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们不敢拉扯怒气冲头的慧妃。绿凝哭哭啼啼,抱头求饶。
皇帝看乱的不成样子,吩咐宫人立刻把她们拉开!
绿凝在慧妃的哭骂声中被拖下去了。
三皇子病逝,后宫的妃嫔们无论情谊好坏,皆来长信宫慰问慧妃。
沈明珠也拖着尚未好全的身体前来。
“叮铃”、“叮铃”
隐隐约约的铃声传来。
在阴沉的天气里,在肃穆的宫中,这如孩童嬉笑的、隐约的铃声,使人起鸡皮疙瘩。
每个人知道这铃声来自何处,每个人都知道这风铃是何人所有。
因为知道,所以害怕。
沈明珠的大丫鬟心中太过不安,逾越了该有的规矩,忍不住开口请求:“娘娘,我们快些走吧?”
沈明珠却站立不动,她如遭雷劈一般,半侧着身子,死死的盯着树上的风铃!
她见过这个风铃!见过温柔抚摸这串风铃的女人!
风铃是已去世的小公主的!在风吹雨打当中,在一年年的时光当中,风铃上悬挂的红纸和宫绦,早已褪了色!
她记得,她初来宫中,见到更换风铃的女人,还曾经发问:“为何风铃上只有一串缀有宫绦,其他不坠上?”
那个女人,小公主的母亲,年年去寺庙悼念小女儿的和妃,曾抚摸着风铃,说:“这是她最喜欢的风铃,没做好,就叽叽喳喳的显摆。她忘了给另外几只带上。我也忘了。”
和妃撩起唯一的一缕红色宫绦,神色温柔,“我会把风铃补好的。”
沈明珠死死地盯着多了两捋红色宫绦的风铃,血液凝滞,浑身发凉!
是她!是她!凶手是她!
第482章 你可知罪?
“娘娘?娘娘?”丫鬟轻声呼唤沈明珠。
沈明珠猛然打个激灵,回过神来,听着轻盈的风铃声,觉得浑身都浸透了寒意,过重的寒意使她脚步沉重而迟缓。
脑中也犹如被重锤敲击变的纷乱沉闷。
她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要报仇。到了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别人报仇的棋子了。
沈明珠几乎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到达长信宫的,也记不清自己和慧妃说了些什么。
她回到自己宫中后,加了两件厚衣裳,枯坐许久,让人去叫云淮来。
等云淮到来后,她摒退下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猜测,悉数告知云淮。
“我没有证据,无法指认就是和妃。但是我敢说,风铃的变化绝不是巧合!小公主的逝世说不定别有隐情!她一定是在报复!
而且,宫里也只有她每年能够出宫,能够知道宫内的消息,能在宫外布置人手。她有最大的嫌疑!”
云淮颔首,“风铃倒是一个从未被人发现的细节。和妃平日吃斋念佛,深居简出,为人低调,确实很容易被忽略。还好你发现了端倪,我会往这边查的。”
沈明珠嘴唇微动,想说,如果凶手真的是和妃,她想问问对方,为什么经历了丧子之痛后,还要出此毒计?难道就不怕小公主在天之灵不得安宁吗?
但想到自己悲痛愤恨之时,也曾想害凶手的孩子,同样是牵扯无辜,沈明珠抿抿唇,说:“你小心些。她的毒计一环接着一环,心思深沉,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要打草惊蛇。”
“我晓得。”
……
沈明珠一日又一日,坐立不安、提心吊胆的等待消息。
常让丫鬟、嬷嬷讲宫中各种传闻消息给她听。
这一日晚上,丫鬟打帘进来,一边给她捏肩捶背,一边小声说道:“娘娘,皇上的车驾又往淑妃娘娘宫中去了。夜晚风凉,您别等了。”
丫鬟心中为沈明珠叫不平。
明妃娘娘没了孩子,皇上只是送了补品来。而日日去陪伴痛失爱子的慧妃娘娘。但慧妃娘娘也没能长时间能得到恩宠。
不过十日,皇帝就去了淑妃娘娘宫中,而且一连去数日。
大家私下里都说,淑妃娘娘最善解人意,所以得圣上宠爱。
他们明妃娘娘明明也很善解人意!可皇上就是不来!真是让人想不明白,也让人不甘!
夜晚起了风,吹的太监手中的灯笼来回摇晃。
皇帝坐在御撵上,神色在黑暗当中模糊不清。
他在想最新查出来的线索,想的脑袋发紧发疼,想的胸腔当中有一股无名怒火,却不知要如何发泄。
大太监李吉,习以为常的领着御撵前往淑妃宫中。
宫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皇上身心俱疲,陪伴慧妃娘娘数日,而慧妃娘娘痛失爱子,除了痛骂,就是哭诉。皇上心中更加难受,干脆眼不见为净,前往淑妃娘娘宫中。
淑妃娘娘最是温柔体贴,所生的公主也活泼可爱,童言童语常常惹得人发笑。皇上在此最开怀,因此常到淑妃娘娘宫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