰董事会不同意,周董事长这关也过不去。
极端场景泛化能力不足,可以优化,又不是无法补救。
杜总嘬了口茶,人也冷静下来:“技术上我虽然不专业,但也略懂,钟总那句‘算法与硬件跨领域合作’,不就是要跟芯片研发团队合作?她这不是借此推销京和的芯片是什么?”
周时亦:“不至于。”
众人不动声色瞥向老板。
杜总委婉道:“周总,我不是针对京和或是钟总,防人之心不可无。您也在生意场这么多年了,乙方故意夸大问题严重性,借机牟利的案例比比皆是。”怎么就不至于了?
周时亦:“她是我老婆,所以不至于。”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错愕不已。
第三十一章
钟忆竟是周时亦的联姻对象?
杜总懵了。
他只知周时亦按家里要求领了证, 婚礼定在坤辰汽车发布会前三天。
至于和谁联姻,他曾侧面问过詹良,詹良只说江家。
但凡詹良模棱两可的时候, 肯定是不方便详说, 他识趣没再追问。
他不是周时亦那个圈子的人,何况权贵圈不止一家姓江, 猜不准是哪个江家, 而钟忆又不姓江, 谁能想到这一层。
杜总花了半分钟才理出头绪, 难怪周时亦在会上用眼神制止他。
不仅不许他反驳,自己在会上也不吱声。
没想到钟忆是周时亦老婆,一切变得棘手起来。
老婆提出的方案,是采纳还是不采纳?
周时亦发话:“京和的意见,大家回去好好想想,下周我们再开一次讨论会。今天先到这,散会。”
杜总没动,等其他人离开,他有话要跟老板说。
周时亦拿起瓶水拧开,待会议室只剩他们两人, 门合上,他示意杜总可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