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伏青骨(311)+番外

作者:南有檵木 阅读记录

她腰间的玉佩一闪,身旁立即出现了一道身影,与她同着青衣翠杉,同挽素簪。

他背上负着把古琴,手执打蛇仗,走到伏青骨前头,敲打山径两旁的杂草,然后,回头对伏青骨笑得风清日朗。

“我替你打蛇引路。”

“好。”

她何须人引路?不过是不忍辜负他那双痴眼罢了。

可惜有人却不懂风情。

一道白光从伏青骨袖子中射出,化作白衣俏郎君,夺过了三郎手中的竹杖。

白虺顶着花花红红的刮痕,对三郎怒目而视,“死鬼,谁准你打我蛇子蛇孙的?”

三郎在伏青骨看不到的地方,颇为不雅地翻了个白眼。

白虺随即对伏青骨道:“都出药王谷了,要去何处用飞的难道不快些?好好的走什么路?”

一个修士,一条龙,一只死鬼,学什么凡人?

伏青骨道:“行路,亦是修行。”

三郎轻哼了一声,似是嘲笑。

白虺将竹杖在腿上撇断,然后扔到远处,纵身化龙,腾空而起。

“我才不走,要走你们自己走!”

三郎默道:求之不得。

他又化出一只竹杖,对伏青骨道:“我们走吧。”

伏青骨抬头望了眼上空,跟随三郎跋山涉水。

刚过一座山丘,来到一处溪滩,二人停下来饮水听泉。

三郎取出琴,应景的弹了一曲《松石流泉》,好不惬意。

悠然自得之际,一条白蛇顺流而下,停在了伏青骨脚边,露出个带着两个小角的脑袋。

伏青骨垂眸看去,不禁莞尔一笑,随后朝它伸手。

白蛇立即顺着她的手,化作巴掌大的四脚蛇,钻进了她的衣袖中。

三郎琴音微叹。

————————武陵境分界线————————

虽是步行,却因三人并非凡人,脚程比常人快了不少。

不过一日,便抵达武陵境。

三郎带着伏青骨来到当初他在武陵境住过的水邬,时过境迁,只剩荒草深深,残垣断壁,早已不复当年景象。

伏青骨问:“当年你们为何会住在此处?”

三郎道:“我的眼睛受伤,你带我去药王谷求医,路经此地之时,碰到凶兽为祸。”

他回头望向武陵派,只见道宫高耸,高峻秀丽,早已焕然一新。

“当年武陵派还只是个小道观,因被凶兽袭击,掌门身死,弟子们死的死,逃的逃,就只剩下清风一人。你镇压了妖兽,怜清风孤弱,便在此处住下,扶助其重振师门,一住就是三年。”

此事与清风所说相差无几,当年跟随灵晔至此的凡人,就是三郎。

三郎望向水坞,朝伏青骨伸手,伏青骨微微一愣,随即搭上了他。

眼前景象变幻,褪去荒芜,成为一处流水人家。

绿水平桥,茅舍青青,芦花飞絮,桃李纤秾,俨然一处世外景象。

忽地,水坞中化出两道人影,一人挽袖理园,一人赶鹅归圈,正是三郎与绿髓。

幻境变幻,二人或是闲坐抚琴,或是小酌对饮,或是弄波垂钓,过得闲适而平静。

“在此处的三年,是三郎平生最快活的日子。”三郎紧握住伏青骨的手,须臾又松开。

幻境匆匆流去,犹如时光,只剩荒芜。

太短了,无论是这三年,还是这一生。

伏青骨手底微凉,不免为之遗憾,凡人之寿不过百年,修士几百、上千年,境界越高,寿命越长。

以灵晔之修为,三年,不过是朝花夕露,转瞬而已。

伏青骨问道:“你们后来又去了哪里?”

“后来她有事要离开,便送我回了鲁县。”

“然后呢?”

“然后十年未见。”

三年太短,十年又太长,他已经开始老了。

“十年后再见,本以为还可以回到此处,或是再陪她游历山水,斩妖除魔,可她却很快又走了。”

三郎的声音,逐渐变得沧桑、苍老,“过后每次再见,她也匆匆,我也匆匆,她匆匆来去,我匆匆生死。”

伏青骨望向他,却见他变成了一名粗布灰衣,满头银发的老者。

老者叹道:“过后,就再不见了。”

绿髓长青,三郎已老,不是不想见,而是不敢见。

伏青骨怔然,良久才问:“那你为何会变成这样?”

“后来我离开鲁县,故地重游,路上遇到妖兽袭击,‘醒’来便已在神墟了。”老者变回三郎,眼底浮起薄雾,迷离茫然,“过后再见的,都是灵晔仙尊,起先她每年都来,过后几年来一次,十几年来一次,最后再也不来了。”

他看向伏青骨,“直到遇见你。”

这些年,从绿髓到灵晔,再眼前的伏青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三郎也不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