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归晚走到帐门口,掀开厚重的帘幕。
朔方城在暮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
北境的寒风带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京师的风暴与朔方的烽火,在这一刻,被她用冷酷的意志强行扭在了一起!
“楚王以为本宫远在朔方,鞭长莫及?”
她望着阴沉的天空,声音冰冷而睥睨,
“他错了。本宫的刀,无处不在!本宫要让他知道,动本宫的人,觊觎本宫的位子,会是什么下场!”
她猛地转身,玄甲映着跳动的炉火,如同浴血重生的战神:
“传令三军!计划不变!明日拂晓,按计行事!本宫要在这朔方城下,用蛮族的血,先祭一祭本宫的帝旗!待凯旋之日,便是本宫…踏平宗室,君临天下之时!”
凛冽的杀意混合着冲天的霸气,席卷了整个大帐。
青鸾等人看着那个在内外绝境中依旧傲然挺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身影,眼中充满了狂热与敬畏。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一个注定要在血与火中,踏着无数尸骨,登上那至高宝座的——铁血女皇!
朔方城下的战鼓,即将为她的登基之路,擂响第一声震撼天下的强音!
而京师那场自诩为清君侧的闹剧,注定将以最血腥的方式,沦为这位未来女帝登基前的最后祭品!
第78章 血色归途
朔方城头的狼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与焦糊气息。
城门洞开,大胤的玄色龙旗在破损的城楼猎猎作响,取代了蛮族的狼头旗。
城内一片狼藉,断壁残垣间,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收敛袍泽遗骸,押解着垂头丧气的蛮族俘虏。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无半分大胜后的喜悦,反而凝重如铁。
赵归晚端坐主位,玄甲未卸,素麻孝袍上溅满深褐色的血污。
她手中捏着一份染血的密报——正是高德禄在京师垂死挣扎中送出的最后一份详尽情报。
“楚王赵炽,挟持二殿下赵珩于太庙,逼迫礼部官员,定于三日后…也就是明日,举行‘新帝’赵昶登基大典。”
赵归晚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安平郡王赵曙,已被其封为摄政王。宗正寺卿赵元朗,总领朝政。京师九门及宫城禁卫,已尽数被其党羽控制。高德禄…重伤昏迷,生死未卜。皇城司…十不存一。”
帐内诸将——李勣、郭崇韬、杨业、赵璟,皆脸色铁青,呼吸粗重。
朔方大捷的振奋,被后方这记背刺的阴冷彻底浇灭。
挟持皇子,另立幼帝,污蔑监国为妖,这是要将他们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置于何地?!
“无耻老贼!”
赵璟双目赤红,一拳砸在案几上,木屑纷飞,“皇姐!给我一支兵马!我星夜兼程杀回京师,踏平太庙,救出二哥,把那老匹夫千刀万剐!”
“不可!” 李勣沉声喝道,“三殿下!京师路远,且楚王必有重兵把守沿途关隘!我军刚经大战,疲惫不堪,强行奔袭,乃取败之道!”
郭崇韬也皱眉道:“李将军所言极是。且我军若主力回援,朔方城防空虚,万一阿史那咄吉残部或他处蛮族趁虚而入…”
杨业此刻也收起了骄横,脸色难看。
后方根基被毁,他们这些边将,瞬间成了无根浮萍!
他看向主位上面无表情的赵归晚,心中第一次升起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恐惧。
这个女人,在后方如此剧变下,竟还能如此冷静?
她到底…在想什么?
“慌什么?”
赵归晚放下密报,目光如同冰锥扫过众人,将他们的焦虑尽收眼底,“楚王跳梁,自掘坟墓。本宫等的,就是他这场登基大典!”
她的话让众人再次愕然。
“传令!” 赵归晚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
“一、李勣听令!”
“末将在!”
“着你即刻整编降卒,收拢朔方城内可用兵甲粮秣,精选一万五千名体力尚可、熟悉北境地形的精锐步卒,由你亲自统领,留守朔方!
本宫给你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内,给本宫将朔方城防恢复七成!若蛮族来犯,死守!守不住,提头来见!”
“末将领命!” 李勣重重抱拳。
他知道,这是殿下对他最大的信任!
留守孤城,责任如山!
“二、郭崇韬、杨业听令!”
“末将在!” 两人齐声应道。
“着你二人,统领河西、陇右两镇剩余主力,并河南、河东府兵,即刻启程,兵分两路,扫荡北境残余蛮族部落!
尤其是阿史那咄吉可能藏匿的阴山以北区域!本宫不要俘虏!凡持兵刃者,杀!凡抵抗部落,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