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府,知府踱来踱去,也在思索皇上的用意。
辩论?辩论?
皇上想看的难道是他与通判的辩论吗?若是的话,以往早就传口谕过来了。
恐怕皇上想看的辩论是,他在奏折当中提到的,河湾村的辩论赛。
但通判定然不同意前往河湾村辩论。他自己也不大想去。主动去讲学是一回事,但被皇上命令去辩论,总有一种登戏台子的感觉。
宁旭关心道:“爹,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让您再上一份折子,与通判当朝辩论吗?”
“非也,非也。”
知府胸有成竹的捋捋胡子,给京城友人写了一封信,请他告知,朝堂当中对他弹劾的罪名都有哪些?
……
宫中,皇帝将御史呈上来的两本图书,从头翻到尾,里面虽然是自己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仍看得津津有味。
“虽不合正统,倒也别有一番意思。”
他心里惦记着有种种奇异之处的河湾村,问身边伺候的大太监,“颍州图书馆的事开始辩论了吗?现今如何?”
“回皇上,颍州通判送了一份新的折子来,颍州知府往京城发了一封信,暂无后续。”
皇帝不大耐烦,“动作怎么如此之慢?”他翻出颍州通判的折子,看了一下。
还是老生常谈,不过多了一条:
图书馆正式开业前,程大人已经离开河湾村,并不知河湾村人的所作所为。河湾村人和知府等人,利用程大人的名声,来坑骗百姓,实在罪不可赦!
皇帝意兴阑珊地扔下折子,吩咐身边的太监:“辩论的事情,一旦有进展,就立刻报上来。”
“是。”
皇帝心心念念想看的辩论,被知府一竿子支到了河湾村。
张梓若读着知府的来信,看上面列的一桩桩一件件的罪名,忍不住挑高了眉头。
这是一棒子要把所有人打死啊!诋毁图书馆,诬告知府县令等人,把她也说的跟祸国殃民的妖女一样!
下手可真够黑的!
知府在最后提到了辩论的事情,张梓若笑了笑,折起信纸。
辩论?没问题!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
反正无论如何,她是一定要为自己,为河湾村代言,讨个公道与清白的!
“夫子!夫子!不好啦!有人在图书馆前闹事!”有村民匆匆来报。
图书馆前,一部分读书人推搡着巡逻队员,嚷嚷着“关闭图书馆,烧毁亵渎经典的邪书!”
“退后!退后!”巡逻队员厉声呵斥。
“你们要想闹事,就别怪我们客气!”
对方不但不退,反而闷着头想往里冲。
听到喧哗吵闹声,在馆内看书的读书人和百姓都跑了出来。读书人上前行礼,好言劝他们不要闹事。
只得来两句冷笑和指责。
百姓就直接多了,“你们爱看看,不看就走!少在这里碍事,又没人求着你们来看!”
闹事的领头人,手里举着一本出自河湾村的图书,冷笑道:
“我等不屑于看这种书!我们是为了天下大义而来!是为了圣人经典不被亵渎而来!为了防止有更多的人被你们毒害,而前来阻止!”
姜恩:“有病吧?”
从图书馆里出来的读书人委婉附和,“这位兄台,书籍究竟是好是坏?你还是读一读为好,做事总要辨明是非不是?”
“哼!我们分辨的很清楚!流传数千年的经典,被配上乌烟瘴气的图画,不是亵渎是什么?
你们这是助纣为虐,知道吗?他们亵渎经典,你们竟然不闻不问,还颇以为荣的在此读书!你们与作恶的人有何不同?!”
第300章 比试
图书馆内出来的读书人们也都怒了。
“不分青红皂白,以偏概全,激愤无礼,我看你们不是来为读书人讨公道,你们是来闹事的!”
吴攀:“你们是见不得大家有书可读吗?”
一石惊起千层浪。
人们议论纷纷,好不容易才有书可读的人,对这些闹事者无不怒目而视,纷纷拦在他们面前,义愤填膺地进行指责。
两方吵吵闹闹,一时没个安宁。村民火冒三丈,恨不得把闹事者直接捆起来。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敢无故抓人?天下还有没有王法啦!”
“夫子来了!”
“夫子来了!”
人群从最外层让开一条路。张梓若进来环视一周,“怎么回事?”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明原委。
闹事者在旁边叫嚣,“你就是亵渎经典的主使者?!”
张梓若不理他们,了解事情的原委后,瞧瞧拿着图书,前来闹事的读书人,心下一沉。
好个通判!不仅上折子诬陷他们,想要绝了河湾村的发展道路,竟然还使这种下作手段,怂恿人前来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