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船是给皇上准备的,皇上过几日要南巡了。”这时人群中有一名男子说道。
“皇上要南巡?那咱们过几日岂不是能见到皇上。”另外一名男子激动的说道。
“是啊,这辈子终于有机会见到皇上的真容了,那天咱们可得早点起来,占个好位置。”
……
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从未见过天子的他们此时知道皇上会经过这里后,都很兴奋。
——
承光殿,顾瑶正在主持早朝会。
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宣布道:“朕将于二月二十八日起出宫南巡,此次南巡朕将乘船从怀安出发,走南北:运河,到澄海。中途将经过二十一州,四十二县。预计在今年七月抵达澄海,十一月回到金陵。此次南巡路程遥远,时间长,朕不在宫里的这段时间,由太子监国。尔等当尽心尽力,辅助太子。”
“臣等遵旨。”百官们一起行礼,齐声回道。
但随后有人站出来,是枢密院使蒋超。
他问道:“您此次南巡要离开八九个月,若遇紧急军情可怎么办?”
别的政务太子和丞相可以处理。可这军国大事,可是得由皇上亲自下旨才行,尤其涉及到调兵,那需要虎符,需要圣旨。监国的太子可没有这个权利。
顾瑶没有犹豫,直接回道:“若遇紧急军情,由太子和枢密院以及东西两营的主帅商议,作出决策。朕会将相关的玺印交予太子,太子可调动军队,任命主将。”
顾瑶说完,下面一些官员愣住了。
历朝历代,也有皇上生病了或者去了外地巡查时,由太子监国。但从未有哪个君王将玉玺和调兵的虎符等关键玺印交予太子的。这意味太子拥有了一个君王的所有权利,可以调动军队。这若太子想造反或者想直接夺权,那皇上可就危险了。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此时此刻,没有官员敢站出来说这些话,这话若说出来,可就直接得罪了太子,得罪了未来的君王,这是没有好下场的。
见没有人站出来了,顾瑶随即起身,道:“今日朝会就到此,退朝。”
说完,顾瑶从侧门走出了承光殿。
昭和宫,宫人们正在收拾行李。
皇上此次南巡要离宫八九个月,这要带的东西可多了,他们都得一件一件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若是少带了什么,可是要受罚的。
太子顾璟回到了东宫,回去后,他心里有些疑惑,于是叫了自己的老师,太子太傅马伯恩来到了密室里。
马伯恩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年过七旬的他,虽然现在满头白发,人看着也像个老头了,但身子骨却健壮,没什么大病。
第1231章 太子监国
“殿下,怎把老臣叫到这里来了。”马伯恩看着这间密不透风的密室,这东宫的密室看着比昭和殿的密室还严实。
“太傅,我很疑惑,你说我母皇为什么突然要南巡?而且还把最重要的玺印都交到我手里。”
顾璟此刻不大明白母皇的意思。母皇在这个时候离宫,而且一走就八九个月之久,这若是真出现了战乱,那自己可就真的要调兵了。
他熟读史书,知道,不论哪个朝代,哪个帝王,都没有将玉玺和虎符等玺印交给太子的。
马伯恩捋了捋发白的胡须,他现在老的胡子都白了。
他想了一下,回道:“殿下,皇上这是对你的一次大考呢,你得好好过了这次考试才行。”
“大考?”顾璟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马伯恩接着道:“是啊,就是一次考验。皇上在位二十九年了,大权在握,深得民心。她将玉玺,虎符都给你,但不管是朝中文武百官,还是大越的百万大军,那都是忠于皇上的。她不怕你反了她,所以殿下,你要明白皇上的心思。”
马伯恩直言道。
君臣二十多年了,如今他对现在这位风华女帝多少还是能看透一些。
“太傅,那如果我能通过母皇的这次考验,又当如何?”顾璟再又问道。
他当这个太子已经八年了,他也不再是曾经那个懵懵懂懂的太子。
“殿下,以臣之见,你若能通过这次考验,那皇上对你定然会更有信心,以后很多国事都会交由你处理。或许你不必等到皇上百年之后,就可掌握大权。”
听到此话,顾璟沉默了。
他明白太傅的意思。
自己今年二十四岁,母皇四十八岁,母皇如今身体健康,看着像三十多岁的女子,若母皇能活到七八十岁,那么自己得得再等二三十年才能登基,而那时候自己已经不年轻了,是个五十岁的人,甚至自己的儿子都三十岁了。
想到这些,顾璟心里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