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来质问本官不作为,本官还想问问你们这些乡绅、地主、富商,你们这些年来在地方干了些什么事,为什么当地的老百姓对你们恨之入骨,不惜豁出性命也要跟你们作对。”
许崇山一句话,将话题转移到了这些乡绅地主和地方普通百姓之间。
“许大人,您这话可就错了。我们和地方百姓,我们本没有这么多矛盾,是朝廷,朝廷偏要推行什么田亩新政,让我们这些田多的大户每年交上几百上千两银子的税钱。这还不够,朝廷还开那么多官铺,卖补贴粮,捣乱整个江南的粮价。让我们的米卖不出去,屯在屋里发霉。还有,官府搞那么多官田让佃户们租种,却不按江南各地都约定的五五分成和佃农的对半分粮,而是搞个四六分。如此,那些佃户们才闹起来的。”一个叫张百强的男子气愤的说道。
许崇山低低咳了一声。
他算看出来了,这些人今天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明面上是来喊冤的,实际是来反对朝廷的田亩新政。
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他想了想,回道:“你们知道澄县那四十九户为什么会被灭门吗?因为澄县有九成农户都没有田,都是佃农。澄县的百姓都是那四十九户人家的奴仆,靠种了主人的地,才分得一点粮食勉强度日。当有一天,他们连勉强度日都很难了,便像疯了一样杀掉了他们主子。这才是原因。”
“你们只知道家里的田越多越好:。田越多,你们的子子孙孙就可以靠着田产永远做乡绅大户,却不知道你们囤积的田越多,失去田的农户就越多,而这些人天生和你们就是对立的。当他们人数多了,奋起反击了,你们自然干不过他们。”
“这个时候,你们来求官府,祈求官府为你们做主,去帮你们对付这些反抗你们的贫农,佃农。可于朝廷来说,乡绅地主是百姓,贫农佃农也是百姓。你们和他们在皇上眼里是没有区别的,都是百姓。你们凭什么认为朝廷要站在你们这一边,为你们做主去压制要反对你们的的佃农、贫农。”
“巡抚大人,您这话说的,好像我们田多是我们的不对了。我们的田再多,那也是我们祖祖辈辈用银两买来的田,我们不偷不抢,不欠这些佃农的。”叫张百强的男子理直气壮的说道。
许崇山却是笑了,道:“好个不偷不抢,没错,你们或者说你们的祖辈确实不是抢来的地,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的田再多,也由朝廷管理。若朝廷不管你们。你们的田很快就会被饥渴难耐的佃农们抢了去。”
“本官今日也不跟你们论什么大道理,讲什么废话,只是奉劝大家一句,这新政朝廷必定会推行到底,现在还只是佃农闹事,很快你们就会看到江南的粮价暴跌到两三文钱一斤,江南的田价跌到四五两银子一亩。到时候你们手里的田都会成为烫手的山芋,想卖卖不出去,种出来的粮食也卖不出去。你们还想着靠着田产收割民间百姓的财富,就做梦去吧。”
说完这一句,许崇山摆了摆手,示意官兵将这些人都轰出去。
第1157章 孩子自然不会自己的
乡绅地主们被巡抚衙门的官兵直接轰出来了。
然而被赶出来后,这些人并没有走,而是聚集到了一起。
“各位乡亲,刚刚巡抚大人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我们手里的田马上就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刚出来,一个叫姓钱的男子就大声的问道。
“那许大人的意思是在明显不过了。他就是想让我们像那些金陵城的大户们一样,把手里的田赶紧低价卖给朝廷。”张百强冷笑着回道。
朝廷什么意思,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
“可朝廷并没有按市价收购田产,一亩上好的水田,朝廷出的收购价才七两银子一亩。”
这时领头的乡绅王深感叹道:
“唉……现在看来,朝廷这是一定要把我们逼到绝路上去。我们不卖田,朝廷就任由那帮刁民胡作非为。朝廷这是吃定了我们。”
“是啊,看看澄县那些大户,被灭了满门,结果他们的田都归了朝廷所有。”
“各位兄台,咱们现在得想想后路了,这新政咱们这些人是反不了,当今这位皇上想必各位都清楚,别说我们这些乡绅,那金陵城的王公贵族,甚至皇上的亲姑母新城公主,皇上都杀的杀,抄家的抄家。这金陵的王公权贵们都斗不过现在这位皇上,咱们也就不要想了。”王深一边叹气一边说道。
他知道单凭他们这些乡绅大户,想反抗朝廷的旨意是以卵击石,甚至他怀疑那澄县佃农暴乱都可能是朝廷授意的。为的就是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