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697)

作者:山水蔚蓝天 阅读记录

所幸在课程方面,因为他们的师资力量最强,所以,他们的经义文章、律法解读等,比之老校之人,更胜一筹。

经过交流,双方学子都再无一丝自得与浮躁,所有人都沉淀了下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考试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人在考场外送学子,殷殷叮嘱。

张梓若也不例外,她给学生们备了方便在考场中吃的肉脯、果脯、炸馍、卤菜、古代版方便面等,不拘是京城,还是河湾村的学生们各一份。

不过,京城的学生们都有家人相送,河湾村的孩子们当然她来送。没想到,沈老夫人和沈昱瑾也来了。

他们交代孩子们放平心态,该吃吃,该喝喝,该写好好写。

“就当你们在做功课,仔细查验几遍,再誊写就行了。当然,谁要是平日做功课不认真,就当我没说这话。”

何乐他们都笑:“夫子,我们平时写功课可是很快的!”

张梓若五指握起,笑道:“我收回前言!”

沈老夫人笑道:“头回见还有这么收回来的!看看,就数你们夫子方法多!你们是你夫子的学生,既学了她的风趣,也学了她的智谋,管它是什么题,一定都会写!也一定都写得很好!”

沈老夫人是个讲究人,只说吉利话。张梓若也笑盈盈地跟上,送了一大串的祝福。

沈昱瑾把他讲过许多遍的科举经验,再次提起。

何乐他们连连点头,他们这些日子,听程夫子开小灶,听燕飞讲课讲经验,听沈昱瑾讲重点讲经验,对在考场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真的已经熟的不能再熟,都能倒背如流了!

考场门前的官差开始唱名,检查。

何乐等人连忙辞别张梓若他们,拎着沉甸甸的篮子,往前面去了。

等待总是无比的煎熬。学生们考了几天,张梓若就担心了几天。

所幸,学生们考完出来时,看上去还好,不像别的读书人熬得脸色煞白,站也站不稳。

但张梓若还是不放心的为他们请了郎中诊治。郎中留了点山楂丸离开了。

张梓若:“……”不应该是安神药吗?

何乐、吕立等人嘿嘿笑:“这不是一紧张就吃吃?吃这个,吃那个,就吃的肠胃有一点点的不舒服。”

张梓若:“……等吃饭的时候,你们都喝粥,吃的稍微素一点。”

何乐他们哀嚎:“夫子,我们想吃好吃的~”

“下顿!”

……

经过一日日紧张的等待,会试录取名单出来了!

红榜之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人放声大笑,也有人失声痛哭。学院的学生们,同样有人高兴,有人失落。

张梓若着重把没考上的学子们叫到一起,带他们出去走走,看一看人间百态,开解他们,一次考试没过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他们都已经尽力了,无论好坏,反正不负自己的努力。大不了从头再来!

看看真正困苦之人,尚在努力生活,更何况他们?

出去走了一圈,大家心情好了许多,回去继续奋斗。

贺承、何乐等部分学子参加了殿试。

第522章 簪花

贺承所写的试卷,以及他对皇帝出的策论题应答都极好,成绩毫无疑问名列前茅。

但皇帝在点他为状元,还是探花一事上略有犹豫。

前三甲有两人都出自知行学院。一个是贺承,一个是来自云县的何乐。

另一个是国子监的考生,年龄比贺承他们大上许多。

贺承有状元之姿,论成绩可谓实打实的第一;论相貌也是实打实的第一。而探花向来是同榜进士中最年轻英俊的人。

虽然何乐生的斯文白净,也不差,但比起贺承还是差了一些的。

只是,若把贺承点为探花,国子监的考生为第一状元,何乐为第二榜眼,贺承第三,成绩排名上就难免有失公允。

皇帝瞧瞧试卷,再想想三人在殿试问答上的表现,暗叹一声,朱笔一挥,写下排名。

……

新科进士簪花披彩,跨马游街。街道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临街的楼阁,窗子旁边也都是不断张望的人。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上上下下人群涌动,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往街口瞅。

“呀!状元比探花还俊哩!”

“我瞧瞧!我瞧瞧!”后排的人踮着脚,按着前排人的肩膀努力往浩荡的人群中央瞅。

“贺郎!贺郎!”

热烈的欢呼声如潮水一般,汹涌而至。声浪渐近,浩荡的队伍也越来越近了。

张梓若和照儿趴在包厢的窗子旁边,揉揉耳朵,相视一笑,笑逐颜开的往街上看。

未见其人,先听见热闹喜庆的鼓声。远远的一大群人缓缓而来,中间的新科进士们如一条红色的河流,最前方是旗鼓开路。周围人前呼后拥,身着皂衣的官差高高举着牌子,上写“肃静”、“回避”等,真真气派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