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恶名昭著的我总在救世(149)

作者:人癫路平气顺 阅读记录

陈稷的所作所为,并未能瞒过内行厂无处不在的耳目。

一份份关于抚远县“收容江南流民,疑似包藏祸心”、“陈稷言论多有对朝廷不满,恐有聚众谋逆之嫌”的密报,再次堆到了高德禄的案头,最终呈到了女帝的御前。

高德禄垂手侍立,阴冷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试探:“陛下,这陈稷…恃宠而骄,竟敢收容江南逆产!其心叵测!是否…让老奴派人将其锁拿进京,严加审讯?”

女帝正批阅着一份关于京畿流寇再起、请求增兵的奏章,闻言头也未抬,朱笔在奏章上批下一个刺目的“剿”字。

她放下笔,这才拿起高德禄呈上的密报,目光快速扫过。

密报中详细描述了抚远县流民营地的规模、陈稷的言论,以及一些捕风捉影的谋逆猜测。

殿内一片寂静。

高德禄屏息凝神,等待着雷霆之怒。

然而,女帝看完密报,却只是随手将其丢在御案一角,与之前那份关于抚远的密奏放在了一起。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怒意,反而…似乎有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满意?

“高德禄。”

“老奴在。”

“江南那边,收上来的银子,有多少了?” 女帝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回陛下,已有…三百余万两。”

高德禄一愣,连忙回答。

“不够。” 女帝的声音冰冷,“朕要的是连本带利,一千万两。三个月期限,还有多久?”

“还…还有两月。”

“那就加紧办。”

女帝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剿匪奏章,语气平淡无波,

“至于抚远县和陈稷…跳梁小丑,何须在意?江南的银子才是大事。盯着点就行,不必打草惊蛇。朕…留着他,还有用。”

留着他,还有用?

高德禄心中剧震!

女帝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如同惊雷!

他瞬间明白了女帝更深层的意图!

陈稷在抚远所做的一切,收容流民,维系一方,甚至那些怨言,都如同在女帝刻意制造的黑暗泥沼中,顽强生长出的一株幼苗。

女帝不是看不到,不是不能除,而是…

故意留着!

她需要这株幼苗,需要它吸收泥沼中的养分,需要它成长,最终…成为一棵能取代她这株“毒树”的新木!

陈稷,就是女帝为自己选定的、用来终结她恶名昭著统治的人!

女帝是在用整个江南的血泪和动荡,为陈稷铺路,为他积累拨乱反正的资本和声望!

一股寒意从高德禄脚底直冲头顶。

他看着御座上那个年轻绝美却心思深沉如渊的女帝,第一次感到了发自骨髓的恐惧。

她的冷酷,不仅是对敌人,更是对她自己!

她是在用最极端的方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被推翻的暴君,然后亲手将推翻自己的天命之人扶上位置!

这份算计,这份狠绝,这份视天下为棋局、视自身为棋子的气魄,让高德禄这个见惯了阴谋诡计的老阉奴都感到不寒而栗。

“老奴…明白。” 高德禄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深深低下头,“定当…‘照看’好陈县令。”

恶政,在女帝的默许甚至纵容下,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永徽四年达到了顶峰。

内行厂在江南刮地三尺,抄家灭门无数,所得金银珍宝源源不断运往京师,填充着女帝穷奢极欲和穷兵黩武的国库。

与此同时,北境在严苛军管和残酷镇压下,流寇虽被压制,但民间怨气如同压抑的火山;

江南更是哀鸿遍野,无数失去生计、家破人亡的流民被逼入山林水泽,小股的暴动此起彼伏,渐成燎原之势。

而抚远县,在女帝有意无意的忽视下,在陈稷呕心沥血的经营下,竟如同风暴眼中一片诡异的净土。

它吸纳着从江南和北境逃难而来的绝望者,在陈稷的组织下开荒拓土,形成了一支以生存为唯一目的、却日渐庞大的力量。

陈稷的名声,在底层百姓和部分对朝廷彻底失望的寒门士子中,如同暗夜中的星辰,悄然传播。

“抚远陈公,仁义爱民”、“唯陈公处,可活命”的私语在苦难的大地上流淌。

永徽四年冬,罕见的暴雪席卷北方。

本就艰难的民生雪上加霜。

北境数州爆发大规模饥民暴动,攻破县城,开仓放粮。

消息传至江南,早已如干柴烈火般的民怨瞬间被点燃!

数支打着“诛暴君,清君侧”旗号的起义军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一支以江南盐工、破产商贩和流民为主体的队伍,声势最为浩大。

他们攻城略地,劫富济贫,矛头直指京师,直指那位坐在紫宸殿龙椅上的永徽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