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府皇帝改造指南(275)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可惜,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斗争中,难以克制的心性是不能被原谅的。老登仔细读了几遍书信,越读越是满意——显然,这样发自内心、不可自控的阴阳怪气已经奠定全文的基调,必定让司马懿受到莫大刺激了。面对这样浑然天成的恨意,他自己甚至都不必再蛇足什么,只需要——

“这里。”他指了指最后:“只用再添一句,就说‘皇帝惶恐言’。”

“这一句就够了,完全够了。”

第98章

的确是完全够了。

当然, 如果要论实际,那这一句“惶恐言”其实不算什么。古人往来讲究谦抑自身,如果是主动写信叨扰他人, 在信后写一句“惶恐言”也是常有的事情。大家都是彼此客套,没有谁会觉得说一句“惶恐”, 就真的是有多么惶恐。实际上, 先前魏文帝赐亲近官吏手书, 往往也是这般脱略形迹、并无太多君臣礼数的顾忌。

但到了少帝曹睿身上, 事情的性质就一下子变得微妙了。以他们拆阅过的往来信件来看, 少帝对待辅政重臣的态度是相当之古怪的。一方面他知道必须得拉拢这些威望卓著的元老,在外彰显出君臣相得、绝无嫌隙的和乐形象;但另一方面又实在忍不住猜忌与揣度的疑心,不能不奋力维持自己那点薄弱的威望;于是行事往往自相矛盾, 一时又要表现亲密,一时又要保持距离;所以措辞中往往拿腔作调, 自矜自诩, 颇有——啊,颇有一种傲娇扭捏大学生的感觉。

那么现在, 一个傲娇扭捏、装模作样了几年的大学生, 忽然给你写信, 说他“惶恐不胜”,你会有什么感觉?

现实不是什么恋爱游戏, 不存在好感度刷满了后会由傲变娇的妙妙happy ending;当一个风裁峻肃、堪称刻薄多疑的皇帝, 居然对自己忌惮多年的大臣表示“惶恐”。那这位大臣所能深切感受到的, 绝不会是什么皇权礼贤下士的感动。

“这一句话的剂量应该已经够用了。”老登非常愉快地告诉穆祺,顺便显摆自己的能耐:“你要转告诸葛氏, 后续的诸多应对,都可以逐一登场了。”

司马懿的城府还是有的, 即使收到了少帝那封被加过猛料的信件,魏军大营依旧保持了平静从容,没有显现出被谣言搅乱士气的景象。可见司马宣王抚军有道,不愧是能与武侯相持的高手。

不过可惜,这种根基已经被挖空了的镇定并没有长久持续的本钱。接到穆祺的转告以后,诸葛丞相按照之前拟定的计划,调动军队隔绝粮道,兵锋直指陇右。于是陇右诸郡为之震恐,首当其冲的南安、安定两郡临阵倒戈,卑辞谦礼,遣使请降;而此不战而降的消息一旦外泄,前线州郡为之哗然,刚有气色的士气遂大面崩盘,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当然,如果以实际而论,陇右州郡投降其实是不意外的。在蜀军的先遣部队四面出击攻下了街亭、陈仓之后,中原前往陇右的兵道粮道均已断绝,可谓是孤悬敌阵、呼天不应,战略上早就已经是完全的死局,基本没有翻盘的可能。任何稍有军事素养的人,都绝不会在这几块飞地上浪费任何精力。

不过,即使攻取陇右已经轻易如探囊取物,但数月以来武侯深自掩抑,却从没有走出这这一步唾手可得的棋。没办法,如果不能把魏军引诱出来围点打援,那吃几块陇右的土地也无碍大局,搞不好还削减了司马懿的战略压力,间接帮助魏军解套。相反,如今稍微忍耐数月,反而可以在时光推移中麻痹魏军的神经,以至于骤然动手、雷霆万钧,反而可以施加意料不到的精神刺激。

没错,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来陇右已经没救了。但在这个时代,有军事常识的人可实在不多;魏军上层或者对此一清二楚;中层军官大抵也能猜到一点细节;但底层无边无际的士卒,对此却真没有什么清晰认知——上层总不能广而告之,公开说我军肯定要输这一阵吧?

所以,在绝大多数魏军看来,这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败、匪夷所思的崩溃。明明司马侍中到任之后,铁腕肃军、严整防务,已经顶住了蜀军节节胜利的重压,维持了前线的稳定,为什么在平静数月之后,魏军重蹈覆辙,又要面临这样的惨败?

士卒们不能理解战略上的抉择,在虚假的安稳骤然破灭以后,他们所能意识到的就只有同一个恐惧——是不是司马侍中也快要顶不住了?

两级反转比单纯的打击还要更加摧折人心。如果先前一直都是失败,那输多了也就习惯了。但偏偏司马懿到任后铁腕出击立竿见影,还真在短短十几日内遏制住了蜀军的攻势;而后几个月蜀军按兵不动,更是给了士卒莫大的信心。如今信心破灭幻想崩溃,大家所经历的巨大恐惧乃至不确定性,还要远远在区区一场战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