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父亲却没有在这儿被杀害,而是在金陵城的白马街,那街上杀人可比这里更容易暴露。
“公子,那日我记得山上有两个砍柴的柴夫,但我没看清他们长什么样。”
“柴夫?”
苏煜紧皱眉头。
也就是说,父亲那日扫墓时,是被人见到过的。
“那他们先走,还是你们先离开?”苏煜再问。他想了解清楚父亲被杀前一个月的足迹,包括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这些他都要查清楚。
“我们先离开的。他们当时就在那个地方砍柴。”王福指了指远处的一片林子。
苏煜顺着王福所指的地方看过去,发现那林子距离这墓地只有四五十丈远。
“对啦,我父亲那日是不是在这山上摔了一跤?”苏煜接着问。
他想当天山上有两个砍柴的,那么这两人有可能捡走了父亲掉落的玉佩。
“对,大人是摔了一跤,就在那里摔的。”
苏煜随即又来到父亲摔跤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坡,下坡的时候容易摔倒。
“这里你们找了吗?”苏煜想父亲也有可能是摔跤的时候掉了玉佩。
“这里我们也找了很多次,没发现。”王福回道。
苏煜又亲自在这个小坡的位置找了一遍,然而并没有发现玉佩。
一会儿后,苏煜下山了,不过下山后,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看着山下这个小村子。
这山下面有一些田地,周围住了七八户人家。
苏煜想,别的地方百姓是不会来这山上砍柴的,所以当日砍柴的应该就是这小村子里的百姓。
“你们随我在这村子里转转。”
苏煜想找到当日砍柴的两个柴夫,他觉得父亲的玉佩极有可能是掉在这山上,然后被上山砍柴的柴夫捡走了。
“好,我们随公子去找,定能找到当天砍柴的那两个柴夫。”
苏煜于是带着苏家的两个下人来到的不远处,就住在鸣凤山脚下的一户人家门口。
他敲了一下门。
很快,屋里出来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伯。
老伯看到来人后有些疑惑,问道:“这位公子,您找谁呀?”
老伯这位贵公子,穿着上好的绸缎衣裳,一看就是位贵家公子。
苏煜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幅画卷,他将画卷打开,展示给眼前这位老伯看,然后问道:
“老伯,想问问三月十六日,也就是一个半月前,你有没有在村子里见过这个人,还有他们两个。”
苏煜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苏家下人。
老伯盯着画像看了一下,先是摇了摇头,然而一会儿后,他又点头,说道:“好像见过,这画中的男子是不是五十岁左右,那天穿了一身灰色的衣裳,长得有你这么高。”
老伯想起来了。
“对,我是他儿子。”
听到老伯说那日见过自己的父亲,苏煜很激动。
“哦,那天我正好出门去田里干活,在路上碰到了画中这个人,这人还带了两个下人,好像是要去这山上扫墓,他们带了纸钱。”
“那老伯可还记得那日你们这村子里有没有人上山去砍柴的?”
第1011章 肯定不是我们村子里的人
“那我就不知道了,公子啊,您是在找人吗?”老伯问道。
这小村子里就住了八户人家,每家每户有哪些人他都清楚得很。
“对,我们在找那天上山砍柴的人。”
“砍柴,在后面这山上砍柴吗?”老伯指了指自己家后面这座山。
“对,就是后面这山。”苏煜点了点头。
“公子,这后面山上只有我家会上去砍柴,村里其他人家距离这都有一段距离,他们都不会来这里砍柴。我家平日是我儿子上山砍柴,但你说的三月,我儿不在家,去了金陵城给人家做工,好些日子没回来了。”
“其他人家都不会来这里砍柴?”
苏煜抓住了老伯话中的关键。他四下看了看,发现距离老伯家最近的一户人家也离得有一里多路。
这小村子被山环绕了,山脚下是人家,中间是农田和路。其他人家完全可以就近在他们后面的山上砍柴。
“老伯,那当日你可还看到其他人上山,年轻男子。”苏煜感觉父亲那日可能是被人跟踪了。
老伯又想了一下,随即点头回道:“那天确实还有两个人上山了,但我没看清他们的脸,只记得穿的是麻布衣裳,其中一个长得很高大,比公子你还要高,可能七尺有余接近八尺(即:一米八五到一米九)”
老伯比划了一下。
苏煜更疑惑了,再又问道:“那两人不是你们村子里的人吗?”
老伯摇了摇头,然而肯定的回道:“肯定不是我们村子里的人,我们村里的人我还能不认识吗!还有我们村的人个头都不高。年轻的那些个头都不到七尺,更别说比公子还高的。那两人就是别处来的,我以为也是上山去扫墓的呢。”