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761)+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唉……这西凉国不好对付啊。若是换做先皇,早就选个公主过去和亲,缓和干戈了。也就当今这位皇上,如此好战。”老人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他有一个孙子五年前参军,如今怕是已经死在战场上了。

这是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子说道:“这不打不行啊,这西凉国这次可不是要金银财宝那么简单,这贼国狼子野心,据说和戎国合谋,想灭了大越。如此,我们只有战到底。”

“咦……那挂帅的是楚大将军吗?”老人看到了前面士兵举着的帅旗,上面写的是个楚字。

“是啊,这楚家大公子死在了君山,这楚大将军还不得去给儿子报仇雪恨啊。”

……

围观的百姓一边看热闹,一边感叹。

当今这位皇上登基十年,打了七年的仗,民间虽有些怨言,但多数百姓也没有反对。

毕竟这位皇上继位以后,停征了人丁税,如今推行新政后,他们每年要交的田税粮也少了一些。

皇上虽然好战,但还是体恤他们这些百姓的。

就是死的这些将士,不知是谁家儿孙。

——

行军的队伍中,楚渊坐在了马车里。今年已经五十五岁的他已不再年轻,按民间的说法,过了五十五,他便是已近花甲之年的老者。戎马半生,他有太多了遗憾,而如今这些遗憾都已不重要了,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灭了西凉贼国,为儿报仇。

若不报此仇,他这一生就白活了,更无法向楚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此时坐在马车里的还有一位男子,男子三十出头的年纪,手里拿着一把羽扇,头上则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

此人名叫宋长丰。

“宋公子,皇上将你送给在下当个谋士,不知你读过哪些兵家书籍?说来听听吧。:”

楚渊看着这个陌生的公子,也不知道皇上从哪里找来的,说是可以助自己出谋划策。

宋长丰笑了笑,挥了挥手里的羽扇,回道:“大将军说笑了,在下不通兵法,也没读过几本兵书。”

“那皇上把你送到我身边做什么?”楚渊眉头一皱。

他感觉皇上送这么个人来,怕不是为了监视自己的。

宋长丰回道:“大将军,在下我虽然不通兵法,更不会排兵布阵,但在下熟悉西凉。我的母亲来自西凉国,我在西凉行商多年,西凉哪里有座山,哪里有条河,哪里适合安营扎寨,在下都知道。”

宋长丰没有告诉这位大将军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是天机堂的人,此次随楚大将军出征不仅是皇上的旨意,也是天机堂的任务。

第1146章 澄县暴乱

澄县,位于利州。

这里是大越南方的一个小县,有约五万五千人口。

当地的百姓大多都只会讲地方方言,这里能读书写字的人极少,百姓们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生,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农户。

但这里有田的农户极少,九成都是佃农。

六十多年前,这里的几十万亩地便被当地的乡绅地主们兼并了,农户都成了佃农,只能租种乡绅地主们的地。许多年了,当地的百姓一直过着穷困潦倒,饥不饱腹的日子。

元祐十年七月初三,正值早稻收割的时节,然而澄县当地却爆发了一场大型的暴乱,原因是因朝廷推行田亩新政,当地的乡绅地主们因为持有几千上万亩的田产需要缴纳高额的田税,但乡绅地主们自己不想缴纳这笔税钱,于是想把这高额的田税转嫁到佃农们的身上,佃农们本来和地主们是按五五分成的方式,分得一半的粮食,但这新政推行后,乡绅地主们只愿意给佃户们四成的粮食。

于是当地的佃农们彻底怒了。

成千上万名早就没了农田的佃户在一个叫做何大牛的组织下暴乱了,暴乱的佃农们一怒之下灭了澄县四十七户持有超过千亩田产的乡绅大户。四十七户人家被灭门,家中不论男女老幼,妻儿老小,全部被暴民们杀光了。暴乱总计死亡人数达到了两千多人。

此案发生后,刚出任江南布政使的杨东庭吓到腿脚发软,被皇上钦点为江南路巡抚的许崇山则在最快的时间赶到了澄县。

“巡抚大人啊,现在该怎么办?”杨东庭早年在地方当过几年知府,但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他可都是在三省六部任职,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但自己亲家苏墨一死,皇上便将自己贬到了这江南当布政使,他虽然为官多年,在这是第一次当地方布政使。没想到一来,就遇到如此惊天大案,真是让人头疼啊。

许崇山看着眼前被抓的十几个组织佃农暴乱的嫌犯。

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被抓了他们也不怕,甚至也不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