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府皇帝改造指南(162)

作者: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十几天行军之后,他们所在的部队已经跨过了边境,初步涉入茫茫草原。如今极目远眺,已经能看到黯淡阳光下天苍苍野茫茫、无边无垠的开阔平地。草原的生态环境相对单调,在迈过了那道无形的降水量约束线之后,沿途所见的植被就开始急速减少,树木灌丛渐次消失,更换为了细长茂盛的草甸——草甸的生态承载能力要脆弱得多,四处活动的动物亦大大减少,于是连军中仅有的乐趣——外出捕猎——亦平白消失了许多;所以士兵们无所事事,也就只有指望着化学实验中的一点乐子解闷。

而对于在化学实验中找不到乐子、只能找到屈辱的刘某人来说,打不了猎的影响就更大了。他平日里忙完事情后总喜欢拿着望远镜东看西看,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想在附近找到一只漏网的狐狸兔子或者黄鼠狼什么的,可以弯弓射上一只,派遣排遣多日以来的郁闷。

而现在——现在,刘某人的望远镜左右环视了一圈,似乎在营帐以外极远的地方看到了一点草木起伏的动静;以他在上林苑打猎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动静应该并不是风吹草动,而是有活物隐匿在下,而且体型还决计不小。

当然,现在天色暗淡阴沉,远处的草木又足有半人来高;就是最敏锐高明的猎手,估计也看不清野草掩映下匍匐的猎物。但这并没有关系,老登思索片刻后,按下了望远镜下部的按钮。

当时赠送这件礼物时,穆祺就曾经交代过,这柄望远镜似乎有什么“远红外辨识”的功能,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可以凭借所谓的“红外线”识别热源,能够将恒温动物与无机环境区隔开来;尤其是在草原寒冷的傍晚,效果更是格外的显著——按动按钮之后,镜筒内投射的影像转为黑白色,在如此鲜明对比下,皇帝可以看到营帐内闪烁的红光——那是往来巡视的士兵踩踏留下的余温、铝热反应向四面辐射的高热;而移动镜筒、逐渐远眺,红光则渐渐减少,只有一星半点闪烁的光团;多半是荒野中逃窜的小老鼠。而将视线移动到刚刚草木起伏的位置之后,他就立刻看到了一团gun光晕;这表明躲藏在远处的绝对是个大家伙,而且体型——

——而且这体型怎么是个人形的?

刘彻大为惊讶,抓紧了望远镜仔细端详,以至于镜筒都被按进了眼眶。实际上这把望远镜有调整焦距以及自动锐化的功能,但缺少了穆祺的教导,刘某人又不大愿意不耻下问,所以十个功能也就只摸清了一两个;他眯着眼睛细细分辨,从光团中隐约辨别出了头部的轮廓。这的确是个匍匐在地的大活人,而且正缓慢向营帐外围靠近。

傍晚时分默不作声的靠近营帐,这总不会是什么友军。但环视四面,除了这一个匍匐的人影之外,十余里以内也看不到其他的伏兵。如果说真要有什么图谋,那这单枪匹马,似乎也实在不像是能闹大事的阵仗……刘某犹豫片刻,仍然莫名其妙,决定还是先下去将消息告知卫青,再做商量。

不过,还未等他起身,傍晚寂静的夜空中就突然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在红外镜头里,有一团新的光晕从某个角落里冲出,杀向了匍匐着人形的那一堆荒草——那是随着大军移动,沿途过来讨食的野狗,现在大概是感受到了自己讨饭的领域受到威胁,所以隔着老远也要汪汪大叫,警告对手;这样的叫声持续下去,难免就会惊动巡逻的士兵。

于是,皇帝亲眼看到那匍匐的人影翻身而起,伸手抽出一把长弓,向天疾射;带有人体体温的箭矢飞入空中,在镜头中留下微带红光的轨迹;然后是半声汪呜的惨叫,光团凌空飞起,随即再无声响——那只野狗被一箭穿喉,当场暴毙,连叫都来不及叫上一声。

以傍晚暗淡的天空、相隔数十丈的距离、又有如此多草木掩映,居然还能摒除干扰,一击中的,这样的技术、这样的心性,当然只有寥寥几类人才能拥有——

皇帝低声道:“射雕手!”

不错,射雕手,匈奴中骑射技艺最为高超精妙的顶级勇士,令汉军大为头痛的特种精锐,连大汉皇帝亦有所耳闻的传奇——譬如刘彻就记得清清楚楚,昔日之飞将军李广,能够声名鹊起的基石,就是他射杀了三个匈奴人的射雕手;这三个射雕手以少胜多,杀死了十余名汉军骑士,却又被李广一人横扫,含恨沙场,数十颗人头彼此垫脚,从此底定了飞将军赫赫之武勇威名。这么多年以后,虽然汉军上层对李将军用兵之才颇有非议之处,却从没有人质疑过他的武勇——这就是射雕手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