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使者大声反驳,瞳孔却微微紧缩,这等秘密,大魏朝怎么可能都知道?
“怎么不可能?不过是糊弄人的把戏罢了,从油锅里取出铜钱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并无多大关系。
你们这套把戏,在我们大魏,表演的多了去了!你们若是去青楼,在青楼里就能见到。
你们拿着一些小把戏,在两国交谈时来做筹码,岂不觉得荒谬可笑?”
面对礼部官员的质问,敌国使者神色一变,脸上堆起笑来,“久闻大魏朝底蕴深厚,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不过是个助兴的节目罢了,没想到诸位也都早已看过,看来我们两国不仅实力相当,文化也相近。”
他三言两语便将事情圆了过去,态度比及刚来时谦虚和善许多,并为了表示友好,将带来的土仪礼物等敬献给皇上。
皇上赐宴,百官与使者等人同饮,同观歌舞。
会面结束后,使者一行人一回到会馆,立刻派人去打听戏法的事情,尤其是青楼戏法!
这一打听不要紧,青楼女子还真的能从油锅当中取铜钱,并把其中的秘密同宾客们说的一清二楚。
使者想不明白,青楼女子怎么会知道?继续让人打听,好不容易探听出来,青楼女子的那些戏法是一京城纨绔所教。
使者大惊!大魏朝一个纨绔竟然都懂这么多?
他们一行人的动向,被一五一十的详细的报给皇帝,探子将那些人的神情学的惟妙惟肖。
皇帝龙心大悦。敌国使者那震惊的,没见过世面的模样,真的让人心生愉悦,百看不厌。
他命人继续盯着。朝中关于议和的事情,大臣们大多赞成,但对邻国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
许多官员认为,对方既然是来求和,他们就要表现出礼仪之邦的气度来,不仅要接受对方的求和,还要给对方予以封赏,给予大量的赏赐。
镇国公等人坚决不同意!
边关将士拼死拼活,拼出一个议和的结果,议和也就算了,没听说过自己还要给对方银钱、布匹的!
他们是有实力、有胜券的一方!不是战败的一方!
为什么要给敌国钱?为什么不是敌国来给他们上贡?
提议赏赐的文官振振有词:“像我们朝廷上贡的国家,朝廷不也给予了大量的赏赐吗?我们泱泱大国,最重要的就是礼仪气度,宣扬国威,何必在乎那些蝇头小利?”
镇国公等人噎住。他们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忍不住骂道:“放你娘的屁!”
文官不愉,他们的嘴皮子可比这些武将利落多了,三言两语就给对方扣上了一个目光短浅,重利无礼的帽子。
镇国公被气的真想给他们几拳!
两方人吵吵嚷嚷,暂时没个定论,皇帝被吵的脑瓜子疼,宣布散朝。
镇国公回家后,将朝中那些虚伪的文官狠狠骂了一通!潘英将此事转述给张梓若听。
张梓若大惊:这是什么天字一号大冤种?上赶着放低姿态,给人送钱,合着是钱多烧的慌吧!
敌方献点土特产,你就要给敌方送金银珠宝,是生怕敌人不够富裕吗?是生怕他们的武器不够多、不够锋利吗?
一时的议和,又不代表以后的和平。他们既然是来议和的,不应该先交出一两座城池以表敬意吗?
张梓若想起自己也是朝廷官员之一,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折子,递上去。
皇帝看得心情舒畅。然而,朝中大人痛斥张梓若居心不良,想要破坏两国议和之事。
得到消息的张梓若,转眼又上了一封折子,建议为了表示出泱泱大国的气度,大国官员之气度以及对朝廷的忠诚,由他们每人各出一部分金银珠宝和布匹,作为赏赐,给敌国的使者一行人。
攻讦她的官员选择了闭嘴。
张梓若想想,有人故意送到她手边的消息,说,敌国使者在打听潘英和作为夫子的她。她微微一笑,借着敬意楼,让大家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实验。
但故意搞得神秘兮兮,且不说原理。
暗中前来观看的敌国使者被吓到了,这,究竟是人,还是大魏朝的国师?
他携带重金拜会张梓若。
张梓若转手就把东西交给皇帝,请皇帝多给她派点人手。另外,她洋洋洒洒写了第三封折子,主要就是为了告诉朝中的大人们。
看到了没?这些金银可不是我要的,是对方非要给的!
第437章 微臣有一计
对方非要给,那我就没办法了。为了两国邦交与和平,张梓若勉为其难的收下重金,告诉对方实验原理。
至于更多的内容和具体的含义?不好意思,那属于学生的系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