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炉里冒出来的烟雾,会顺着通风管从车尾飘出去。
梅格小姐抱着本绿色漆皮描金的大部头在车上慢慢翻看,她看起来心情不错。
玛格丽特正昏昏欲睡时,马车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小镇,低矮的建筑物从窗外掠过。
洁白的原野上石子路覆盖在冰霜下呈现灰色,大地变得平缓起来,偶尔看得见宽阔的河流,这里已经不是峰区了。
不一会儿,玛格丽特看见了古老的水车磨坊,发红的木板水车在清澈的溪流上缓缓滚动,水力带动磨盘。
看到磨坊,也就离他们要停下来休息吃午餐,喂马的邮差驿站不远了。
路边的行人渐渐多起来,这镇子附近似乎有煤矿,许多人推着一斗车一斗车的煤炭沿着街往马车上搬运。
到了邮差驿站那稍微体面点的砖石房屋前,男管事领着车队停下来,靠进了砖房前方的院子里。
他虽然穿的厚实,有毛绒帽抵挡,可还是满脸冻的通红,挨个敲敲车窗,通知车内的人。
“梅格小姐,驿站到了,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随后,又去了后车。
玛格丽特摇醒了那两个女仆,她打开车门,一股冷风透进来。
顶着寒冷下了车,一脚踩进混合了冰霜的稀泥里,又转身扶着梅格下车。
“走,进去吧。”梅格也有点受不了这温度,她们提着裙子进了驿站。
屋里一进门的地方不大,柜台后紧紧靠着楼梯,进了侧厅,布置的还算体面,有壁炉和精致的家具。
老板像是快睡着了,听见动静后惊醒,干紧起身招呼客人。
见他们像是哪个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于是将人安排在侧厅,那靠窗摆着几张长桌,铺了桌布。
老板一脸殷勤的凑上来,一眼就看出只有两位主子,剩下的都是仆人。
按照习俗,仆人是不能跟主人一起同桌吃饭的。
索伦先生与梅格小姐在一楼坐,他这些仆人被围着围裙的老板娘引到了二楼。
往上走时,玛格丽特还看见楼梯入口处有个小门,从小门往后瞧,可以看见后厨。
后厨外,有个后院,那里搭着简易的草棚子遮挡风雪,也有几张崴脚桌,坐着几个衣衫破旧的煤矿工。
他们看起来没什么钱,用黑乎乎的面包蘸黄油,配鱼干吃。
不过,据玛格丽特所知,煤矿工是小镇上薪水最高的职业。
楼下,男管事与老板商量了几句,那老板便喊出来几个帮佣,从后院里运出来喂马的豆饼。
玛格丽特与罗茜寻了个边角的位置坐下,就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提着长嘴的水壶“噔噔噔”爬上楼。
挨个给她们的水袋添上热水,又问她们点菜。
“我要一份面包,一份培根,不要焗豆子,剩下的有什么上什么吧。”
罗茜点了,玛格丽特懒得思考,就说与她一样。
小女孩儿脸上都挂着鼻涕,穿着有些肥大的围裙,脸颊被炉火烤的通红。
几个男仆和马车夫不能沾酒,问老板娘要了一些红茶,玛格丽特也要了一杯。
一桌的人挤在一起,虽然没有火烤,但也很暖和。
楼下,干燥温暖的侧厅里壁炉被点了起来,十分舒适。
梅格小姐对小羊排和牛排这种油腻腻的烤肉不感兴趣。
打算提前吃下午茶,厨房就端上了三层点心塔,与一壶红茶。
点心塔最下面一层是金枪鱼配酸黄瓜酱的三文治,中间一层是坚果司康,最上面一层是马卡龙和柠檬塔饼。
这种餐食要从下往上吃。
梅格看着觉得点心种类不够丰富,不过路途上不比在庄园里,也只能这样将就一顿。
还好她不是很挑剔的人。
索伦一路都在看书,直到餐前才放下,梅格问他到了剑桥是不是要去拜访老师。
他答是,梅格又问准备了什么礼物。
那几个教授都地位不凡,索伦叫人按照他们的偏好准备了一些艺术古董。
这东西拿来送礼十分挑不出错。
梅格笑道,“在这方面,你比你父亲做的要好。”
她扯了扯嘴角,便继续使用热气腾腾的餐点。
纳德维丁马场的事情办的好,母亲也终于同意她来插手工厂的事情了。
工厂是家族的核心命脉,原来只有她大哥可以直接参与决策。
但看这几年,大家都看出来她大哥在这方面实在是没有头脑,母亲便开始收缩运营成本,控制产出了。
南方的工厂不多,伦敦这几十年陆陆续续建了四处,今年决定关闭了两处。
几个经理已经将订单全都清货,将场地和织械租给了别的布商。
现在一年的租金一两千镑,与以前一年一两万的利润来比较,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