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限灾难,囤货求生(59)

作者:苓冬 阅读记录

那时候车不能用,船好歹还能运送物资。

而这个副本世界一下子回到了工业时代之前,没有电,工厂无法运转,基本上所有社会活动都停滞,人们能找到的资源都变成了消耗品,用一点就少一点。

附中的庇护所都开放一个星期了,大家愣是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这么多人食水消耗量都很大,从再多的地方搜找再多的资源都没办法安抚那种坐吃山空的危机感。

然而人类总是坚韧的。

城市里无法生存,那就离开城市寻找出路。

唐黎说:“现在能找到的这些东西总是会消耗完的,等迁移之后安定下来,估计会组织人手开荒种植,回归田园生活了。”

常美霞自己也经常跟队出去,很清楚状况有多糟糕。

灾难来临的时候谁都没有在意,之后也有很多人没能发现危机,死伤者众多,车祸的,爆炸的,火灾的,得病的不一而足。

听那些清理小队的人说火葬场都关门了,他们找到的许多尸体没办法及时处理。

各大医院已经成了重灾区。

好些人去世后遗体没办法运走,又不能就地掩埋,只能统一焚烧,为此闹了不少的冲突矛盾。

“早点走也好。”常美霞叹口气,“还好当时果断跟着来了庇护所,现在要走就能一起走,不然守着旅馆,到时候城市都空了,找不到几个活人到处都是尸体那才叫吓人。”

像他们这种忙碌惯了的人尤其没有安全感。

以前开着旅馆就算赚得不多,一家三口生计总是没问题的,吃吃喝喝想买就买。

现在,兜里的钱仿佛都成了废纸,出门转半天都找不到几样能吃的东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危机感时刻悬浮在头顶,晚上觉都睡不着。

迁移的说法传了两天,庇护所终于公开证实了这个消息。

不止是附中,安城几乎所有的临时庇护所都要迁移,目的地是官方商量规划好的,遍布安城周边,命名为安置区,初步规划了20个,每个安置区最多能容纳10万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迁移。

还有很多人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觉得灾难很快就会过去,电也会恢复,生活就能重新回到正轨。

不愿意走的,官方没有强制要求。

附中庇护所用搜集来的纸笔召集人手书写张贴了许多公告单,物资分发小队出去的时候就到处粘贴在显眼的位置。

上面有每个安置区的方向地址,万一哪天想走了,这些人也知道该往哪里走。

迁移理论上来说是就近原则。

附中庇护所在安城偏南的中心地带,真要走,其实往哪个方向去都可以,给民众们的选择也很自由,愿意去哪个安置区就可以去哪个。

只是一旦确定了,要更改就不是那么容易。

有些人住在城里农村老家还有房有地,便觉得没必要非要去官方的安置区,回自己老家更自在些。

一时间整个庇护所都躁动起来,所有人都在各自打算前程。

唐黎和唐筱已经没什么亲近的长辈,也没有哪里的乡下亲戚可以去投奔,两人对于去哪个安置区生活都无所谓。

陈家倒是有去处。

常美霞得知姐妹俩的情况后和唐黎商量:“既然哪里都能去,那我们就继续结伴吧。我老公有个姑姑住在三湾,那边很不错的, 7号安置区就在那附近,要不就去那里怎么样?”

“三湾?”唐黎沉吟道,“这个地方我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唐筱提醒她:“姐,就是我们家被火烧跑出来那天有人说火力发电厂爆炸了,那个厂就在三湾。”

唐黎恍然。

她之前研究过,虽说发电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以副本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目前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依旧是火力发电。

这个三湾发电厂在整个安城的地位可见一斑。

官方肯定不会放弃研究如何让电力能恢复常态,火力发电厂是个多合适的实验场所,将来真要是有电力恢复的那天, 7号安置区说不定就是示范区了。

唐黎转头问唐筱:“你觉得怎么样?”

“我没意见。”唐筱十分佛系,“姐姐你决定,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那就去7号安置区吧。”

决定下来后,唐黎带上唐筱跟陈家三口一起去登记处登记,填了前往7号安置区的意向书。

没有代步工具,大多数人都只能步行迁移。

有人想着找到自行车能省力一点,都想去街上转转看看哪里能找到。

唐黎空间里有。

在出发转移的前一天她和陈江一起离开庇护所,准备象征性地绕一圈就提着折叠自行车回去。

没多久她就发现有人跟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