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88)+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顾瑶看了一下,这些官阶职位以散官职为主,而大越的文武散官基本为荫封的官员,他们没有经过科举考试,靠三年一次荫封进入仕途,这些人有的三五天都不会去一次衙门,更别说当差了。

“这一万多人你们准备怎么办?”

顾瑶并没有具体看细节,她只参与决策,最终执行,要裁哪些人,哪些职位,都是中书门下的朝廷重臣去商议。

她这个皇上是不管的。

左仆射李璟站了起来,他叹了口气,回道:“皇上,臣以为这一万多人里面有极少数是科举入仕的,这些人当另授职务,继续为朝廷效力。至于荫封入仕的,也不可直接罢免,可选择暂不停俸禄,留查待用。”

“留查待用,要留多久?”顾瑶问。

“这个还请皇上定夺。”李璟看着眼前的帝王,明明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儿,行事却成熟干练,已完全不是他半年多前所见到的扶摇公主。

顾瑶看着眼前这些年长自己二三十岁的朝廷大臣,他们一个个都能给她当爹了,他们都是为官多年成熟老练的官员,行事谨慎,不过却缺乏了一些创新的精神。

她想了一下,说道:“朕最近也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朕想若直接裁了他们,他们毕生怨念,朝廷上下也会动荡不安。这样吧,把这些人作为第一批留查的,名单直接下放。告诉他们,明年春闱科考结束后,五月底朝廷会举行一次留查官吏考核,考核的内容为两科,分别是通识科和明法科,考试时间两天,考试合格的继续留在朝廷效力,另授官职,不合格的不再录用。”

“考试?”

皇上说完,下面的几位大臣都懵了,仿佛没听懂皇上说的啥。

顾瑶看他们不明白,解释道:“就是不直接罢免他们,给他们机会,并且给他们时间准备,九个月,足够他们准备明年五月的考试了,考试合格了,他们和科举入仕的同等待遇。”

“那皇上说的通识科和明法科,是考哪些典籍?”书右侍郎张璟年连忙问道。

第128章 荫补制度保留

他之前一直以为皇上是要直接裁了一万多官员。

顾瑶接着道:“明法科考察大越律法知识和断案,至于通识科,会涉及到历史、人文、常识、问答与分析。到时候朕会亲自出试题。”

没想到皇上想了个这样的法子,参知政事苏墨和左仆射李璟两人面面相觑,都很是惊讶。

“皇上,合格是什么意思?臣不明白。”苏墨问。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考什么通识和明法,而不是考经义、策问、诗赋。

“三取一。”顾瑶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语回复。

他们不懂现代数学的定义,跟他们说三分之一,百分之多少,他们是不明白的。

“臣明白了,皇上圣明。”

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后,苏墨由衷的佩服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小皇上,没想到她竟然能想出这种法子。

这样一来,这些名单上原本要被罢免裁撤的官吏便不会聚众闹事,而是会在接下来的大半年的时间里努力看书学习,准备明年的考试。

给了他们机会,若考不过丢了官职,也只能认命。

顾瑶点了点头,又说道:“这是第一批上名单的,明年还有第二批名单,我大越荫补入仕的官员达八万人,一些无能无德无才的酒囊饭袋都清出去。不过你们列名单的时候注意了,原则上保留功勋世家王公侯伯爵其直系子孙的官职,其旁系姻亲关系的或者是门生好友之类的皆上名单。另外若有能力出众,能胜任现在职务的不上名单。”

她最终的目的是要裁三万人,不是所有荫补入仕全部裁了。

“臣等谨遵圣命。”

几位大臣纷纷站起来行礼。

顾瑶挥了下手,示意他们坐下。

接着,她又说道:“另外,荫补入仕制度继续保留,但控制人数,为新入仕官员的五之一(20%),就按丞相提出的建议,王爵之家十年荫补六人,公爵之家四人,侯爵之家三人,伯爵二人,子爵一人,三品官十年荫补一人,二品荫补两人,一品荫补三人。具有荫补资格的为其直系子孙,其他旁系姻亲,门生故吏都没有资格。同样的,想要荫补入仕的官宦子弟,也需要参加朝廷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的明法科和通识科的考试,考三次不过,取消其入仕资格。”

见皇上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左仆射李璟露出了一丝笑意,心中的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他就担心自己那几个不争气不爱读书的孙儿以后无法考取功名。

如今保留了荫补制度,那么日后,他们可以荫补入仕,也能有个一官半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