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年代文里的对照组女配(233)

作者:爱吃蒙式奶食的洪天 阅读记录

在客厅里的两人看到白墨轻轻的抱着程二丫,嘴角不知不觉露出了一丝姨母笑。

年轻人就是感情好,看来他们的大孙子也有指望了。

想到这李桂花乐滋滋的拉着程建国到卧室。

“干啥呢?今晚这么早睡吗?”程建国一边看着庭院中的两人,一边嗑着瓜子,随口道。

“快点滚回屋子里睡觉,你在这客厅里当电灯泡干什么?”李桂花不客气地把程建国拉扯到卧室中。

“刚才你没瞧见二丫和小墨那浓情蜜意的模样,你这样大咧咧的出去当电灯泡,你还想不想抱孙子了。”

听到“孙子”二字,程建国立马反应过来脸上的皱纹都被笑容所驱散。

“唉,好好好都听你的。”程建国道。

而屋外的程二丫仍在和白墨讨论着自己的计划以及两人什么时候见面。

白墨对程二丫的大部分想法都很赞同,唯独每年见一次面这个做法不赞同,并说会在经济允许的条件内半年见两次。

看着白墨那有些伤心的神情,程二丫点点头表示答应了。

云里镇到京市的距离很远,路上得花上一大笔费用,那个时候自己应该可以靠翻译英文书籍赚点钱应该也是可以支付得起这笔费用。

……

第二天一大早,程建国和李桂花照例早早的就出门上工。

不过刚刚走到田里,便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上面宣布大家不用一起干活了,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人口来分得土地。

听着村长所说的话,程建国两人只觉得脑子里晕乎乎的。

家家户户都有土地!

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会遇上这种好事,以后自己就可以在自己家的土地上种植自己所想要种植的植物,也不必和别人一起分。

这个消息像是一阵风一样,传遍了每个田地上工作的村民的耳朵中。

对于这个消息,那些勤劳工作的村民自然是很开心,但是那些混子却感到一阵厌恶。

那些田里的知青却有些迷茫,要把田地分下去了,那他们这些知青怎么办?

他们不是村里的居民,可以分得一片土地来种植食物养活自己,难不成要让他们天天喝露水吃西北风吗?

还没等几个知青抗议的时候,村长又带来了一个让他们十分振奋的消息就是,现在只要是知青想回家村里都会给他们买车票,送他们回家,这是上面的规定。

一些新来的知青马不停蹄的到村长那里填写回程的地址领取车票,而另一部分已经和村民结婚的知青有些犹豫。

毕竟她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已经结婚,结婚之后除非离婚舍弃自己的孩子,否则很难再回到城里,就算能回到城里也很难找到一份工作。

一连几天村里的知青越来越少,有的已经结婚了的知青甚至丢下孩子半夜偷偷的跑了。

大河村是个偏远贫瘠的地方,村民们对这些知青的反应见怪不怪,毕竟人人都是趋利避害,都想去更高更远更繁华的地方。

看着一辆又一辆的车接走了那些知青,李桂花编织毛衣的手有些哆嗦。

闺女这次可能会考上大学,大学应该都是在那些比较远,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到时候闺女会不会像那些知青一样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想到这,李桂花的心是一阵疼又一阵烦躁,手中的线也勾错了。

刚刚出门的程二丫也得知了这个消息,据说是别的地区早已经实行,他们村庄太于过于偏远这才这么晚实行。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程二丫快步的朝张曼所住的院子中走去。

走到厨房,程二丫往里面望了望张曼并不在里面。

厨房里的厨具被洗得发亮,那些盘子、筷子以及铲子都放在一个大盆中,其它的一些食物则是整整齐齐的摆在另一端。

“张曼,你在家吗?”程二丫喊道。

“张曼!”

“来了!来了!我在屋里头呢,刚刚在收拾东西!”张曼一边推开门,一边喊道。

透过门,看见屋子里面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日常用品,程二丫就知道张曼即将离开这个偏远的小村庄。

看到程二丫注视着自己身后的东西,张曼的眼中带着些许尴尬。

这些东西都是他这一大早上整理出来的,现在屋子里面确实有一些乱。

“二丫,你怎么来了?”张曼没忍住开口问道。

程二丫走进屋里,手头上一边帮张曼收拾东西一边道:“村里都传遍了,现在知青可以自己回家了,今天下午四点有最后一趟车,我猜想你应该会离开,所以这才找到这里来和我所猜想的一样你在整理东西。”

听到程二丫的话,张曼帮忙整理行李的手微微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