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府皇帝改造指南(347)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不过,我还是设法凑到了能源。”苏莫道:“金兵渡过黄河的消息在高层流传之后,我设法出了一趟汴京城,在城外遇到了枢密使种少保。”

穆祺呆了一呆:“种师道?他离开京城做什么?”

“去哭神宗皇帝的永裕陵,还有哲宗皇帝的永泰陵。”苏莫低声道:“据说他收到消息之后,当场就昏厥于地,几乎不省人事,醒来之后面色顿改,五内如焚,自知性命已在旦夕,所以要向先帝辞行。”

显而易见,如果苏莫都能立刻意识到金军渡河的后果,那种师道这种宿将就只能体会得更清晰、更明白,也更痛苦——更不用说,这样惨烈恐怖的结局,还是种师道一步步亲眼看着滑落下来的:当初朝廷派童贯联金攻辽,种师道竭力劝阻,道君皇帝不听;辽国灭亡之后,种师道极力主张在河北设置防线,道君皇帝仍然不听;一次不听,两次不听,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局势就这么一寸寸败坏到了今天。

既然已经败坏到了这个地步,那接下来的结局,当然也可以遇见。所以种师道前来拜谒先帝的陵墓,未尝没有诀别的意思——他年过七十,骤逢大变,性命已经不久;而中原危在旦夕,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赵氏帝陵当然不可能幸免;一旦靖康后金人南下,那就是“南朝还有伤心处,九庙春风尽一犁”的局面。大家相逢于九泉之下,恐怕也只能低头无言了。

以此生离之悲,死别之惨,种师道的悲哀苦痛,当然可以预料。苏莫当时在旁窥视,也生出戚戚然的哀凉,所谓亡国遗民,黍离之悲,那种天地之大,此生再无立足之处的彷徨,更是剜心刺骨,无可言说。

不过,在凄然的悲哀之后,苏莫却忽然听到了滴滴的提示音——在沉寂多日之后,仅仅只保留了基础功能的系统居然又侦查到了足以作为能源的,高纯度、高质量的真挚情绪。

“其实想一想,这也很正常。”苏莫道:“古人常以君臣比拟夫妇,在侍奉过神宗哲宗之后,还要遭遇徽宗这种货色,那当然是天下一等一的惨事……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这样的真情实感,又比什么火葬场白月光差到哪里去了呢?”

穆祺张了张嘴,他觉得这个类比委实有点不恰当,不过看看现在的状况,还是只能闭嘴了。

——能跑就行,还要啥自行车呢?

“不过,这个发现确实来得太晚了点。”苏莫道:“如果来早一点的话,或许还可以……”

他本来想说,如果来早一点的话;他或许还可以推进进度,做更多的准备;但仔细想上一想,却又终究无法开口了。

更多的准备?实际上,在穿越以来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苏莫耗尽心血,已经为了靖康做了太多准备了;这些准备充分到什么地步?只要大宋的守军还是个正常人——是的,不需要他们勇敢,不需要他们正义,不需要他们舍生忘死,甚至不需要他们正面交战,只要他们是个脑子没问题的正常人,懂得最基本的常识——比如说逃跑的时候要先把追兵的路给堵上——那苏莫都有办法能挽回一下局面,好歹争取一点优势,积攒一点资本,扭转一下战局。

然后呢?然后就是现在这么个结果。

往常看恐怖片里男女主角犯蠢,被怪物追得上天入地,好不容易逃到安全屋里,都不知道反手锁一下门;这种情节大受诟病,常常被指责为导演脑瘫。但现在苏莫只想说导演太厉害了、太有生活了,导演该不会是在带宋混过吧?要是没在带宋混过,怎么能把蠢货描绘得这么活灵活现、分毫不差呢?

战争终究是由人来打的,如果摊上这么一群宝贝,那又有什么准备能够发挥作用?

……所以,苏莫还是只能沉默了。

第122章

等候小半个时辰后, 卫青与霍去病终于姗姗来迟,回报已经将周遭清理完毕。当然,两位在汇报时言语抽搐, 神情尴尬,显然是在用银针清理侍卫时不小心看到了某些不宜见人的情形, 至今仍然难以忘怀。

不过, 面对这样沉默难言的尴尬, 苏莫却依旧表现得极为淡定, 乃至于近乎冷漠;他谢过两位将军的援手, 然后带着众人走入假山后的一条小道,三转四转,在山石掩映下靠近了别院的后门。

这里实际上是宫中内侍往来洒扫的通道, 因为不能碍了贵人的耳目,所以设计得极为隐秘壅塞;几人先后挤入小道, 还要小心排成一字, 侧过身体擦着墙慢慢往前挪,因为空间狭小, 隔着这一层薄薄的石墙, 他们还能听到外面若有似无的呻吟——大概是侍卫们被银针放倒之后, 药效发作,在地上滚来滚去, 实在忍耐不住的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