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鬼皇帝哼了一声,捡过一本手册翻了一翻。虽然技术相对简陋,纸张也极为粗糙,但字迹大致还算是清晰明白、易于识别,甚至还有别样的惊喜:
“你连草药的图案都印上去了?”刘先生展开一叶,点一点上面画的止血药草:“怎么做到的?”
“这就要感谢陛下的人才储备了。”穆祺道:“我向少府索取擅长雕刻的工匠,他们百般搜罗之后,居然将为皇室雕琢木器玉石的匠人选了过来,那个巧夺天工的技艺,的确是非同凡响……”
早在试印《医生手册》时,穆祺就做过充分心理准备,觉得上面描绘的草药太过精细复杂,木板雕刻难免失真;所以打算干脆删掉图像,全部改用文字描述。然而少府送来的工匠手艺却是的确谁匪夷所思,居然当真在木板上刻下了数百种形态各异的草药——精细绝伦,惟妙惟肖,堪称伟大的艺术。
毫无疑问,这是皇室几十年来精挑细选,穷竭物力所筛选出的顶级人才;若非少府为了讨好幸进宠臣不择手段,破例允许方士“暂时借用”,那穆祺就算是找遍了关中上下,也绝对找不出这样的手艺。
当然,一如少府送人时的暗示,这些工匠只是“暂借”,仅能让贵人稍作体验,立刻就要送回;否则将来皇帝用的木器无人雕花,那可是足以震动上下的大事。但很可惜,少府的长官是太不了解这位幸近方士的嘴脸了,否则他绝对不会做什么“立刻送回”的美梦,而该迅速动手,马上冲进上林苑抢人——
穆祺稍稍一顿,向刘先生微笑:“当然,这只是手册的初版,后面可能还要继续订正,加上更多的草药和急救图样,更适用于现在的局势。”
皇帝当日提要求的时候已经声明,这些手册优先供给的是战场,要为汉匈决战培养出能掌握基本急救的军医;于是手册内容自然也要调整,药物的选取都要斟酌。但现在提起这样的事情,却无疑是别有暗示。刘先生抬了抬眼皮:
“既然要订正,那就订正好了。不过,秋收将至,匈奴蠢蠢欲动,边境上的冲突怕也就在这两三个月的功夫,你要尽快。”
“我一定遵命。”穆祺柔声道:“不过这样一来,难免就要占用更多的工匠、更多的时间;说实话,白白占了陛下培育出的人才,我的心里总是不安……”
穆祺当真会为了皇帝而不安吗?恐怕在场之人只要稍有理智,都绝不会做此妄想。但穆祺必须要这样表态,因为只有这样表态,才方便他假惺惺的问出下一句话:
“所以我担心,要是把辛苦培育出的人才挪用来雕刻这些木板,会不会耽误了陛下的事?”
刘先生眯起了眼睛,一言不发的望着穆祺;穆祺面带微笑,同样眨也不眨回望着刘先生;显然,在数月相处之后,刘先生已经非常清楚这位东道主的尿性了;在此人心目中,所谓“皇帝的事”搞不好还没有这本《医生手册》的一根毛重要;而一旦松口答应他“挪用”,那日拱一卒、潜移默化,八成会把皇室几十年来培养出的所有工匠劳力技术人才统统挖走,给大汉皇帝来个全家铲——
——不过话又说来,就算真给大汉皇帝来了个全家铲,那又与他刘彻何干呢?
如果现在是自己(地府版)坐在台上,那面对如此狂妄无耻的挖墙脚,当然要义愤填膺,竭力阻止;但既然坐皇位的是另一个“自己”,那他尿尿的恭桶有没有工匠雕花,没有雕花的恭桶坐着会不会委屈了他尊贵的臀部,又何须刘彻来操心呢?
犯不着嘛!
无数念头一闪而过,刹那之间,刘先生露出了温和的笑意。
“你这就是过虑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只要对战事要好处,倾尽国库也在所不惜,何况只是一些工匠?”他极为和气地开口:“你尽管挪用便是,要是人手不足,那我现在还记得一些手艺极为出色的能工巧匠,也可以把名单开给你。”
穆祺欣然点头,与刘先生相视而笑,彼此默契。双方眉目传情,瞬间就达成了共识:
二比一,喔也!
事到如今,皇帝(鲜活版),还并不知道穆姓方士以及另一个“自己”所设下的险恶陷阱。事实上,对于他来说,排除掉夏日的几个不和谐的聒噪音符之后(好吧,这些音符的确是太聒噪了点),最近的时光还是很惬意、很完美的——人事布局顺利、军事布局顺利,就连早先一直在头疼的财政危机,空空如也的太仓国库,似乎也在方士奇技淫巧之下,渐渐有了充实之望。这样平静而顺遂的日常,不正说明了他统御有方,即使外界干扰如此强烈,依旧能够排除万难,稳步前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