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被允许进入房间的外人,是走运抢到了“纪录片”拍摄工作的方妈妈,她凭借一个有着1万粉的某音平台账号胜出。
别看年轻人更懂互联网,中年妇女反而有着更高的热情用手机拍摄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
旅游、聚餐、广场舞、家庭生活……平时做点啥事,方妈都要拍个短视频发到网上,还经常拉着家里人一起排练小段子。
原本是个让家里人都有些无奈的爱好, 此时却让方妈妈成功应聘为小区第一位“摄影师”。
而且这是来自学园的任务。
据说,他们小区被选为了“希望魔法学园合作示范小区” ,是学园对外政策的一个窗口,将从无到有展示在这个魔法复苏的时代,作为普通人为主的聚居点,如何开启全新的魔法生活。
因此虽然他们不像景区的那些幸运儿一样,能成为福利待遇优厚的合同工,但同样能够享有魔法带来的福泽。
魔力建筑就是第一步。
是的,这些魔力泥砖不是刷给学园的,而是刷给小区自己的。
使用的是杀盟那群人完成学园任务获得的积分兑换而来。
考虑到目前的居住环境过于拥挤,以及随着极寒加剧,越来越不适合进行的户外活动,杀盟在与学园的商议下,决定对小区进行初步改造。
改造的内容很简单,他们决定在小区的楼栋之间,搭建“空中平台”。
这其实还是身为校长的宁昭,授意家长联盟给予杀盟的暗示。
因为魔法土路将小区圈入了学园范围,小区对学园造成了“ -1”分的环境评价,其实这点扣分完全可以接受,但宁昭在见到郑萱的设计图后产生了一个新想法。
什么叫做“大众认知里的魔法风格”?
这个世界真的有这种东西吗?
魔法题材在这个只有“华国”的世界里,是冷门而小众的存在,胡婆婆这种老人甚至在此前压根没有“魔法风格”的概念。
而概念这种东西,是可以灌输的。
哪怕是魔法大陆,审美风格也是一代又一代人去塑造发展的,郑萱找到的资料上,就能看到明显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只是潜移默化下,大家都觉得“那是魔法”罢了。
就像“植物魔法”这门课程,与宁昭自己认知里的魔法也大相径庭,可这丝毫不妨碍它被众人迅速接受。
所以有没有可能,学园可以走和魔法大陆其他所有学园都不同的,现代化魔法风格之路?
而这其实很简单——只要展现出这种建筑是靠魔法才能实现的就够了!
横框几栋居民楼,如同廊桥一样,却比廊桥更宽敞,且压根看不出承重设计的小区活动区,就是这种建筑!
这甚至可以建造成单独的,宛如浮在空中的活动空间。
为了让初次尝试更顺利,宁昭派出郑萱前来协助,为魔法化改造提点优化建议。
在拍完了魔法泥砖生产线后,方妈又带着手机,跟随运送泥砖的人员一起来到“丽景广场”。
这个广场就是小区第一个要修建的活动空间。
其目的是方便举办活动,以及方便集体取暖。
广场将连接1 、 4 、 5 、 7栋楼,为了美观,外轮廓带有弧形,从上空看宛如一片云朵。
高度最终决定修建在5到7楼之间,这是为了让广场下方的采光不至于被完全遮挡。
此外,因为暴风雪就快来了,地面上届时很可能会产生很厚的积雪,这个高度也能为积雪留出空间。
随着第一批砖块运到,接受了初步培训,有些兴致勃勃的工人们立马按照分配好的任务开始搭平台。
这个活最终被杀盟的人包揽了——没办法,这是小区内部的工作,年轻人们就算想要上岗也没有积分可拿。
加上空中作业有一定危险性,壮汉们决定自己来。
随着边缘的砖块一点点往外垒出,他们很快就需要踏上没有任何支撑的平台上了。
多多少少的,所有人都有些紧张。
哪怕知道这是魔法泥砖,可以信赖它的承重能力,可砖块本身看起来还是太薄了,拿在手上又如此轻飘飘的,本能就会担忧它的可靠性。
眼角余光撇到下方的高度,更是加重了这种恐惧。
但随着第一个小心踏上平台的人成功站立,脚下平稳,没有任何要垮塌的迹象,大家心里又多了点勇气。
甚至有人还大着胆子在平台上跳跃了几下,引来大家一阵笑骂。
“别秀了,小心掉下去!”
为了以防万一,身上当然绑了安全绳,可这世界上唯一安全的方法就是别做任何不安全的事。
“我这是检验工程质量。”对方得意洋洋回答。
他们在手机的镜头里,显得勇敢无畏,仿佛这种空中作业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