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不过一月,大家竟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劳动人民的智慧总是无穷的。
知道蔬果保存不了多久,能吃的就尽量先吃掉,吃不掉的就想办法做成各种腌制品。
总之一句话,绝不浪费。
秋收后,官方开始重新分配田地,无论是不是住在安置区内,都将大部分田地使用权收回再重新分配。
毕竟现在所有人都只能自力更生。
唐黎考虑到自己巡卫队的工作和显然不是干农活的材料的唐筱,只接受了分配的基本口粮地,没有和其他人一样选择承包。
人家家里有壮劳动力,她们家没有,口粮可以跟安置区换,地里再随便种点就行。
于是在大家都忙着往地里种冬小麦为不饿肚子做打算时,唐黎和唐筱领到的两亩地里种的都是各种应季蔬菜水果。
她把其他人承包地不要的良种无籽葡萄地和其他果苗地要过来,留一小部分种蔬菜。
安置好的常美霞来看望姐妹两人对此表示十分担忧。
“小唐啊,现在缺粮食,能找到的粮食物资可不多,安置区特地给大家分土地,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种粮食维持生活,你这地里一点都不种,到时候没饭吃怎么办。”
唐黎笑笑说:“我在巡卫队有固定工作,每个月工分固定收入,运气好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就我跟筱筱能吃多少,随便换点就够了。”
唐筱附和道:“常姨你不用担心啦,我姐说了,种粮食的人可多了,任何时候都不缺过得好的人。我们虽然没种粮食,但我们种的都是优质的蔬菜水果呀,不管怎么样都换得到粮食,不会饿死的。”
其实她心里清楚,只是因为她俩都不适合种粮食而已。
这活儿说来简单,可是从种植到收获不知道要操多少心,她们都没经验,还不如种点省心的瓜果蔬菜。
唐黎和唐筱住的是安置区分配的房子。
因为只有姐妹两人,她们分到的是个一居室,面积只有不到60平,但厨卫齐全,可以自己开火做饭。
常美霞来看她们,还给她们带了20斤面粉和10斤的大米。
中午唐黎下厨,唐筱打下手,整了丰富的四菜一汤招待她,饭后还给她包了一大堆刚求收分到的蔬菜水果。
陈江一家三口不住居民区,而是低价租用了陈江姑姑家的老房子。
他们也分到了田地,和大多数人一样种的多是主粮,少部分是蔬菜,水果则是基本没怎么种。
两家礼尚往来,常美霞也就没有推辞。
她和唐黎说:“你要是工作忙,没事可以让唐筱去我们家玩,家里靠着山,山上好东西可多,到时候让陈晨带她去赶山,带点山货回来加加餐也好。”
唐筱很是向往。
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她和大自然最亲近的时候就是学校组织的春游野炊。
赶山什么的,从来没听过好么。
唐黎哪里看不出唐筱满眼的期待,她没拒绝,只说:“等秋收完,巡卫队就会忙起来了,要训练,要出巡逻任务,还要去别的安置区出差,我要是顾不上,就麻烦常姐你们看顾一下她了。”
常美霞笑着应下。
安置区在重新规划,招聘专业人员,在各指定地点重新把医院,学校,福利院,养殖场等等建立起来。
转眼就是灰雪落下,断电灾难降临的第三个月。
安城的位置只在扬子江偏北没多远,天气从十月下旬就开始转凉,几场秋雨过后,晚上的温度越来越低,从晚秋跨向初冬。
7号安置区内面积广阔的种植区域在一个月内完成秋收和冬季作物的播种。
人们看着郁郁葱葱的田地,吃不饱的危机感终于淡了几分。
唐黎的工作很快上了轨道。
她经常跟着巡卫队外出,自身素质不俗,也十分尽职尽责,表现得十分优异。
军警部门因人手不足选调人员时,她就成了种子选手。
这是唐黎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因安置区的情况特殊,军警部门承担的责任相当重要。
若不是他们,安置区没法长期维持稳定和平的治安局面,官方即使再能干,没有个安稳的环境,也没办法有效的达成基本的农业保障。
唐黎对副本世界没有多大的归属感,但对选调进军警部门还是十分期待的。
这也是各大安置区明面上唯一可以合法持枪的部门。
对她来说,在这个部门学到的东西,可比报业余班甚至自己摸索靠谱多了。
工分待遇自然也相当高。
经过一个月的选拔考核后,唐黎顺利成为7号安置区的警务工作者一名。
此时的她又完成了两个简单的支线任务,生存币也攒到了300个,哪怕在系统商城浩如烟海的商品架上,这点生存币都不够塞牙缝的,她也还是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