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没有道理的惯性思维。
就像,其实东洲锈日带来了东洲的末日,未必意味着南洲也会经历末日一样。
可是,在并无更多经验可以依靠的现下,所有人都习惯于拿东洲作为参照,这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路径依赖。
唐妈妈将截图保存下来的帖子发到了朋友圈,和姐妹群里,收获了熟人们一堆问号,还有许多人也转发了类似的“预言贴”,只是里面的灾难变成了地震、火山喷发、极热等等。
就这么半天多点的时间,网上确实已经谣言四起了。极寒说占据了南洲人讨论的主流,但各种五花八门的预测层出不穷。
这些预测发布人的地址以外洲为主,但也穿插了不少南洲本地人,颇有一种要流量不要命的美感。
扫了几眼后,唐妈妈反而淡定了。
“不管了,反正离开南洲就行了,是极寒还是洪水不重要。”她说,“要是离不开,那也不重要了。”
离开,活。
留下来,死。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逻辑。
就在这时,唐爸爸喜气洋洋地汇报:“老婆,我找到车了!老赵家不是才买了辆房车吗?他说可以带上我们。”
被称为老赵的,是唐爸爸的老同学兼好兄弟,交情过硬的那种,要不是都生的儿子,差点就要结姻亲了。他们说可以带,那就是真能带。
听到这个好消息,全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唐东风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爸,赵哥不是开了家水上运动器材的店吗?能不能让他捎点装备带上?”
唐爸爸也看到了帖子,几乎不假思索地拍板道:“行!”
*
两家人约定了翌日一早就出发。
倒不是不想早点走,但要准备的东西还是太多了,为了避免路上因为缺这缺那出现麻烦,最终还是决定缓一天再走。
再说了,今天已经全城——不,是整个南洲都在堵车,高速上密密麻麻都是滞留车辆,早点出发还是晚点出发,意义也不是太大。
唐爸爸和赵爸爸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讨论出行路线,房车底盘低、尺寸大,其实并不是很适合用来逃难的车辆,但要装下那么多的行李和两家人,也没有更合适的办法了。
而且要尽量规避堵车,这使得两家人必须提前规划好路线,年轻的两个小伙子甚至用卫星地图,一一确认了路面状况。
能走的路其实不多,但好在和南北走向的东洲不同,南洲是个东西走向的“一”字型,且是一块四面环海,相对独立的大洲。
南洲有着长长的海岸线,以及数座跨海大桥。
这让逃离的路程短了许多。
两家人不打算去挤飞机或者跨海铁路,肉眼可见的,那不是个好主意。
他们打算从大桥走,实在不行,找船从海上走。
赵家的儿子,名叫赵海洋的小哥,由于业务原因,结识了一些水上的朋友,靠交情大概率是能混艘船的。
怎么想,他们成功离开的概率都很大,只要能按时抵达海岸线。
翌日,等到赵家人开着房车来接人,唐东风敲响了柿子家的门。
“搞到了,皮划艇,不过得自己充气,而且比较简易。”
唐东风吭哧吭哧帮着将一大堆东西往柿子房里搬。
“还有这个,救生衣和救生圈。我不知道卡卡能不能穿,只能你自己试试了。哦,还有这个,潜水用的氧气瓶等。”
他准备的比柿子预想的还要充分,以至于说谢谢时,女孩都有些哽咽了。
她摸索着用手机给唐东风转了一大笔钱,吓得唐东风连连摆手。
“拿着吧,如果……钱可能在这边没用了,反而你们去别的洲还能用到。”柿子是这样说服他的,“你拿着我比较没有心理负担。”
虽然不该问的,但唐东风还是忍不住关心道:“你打算怎么办?”
他无法想象,失去了所有依靠,甚至连眼睛都看不到的女孩,要怎么样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柿子却露出了一个笑容:“不用担心我,我会去庇护所,梅姐已经帮我联系好了。”
梅姐是负责这片的社区工作人员。
听到柿子这样说,唐东风总算是松了口气,最后一次撸了撸卡卡的头,对着一人一狗挥手:“那……再见?”
“祝你们一路顺利。”
女孩说。
*
撤离开始了。
虽然提前规划好了路线,但房车还是很快卡在路上。
而且由于房车太大,非常碍事,出来没一会儿就挨了不少骂。
车实在太多了,甚至比昨日还多。有还在坚守的媒体人称,昨天各大4S店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销量最高峰。
很多车连牌照都来不及上,就已经到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