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下,沈商凌被他吓了一跳。
幸而手里抓的紧,那东西没被他丢出去。
“别动,”
知道他是好意,沈商凌笑了笑,“我闻到味了,如果没错的话,这东西应该叫番薯,也可以叫它红薯——”
说着,飞快放在嘴边咬了一小口。
闻青檀:“……”
他真替陆骁上愁,这位压根不听劝。
“真是,”
沈商凌这时眼睛一亮,飞快往闻青檀嘴边也一递,“你尝一口——这边我没咬,你咬这边。”
闻青檀:“……”
这人是不是忘了他自己是王妃。
不过他面上倒是很淡定,从容就在这边咬了一小口。
清脆,略有些甜……
口感吧,还成。
“这叫番薯?”
闻青檀咀嚼着看向沈商凌,“这是药材还是……”
“粮食!”
沈商凌重重在他肩上一拍,“闻大人,咱们罘州运气真好!”
“高产?”
闻青檀也是眼睛一亮。
不会吧,又一个高产新庄稼?
“确实高产,”
沈商凌道,“沙土更好。”
砂质壤土最好,他知道罘州是有这样的沙土地,种别的庄稼不太长,土质也难改,荒了不少。
土豆和红薯都行。
多一种就多一个机会。
闻青檀一时没说话,盯着红薯眼神有点狂热。
“这个煮熟了吃,和土豆一样都能顶饱,”
沈商凌补充一句,又忍不住感叹道,“这也是意外之喜。”
没想到,到了罘州,还能接触到外来物。
“又有活干了,”
沈商凌伸了一个懒腰,“唉,做牛做马啊。”
闻青檀:“……”
王妃要是牛马,他们算什么?
“听闻你们马场要扩?”
闻青檀问了一声,先转了话题,实在受不了这人喜滋滋却又有点欠欠的语气。
“对,”
沈商凌道,“又叫人去买马去了,一样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马匹在这个时代可是战略物资。
既然能养好,那他就开始“量产”了,多进一些便宜的病马驽马……大不了多费一些蜜晶水,将马匹都好好养起来。
“你们云水司的钱不够?”
闻青檀失笑,“咱们那细盐可是卖了高价的——”
云水司提炼出的细盐,罘州官署早叫人拿了跟别处卖了。更多是以物易物。
这一段时日,罘州官署,可是又从外面弄了不少物资,连难得的粮草也有一些,最起码,就算闹春荒,也能扛过去。
“钱不经花啊,”
一说起银钱沈商凌就有点抱怨,“世道一乱,就通货膨胀了——”
闻青檀:“……”
啥啥?
听不懂在说什么。每次遇到这种听不懂的情形,他心底就有点略慌,有一种多年的书都白读了的感觉。
不过两人都很忙,几乎是争分夺秒一般。
他们心里都清楚,留给陆骁、留给罘州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一段时日,这十几位士子又深入了解了一番后,竟然,除了有两位家族中来书信叫他们回程外,其余人,包括韩子建自己,都最后选择留在罘州。
这一下,闻青檀更高兴了。
沈商凌也不吝啬,听说后,专门叫云水司杀了一头猪,送去客舍叫人做了一大锅的熬菜给士子们吃。
至于为什么选择熬菜……
一来省肉。
一头猪不光是给士子们吃的,也同时犒劳一下罘州官署上上下下的一些官员,人多了,肉就不够了。
二来,罘州春天野菜、菜蔬都有,熬菜方便。最重要的是,这大殷烹饪方式就那么简单的煮、烤、蒸之类……
那炒锅还是他叫人做的,这么多人炒菜也没几人能做,火锅就更不行了,光锅都不够。
好歹之前云水司叫人做过几口大铁锅,罘州官署那边的厨房,也安置了大锅灶。
这大殷,大炊具可一般都是铜釜,蒸煮的。
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那个釜,又厚,底又平……反正炝锅之类的十分不方便。
他叫人弄的大铁锅,宋朝才开始普及的铁锅,这个大殷也没普及,他叫人弄了大铁锅,罘州官署试着用了几次后,便连连叫好。
主要是能烹个油,再煮再熬的,味道就香了许多。
且平日里用也方便,很适合大厨房。
这些士子一听要吃什么猪肉熬菜,都有些面面相觑。
毕竟,在大殷,猪肉贱,鹿肉羊肉鸡肉鱼肉……才好,毕竟猪肉又有些柴,又有些不太风雅的味道……
王妃亲自叫人做的饭菜,如何这般随意?
莫非,是觉得他们这些士子,只配吃些猪肉?
不是他们嫌弃罘州穷鄙,而是罘州的态度……叫他们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