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多了,玛格丽特十分清楚情节起承转合刺激的套路。
如今年代不同,小说的风评受困于主流思想,无论或悲剧或喜剧。
正面角色必须毫无道德瑕疵,否则大众无法接受,批评家们的刻薄言语能写满整个报纸。
玛格丽特笔下的角色大多亦正亦邪,有性格有魅力,并非平面人物,所以,一经出版,话题度便很高。
就例如隔壁的家庭教师梅尔小姐,她感叹于皮尔斯小姐的勇敢。
可又认为皮尔斯小姐离家出走的行为过于反叛。
作为一个牧师的女儿,字里行间的皮尔斯小姐,对神明缺少了敬畏之心。
不过,玛格丽特的写作并不受这些看法的影响。
她认为,如果想写出出色的小说,主角都得是一个完整的人类。
既然是完整的人,就得有瑕疵,欲望,抗争心理,以及盲目的勇敢。
玛格丽特感觉自己挺胆小,写这样的人物出来,也是为了给自己给予力量。
等她提前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向窗外看去,外面一片昏暗,鹅毛大雪。
玛格丽特打算下楼吃晚餐。
她出门去,迎面碰上来找她的男管事。
从对方手里收到了梅兰妮稍来的信。
她只能折返回屋去看。
拆开信,梅兰妮先是恭喜玛格丽特,能跟着梅格小姐去伦敦见世面这是个好机会,姨父姨妈都很开心。
又说他们倒没什么东西要带的。
只不过有一宗事,需要她去伦敦时顺带办了。
原来,是姨父想叫她帮忙,在伦敦找几家大报社,登几条北约克郡纳德维丁地产与农舍租赁出售的广告。
姨父已经知道了她在府里帮忙做文书工作,就请玛格丽特替他写一条广告。
信封最里面,姨父给包了十个英镑的资费。
这是笔钱不小,足够他给旅店的帮佣发一年的薪水,看来姨父也是下了狠心要宣传。
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是这时代小商人常做的事情,报社会专门留出这种版面,通常按照广告的行数收费。
但即便是登十来家,或许也用不了这么多。
玛格丽特看到信的最后,梅兰妮说,登报纸剩下的,算是给她的报酬。
她将这些钱放进衣柜,琢磨了一会儿姨父的业务内容。
便动笔,写下三行简短但具有吸引力的广告语,并且附上联络地址。
……
第二天,清晨。
玛格丽特穿着厚睡裙,裹着被子躺在小床上酣睡,乱糟糟的一团,在窗帘的遮挡中岁月静好。
她现在平常都是八点起床。
忽然,楼板似乎传来一阵震动,楼下似乎有不小的动静。
她听见了,被吵了起来,揉了揉眼,掀开被子坐起身。
撩开窗帘,窗外依旧呼呼地下着大雪。
整个世界都变得朦胧了起来。
严寒来临,屋里冰窖一样冷,楼下走廊里,管事的声音格外洪亮。
挨个敲着楼下仆人们的宿舍门,将他们叫醒。
准备安排上午庄园内的除雪工作,要迎接客人的远道而来。
玛格丽特揉了把脸,起床拎起炉子上的小水壶倒了一杯喝下。
又擦燃火柴,点燃了炉子。
今天,应该是贝玆先生倒访的日子。
府里还邀请了纳德维丁的许多邻居来做客,一起聚餐。
得知这位大人物要到,邻居们就没有不应的。
玛格丽特梳洗好,下了楼,路过庭院,看见一排排的男杂工们。
个个冻的哆哆嗦嗦,手里还拎着铁锹和扫帚,要去庄园外清理出一条路来。
她沿着被踩出来的小径走,淋了一头的积雪,去到主宅才抖掉。
后侧过道里,女仆们端着梳洗家伙事儿前后穿梭。
忙碌的为府上女士们准备起床后要梳洗的工作。
玛格丽特上楼去储物间,见到玛丽在擦东西。
就使唤了她下楼去,找女管家取信。
里间卧室,弗洛妮在给老太太换鞋。
玛丽倒一点不推辞,立刻下楼去取了东西,玛格丽特在储物间里教她如何整理报纸上的信息。
“老夫人有时候精神好,愿意自己看,就把她感兴趣的新闻全都找出来标记好。”
玛格丽特把该标记什么新闻巨细无遗告诉玛丽,她一脸凝重的记着。
又道:“要是叫你念,就念个标题,老夫人说要听听,再继续就好了。”
这些事,玛丽看多了,不用交代也会。
今天玛格丽特就偷了闲,叫她来做这些工作。
等二人一起进了屋子,老夫人已经坐在餐桌边,开始用餐。
她示意了玛丽,玛丽就上前,学着样子开始汇报。
老夫人听着,没觉出有什么问题。
玛格丽特放下心,又带玛丽学着写了一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