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74)+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顾瑶记得自自己登基以来,丞相从未缺席过朝会。

“回皇上,左仆射李大人病了,今日告假。”

顾瑶蹙眉,她记得李相昨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罢了,那便不等他了。”

顾瑶于是说道:“七日前的朝会上,朕记得有许多臣子不满吏部尚书苏墨提出的整顿吏治,解决朝廷冗官问题的建议,朕让你们七日内想出其他更好的法子。但如今七日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提出其他的建议,朕是一份有用的折子也没收到,反而收到了这个……”

说罢,顾瑶将眼前的一份几十位官员联名上的要弹劾吏部尚书苏墨的折子丢到了大殿上。

她冷笑道:“倒是厉害了,让你们拿主意的时候没有,结党弹劾朝廷重臣倒是有一套。想着法不责众,联名上折子朕就不会追究你们了,是吗?”

在折子上签了名的大臣都低着头,不敢出声,生怕被皇上注意到了后点名出来回话。

顾瑶手一挥,将折子丢在了地上。。

“在这折子上签了名的都给我站出来。”她怒道。

大臣们个个都低头不语,好一会儿都没有动身,最后是贵为三公的吴国公先站了出来,其他签了名的大臣才陆陆续续站到殿前。

顾瑶一看,满朝文武,三分之一的人站到了前面。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跪拜行礼,说道:“皇上,臣子们联名上折子弹劾朝廷重臣,只要所诉事实真实合理,并无过错。皇上不该如此大怒,责备上折子的臣子。”

说话的是御史中丞范思进。身为言官,朝堂上上奏言事是他的本职,他也经常站出来说话。

顾瑶,“签名的也有你吧,范御史,这么急着跳出来。”

第107章 皇上如此专制

范思进依然跪在地上。

他看着皇上,回道:“皇上,在先皇在位时,臣子们也经常在朝堂上说出自己的提议,也多次弹劾过有过错的朝廷大臣,但先皇宽宏大量,是位仁慈的君主,从来没有责备过臣子们。但您却容不得其他的声音,您如此专制,臣子们以后怎敢在朝堂上说话。”

顾瑶紧抿着唇,如果她不是穿着这身帝王袍,这一刻,她真可以下去跟他怼起来。

这家伙竟然敢在朝堂上骂他专制。

不过此时此刻,她却不能和他对骂,以致丢了帝王的脸面。

顾瑶喝了一口茶,压了压心里的怒气后,回道:“既然你说到了我父皇,那我就说说文皇在位时,是什么情况,父皇临终时曾告诉我,他最后悔三件事,第一,便是多次大赦天下,荫补了四万官吏入仕,导致朝廷开销巨大,入不敷出。第二,政令出不了承光殿,在位多年,庸碌无为。第三,没能富国强兵,外患不断,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先皇仁慈,什么都与你们商议,万事都让你们拿主意,可你们又给先皇出过什么好主意,有过什么好政绩。”

“如今竟把先皇在世的那一套法子拿到朕面前来,企图约束朕,让朕听你们的。朕告你们,没门。”

顾瑶拿着一旁的茶杯往地上一砸。

她就不信了,治不了这帮士大夫。

“皇上……”

见皇上砸了杯子,文武吓得百官们纷纷跪下。

“皇上息怒!”百官们齐声道。

顾瑶这一次没让百官起身,就让他们跪着。

他走到殿前,然后挥了下手,示意在一旁的王公公宣旨。

王公公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展开,说道:

“吏部尚书苏大人接旨吧。”

苏墨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后,忙从人群中出来,跪在了最前面。回道:

“臣吏部尚书苏墨接旨。”

王公公读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吏部尚书苏墨,为官二十三载,政绩斐然,才德兼备,为朝廷栋梁之才,着即日起,任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一职,钦此。)

王公公读完,在场所有大臣都抬起了头,满眼震惊的看着大殿上的帝王。

大家不敢置信刚刚被联名弹劾的苏墨,皇上不但不惩罚,反而给他升官。

而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可比副相,是手握大权的职位。先皇在位时这个职位都是空缺的。

皇上竟然在当朝有宰相的情况下,设参知政事。

苏墨也没想到皇上直接升了他的官职,知道这是一个是烫手山芋,但也无法拒绝,便拜谢道:“臣谢皇上浓恩。”

“都起来吧。”顾瑶抬手。

百官们于是都站了起来,但一个个心里都好像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顾瑶看接着说道:“苏墨,朕命你即日起召集人手成立一个改革吏治的小组,成员为十人,你自己从百官中挑选出合适的官员,与你一起承担起这份大任。朕要在七日后后看到初步的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