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林负责带领男人们利用现有建材加固加高酒店原有的围墙,水泥河沙都是现成的,只是量相对这个工程来说可能不够。
唐黎自然将收集建筑材料纳入外出物资清单范围。
此外,他们还打算将绿化带整理出来,把那些观赏性植物花卉等都移栽到角落或者花盆里装点环境,大片大片的绿化带则空出来准备种植蔬果。
种子,农药,化肥还有农用工具机器等等也需要收集。
由于酒店位置接近郊区,附近其实也有不少田地可以用于种植,唐黎抽空在附近转了一圈,意外发现附近有些房子貌似还有人居住。
只不过那些人似乎很警惕,几乎看不见活动的踪迹。
唐黎也不在意。
反正能种就种,不能种还能组织大家开荒,庇护所要长期稳定存在下去,开源节流都是必要的,哪怕土地和水源都面临着被污染的危险,也可以尽量想办法净化使用。
她自制了一份地图,把周遭环境和可利用的资源都标记下来。
另一边,林静仪则带着女人和孩子们开始开荒,把移走了观赏花卉的绿化带分成不同的区域,除草翻土,顺便给做围墙加固工程的大家准备三餐。
人手虽然有点不够,氛围却比较轻松,还在坐月子的卢悦本来都想帮忙的,被大家劝住了。
她只好边带自己的孩子边帮其他几家照顾小孩,闲时带着几个半大小孩读书写字,不让他们乱跑,顺便也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打扫卫生什么的。
阮文静也跟着卢悦做事。
她虽不会说话,但在唐黎的鼓励下已经十分愿意和大家交流,对小孩子们温柔细心,又有唐黎这个自带物资的外挂在,身上永远不缺好吃的,自然很容易赢得小孩子们的欢心。
而唐黎便对照着地图,打算先把花县全部搜一遍,然后再前往更远的另一个市区收集物资。
即便她要找的这些物资空间里都有大量存货,她外出也不仅是为了装样子而偷懒把这些物资拿出来过个明路就拿来用。
能不动用空间物资的情况下,她就算辛苦点,也宁愿先消耗额外收集的部分。
毕竟她空间里的物资更多是为主世界自己一家三口准备的。
下午,唐黎便带着两个驾驶经验丰富驾龄也长的老司机出发了,为了方便收集物资,他们开的是唐黎特地找回来的一辆小型厢货车。
时隔多日,进入县城,味道难以言喻。
唐黎三人都穿了防护服,车子开得并不快,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
沉闷的空气中发酵的味道无孔不入地钻进鼻孔,两个老司机面如菜色,忍不住下车吐了两回。
而唐黎脸色虽不好,忍耐力倒是更强一些。
那两人都吐得脸色发白了,她还稳如泰山,始终端坐在驾驶座上,看他们俩脸色实在不太好,从背包里拿了水递过去。
等他们恢复好了,唐黎也把车停在建材批发市场附近。
他们分批搬了些水泥河沙玻璃不锈钢架等等到车上,然后再在附近转悠,什么便利店副食店杂货店超市等等,都进去看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地但凡包装完好能用的都一股脑儿收走。
反正人多,也打算好了要在酒店庇护所长期驻扎,不管什么都先带回去再说。
总会有派得上用场的地方。
其中食物和纯净水是最为重要的物资,就算他们开垦好了土地准备耕种自给自足,从播种到长成也还是需要时间的。
其次便是各种各样的种子肥料以及工具之类的。
厢货车塞了个满满当当,唐黎还特地路过一个加油站,利用备用发电机将燃油都抽走,桶装的也没放过,还打包了一批修车工具等。
第一次出行满载而归,自然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几家人在原小区憋屈了几个月,如今到了新的地方扎根,衣食住行都有了看得见的保障,精神面貌自然而然就好了起来。
干活的效率成倍提升。
没两天,酒店庇护所围墙加高加固,最上面还用玻璃碎片,建材残渣等尖锐的东西固定在水泥封好的围墙顶上,可以威慑想要翻墙进入的潜在威胁。
此时已经进入十月份,天气开始转凉。
蔬果之类的还能种点应季的存起来,但是到了冬天可能就没办法保证稳定供应,唐黎他们外出的大部分空间都给了各式各样的粮食物资。
仓库肉眼可见地充实起来,大家的心便也渐渐安定。
节省一点,这个冬天不会太难过的。
出了月子,卢悦用上了唐黎他们外出给她带回来的婴儿车,也能够腾出手来做点事了。
唐黎决定搞个食堂,让固定的人负责,一日三餐大家也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